陈淑兰+张国平+谌建
摘 要 目的:观察组织化管理模式对基层医院脑卒中患者随诊率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5月基层医院脑卒中患者162例,分成干预组82例有针对性地按照组织化管理模式进行干预,对照组80例,按既往常规进行干预。比较两组在1、6、12个月的随诊率。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1个月随访率分别为87.8%(72/82)和81.25%(65/8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6和12个月的随访率分别为79.2%(65/82)和68.2%(56/82),对照组分别为42.5%(34/80)和22.5%(18/8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以12个月最为显著。结论:组织化管理能明显提高门诊脑卒中患者的随访率,尤其对远期随访率提高具有显著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脑卒中; 组织化; 随诊率; 基层医院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6)24-0046-02
The effect of organized stroke management mode on the follow-up rate of stroke patients in the primary hospital
CHEN Shulan, ZHANG Guoping, CHEN Jian
(Second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of Peoples Hospital, Luxi County, Pingxiang City, Jiangxi 3372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organized stroke management mode on the follow-up rate of stroke patients in the primary hospital. Methods: One hundred and sixty-two patients with stroke in the primary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4 to May 2015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an intervention group and a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in follow-up rates in 1, 6 and 12 month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follow-up rate in 1 month in the intervention and the control groups. The follow-up rates in 6 and 12 months of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follow-up rate in 1 year was particularly obvious, and the difference had th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 Conclusion: Organized stroke management has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on outpatient follow-up rate of stroke, and especially a significant advantage on the long term follow-up rate. It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in the clinic.
KEY WORDS stroke; organized; follow-up rate; primary hospital
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以及复发率高等特点,是导致全球人类致残的首要病因。脑卒中患者10年内的累计复发率在43%,其二级预防工作亟待改善。尽管临床试验证实了强化药物治疗方案的重要性,但在临床实践中,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很差,尤其是长期依从性更差。本文报道将组织化管理模式应用于脑卒中门诊患者的管理中能明显提高随访率。脑卒中患者(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1-3],经头颅CT或MRI检查除外颅内肿瘤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将患者信息(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地址、电话、就诊时间)进行登记、建档,并分为干预组82例和对照组80例。干预组中男40例,女42例,平均年龄61.5岁。对照组80例,男38例,女42例,平均年龄62.7岁。两组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干预组有针对性地按照组织化管理模式进行干预,包括从以下7个方面:脑卒中门诊的建立、住院部与脑卒中门诊的有效整合、危险因素的评估及控制、监督定期用药、继续康复治疗、健康宣教、心理教育。对照组按照既往常规进行,无系统有序的管理,无专人专管,无定期宣教,无专人督促随访等,主要依赖于患者自身意愿进行随诊。观察两组1、6、12个月随诊率。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组间数据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组和对照组1个月随访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组6、12个月的随访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尤以12个月最明显(P均<0.05,表1)。
组织化管理能明显提高门诊脑卒中患者的随访率,尤其对远期随访率提高具有显著优势。
3 讨论
脑卒中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致残率和复发率较高,因此必须重视对脑卒中的预防。近年来,虽然已证实药物治疗是最为重要的方法,但在实践应用过程中,患者对药物治疗缺乏依从性,以难以保证治疗效果。有10家医院组织[4-6]的多中心研究对2011年1月—2012年21 30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发现应用最多的是降压药物(56%),其次是抗血小板治疗(49%),最后是降脂药物(20%),对于依从性较好的患者,其预后效果更加显著。
设立脑卒中门诊能为随时回访患者提供便利,并对患者的康复效果进行有效评定。患者在统一时间内到脑卒中预防门诊做好二级防范,能够有效控制死亡风险,减少死亡风险概率。如果保证二级预防策略能够充分完善,患者首次短暂性脑卒中风险可显著降低3%~4%[7-8]。脑卒中组织化管理,能充分发挥二级预防作用,如对患者采用药物治疗、对影响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进行控制、对患者加强康复指导、采取心理教育等,从而达到减少再发风险的概率。
组织化管理脑卒中主要有以下优点:能够保证多科协同工作,康复治疗更早期,脑卒中单元管理更加系统和规范,对二次预防治疗提供便利,治疗效果充分提高和完善,能够保证家属对患者健康教育充分支持,并积极参与,将患者和健康作为出发点的理念得以深入贯彻,脑卒中管理模式是注重心理化、社会化、健康化及生物化,不再是通过引进高端技术和新型药材,而是采用循证医学,应用现有技术,对脑卒中后果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充分控制。患者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自身病情、治疗费用等情况,保护对自身信息的知情权,患者在康复实施及语言训练的过程中,也会感受到暖暖的心意,在心理健康指导过程中也能倍感关怀,医患关系得以改善,医患矛盾极大减少,和谐社会中的医患关系文明化得以有效实现。
在本研究中,干预组和对照组的6和12个月的随访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与普通治疗体系相比,组织化管理模式能明显提高患者的随访率和生存概率,患者获得的收益远大于付出的成本和精力,该模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本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为所选取的样本量较小,对患者进行随访的时间也较短,因为时间关系,未统计患者复发率,还有待在应用中持续改进、优化。
参考文献
[1] 招远祺. 基于急性缺血中风临床路径组织化卒中管理的构建与实践[D]. 广东: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1.
[2] 王拥军. 组织化卒中医疗的概念及国内外特征[J]. 中国临床康复, 2003, 7(1); 6-7.
[3] 吴婉玲, 卢锡林, 郑民缨, 等. 组织化卒中管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0, 30(3); 555-556.
[4] 王伊龙, 王拥军, 赵性泉, 等. 建立卒中医疗服务持续质量改进平台与组织化卒中体系[J]. 中国医院, 2010, 14(5); 9-11.
[5] 王拥军. 改变传统医疗模式, 发展组织化卒中医疗体系[J]. 中国全科医学, 2004, 7(2); 69-70.
[6] 温德树, 马莉琴, 冯勤, 等. 组织化卒中医疗模式对急性脑卒中的效果研究[J].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6, 14(5); 339-341.
[7] 王展, 刘丽萍. 2005年组织化卒中治疗体系研究进展[J].中国卒中杂志, 2006, 1(9); 665-666.
[8] 王拥军. 脑血管病的临床研究进展第六节组织化卒中医疗体系[J].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2002, 18: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