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农业大学 林学与园林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6)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国家城乡统筹和新型城镇化等一系列战略措施之后,我国乡村建设工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2008年安吉县提出建设“中国美丽乡村”是我国乡村建设领域一个具有重要意义和影响的标志性事件,同时掀起了浙江省甚至全国范围内注重乡村建设与发展的热潮,全国各地以各种形式和路径探索进行“美丽乡村”建设行动,形成了我国在新形势、新常态背景下寻找城乡协调发展新道路的丰富图景。不过,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开展过程中存在的乡村风貌混乱无序等问题也引起了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重视。可以说,当前乡村建设中的乡村风貌问题从本质上说是由传统乡村意象缺失所导致的。重温凯文·林奇将城市意象理念引入城市规划领域的时代背景[1],认真思考乡村意象迷失成为乡村风貌问题的根源性因素,系统梳理乡村意象概念的内涵演变,深入研究乡村意象的内在特征,对于在新常态背景下的我国乡村建设活动中的乡村风貌保护和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城市意象的研究涉及到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地理学、建筑学和城市规划等众多学科,人类之所以能够识别和理解身边环境,就在于其能在记忆中实现空间环境的形象重现,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意象”[2-3]。1724年,法国的拉斐陶对于纽约州北部依洛郭依族人在密林中寻路和辨别方向的能力进行观察研究;1920年代美国科学家特罗布里奇和格利佛开始注意到人们头脑中可能存在认知地图;1948年格式塔派心理学家托尔曼基于雷文的拓扑心理学,以白鼠为实验对象,研究它们在迷宫中的寻址能力;1956年鲍丁开始以现代的观点运用“意象”一词,此概念逐渐进入社会心理学领域;西蒙在1957年提出,为了应付复杂的真实环境,人们需要一个更加简化的关系模型,即由人脑从实际环境中抽象出来的关系图[4]。而真正把意象从心理学领域引入城市研究的是凯文·林奇,其标志就是1960年林奇的《城市意象》一书的问世。这不仅与他的儿时家庭氛围、开放式的中学教育、两年的耶鲁大学建筑学学习、一年半的塔里埃森经历等个人因素有关[5],更多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
城市地理学领域到20世纪50年代在量化研究方法方面取得了很大突破,但到60年代,研究者通过对城市空间组织和内部模型的大量实证研究发现,实际的观察结果与理论模型的预测之间有时存在着较大差异,并对根据小样本建立的模型运用到大范围区域、或把地区性模型无条件地推广到其他地区的研究方法提出了疑问。同时,越来越多的行为学派学者对于按照区位理论和方法计算出来的最优区位产生怀疑,他们提出,某一空间决策的实际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人的动机、偏好、态度、心理等因素的影响,这引发了凯文·林奇等学者对个体行为以及对该行为产生影响的个体知觉的研究,而其研究重点就是对个体和集体的心智图研究,即试图对个体获取的信息进行数据分析以得出更有准确的结论,这也是其著作《城市意象》里面的重要内容[6]。
工业化之前的西方城市多是功能复合发展的,但工业化之后的人口大量涌入使得这种模式的局限性逐步显现,为了解决大规模的外来人口涌入城市带来的众多问题,柯布西耶等提出的功能分区等现代主义城市规划思想和方法在20世纪初已显得逐步成熟和系统。进入1950年代以后,美国进入城市快速发展和高度繁荣的发展阶段,全美高速公路网的建成和汽车时代的到来,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市中心区衰落、社会紧张、公共交通衰落等问题的显现,也引起众多研究者的关注。简·雅各布斯1961年出版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就是作者以纽约、芝加哥等美国大城市为例,在深入考察城市结构的基本元素以及它们在城市生活中发挥功能的方式后,挑战现代主义城市规划理论的一部经典著作。而凯文·林奇对城市意象和城市易识别性的开拓性研究,也可以看做是早期对现代主义城市规划理论的一种有力批判。
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一书中较早开始关注当时美国城市的视觉品质。通过对于新泽西城市空间变化情况的观察和分析,他发现,文物古迹、标志性建筑、城市中心区、自然的边界等传统的城市标志在城市视觉体系中的参照物作用被大大弱化,并提出,要想减少人们在传统城市里的疏离感,就应该将城市空间用一种易于操作的信号系统重新组织起来,以便使人们能够依据新的信号系统在不断变化的城市空间中重新寻找到自我。他从了解公众和未受过训练的设计者对于日常生活环境的看法入手,分析这些环境又是如何影响他们的生活及各种活动,进而以此为基础探索如何去塑造宜人的城市形态。
研究表明,我国政府和全社会近年来在乡村建设领域的各种投入是很大的,但从全国层面来看,乡村风貌并未得到全面的改善与提升,乡村风貌的城市化、趋同化和低质化等一系列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以至于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7年5月10日专门发布《关于印发2016年美丽乡村建设负面案例的通知》,对于该厅2016年美丽乡村检查验收发现的照搬城市模式、脱离乡村实际、破坏乡村风貌和自然生态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列出实景照片[7]。这些问题的存在有多方面、多层次的原因,但是乡村意象的迷失是其重要根源之一,可以说,当前我国乡村建设实践中存在的意象迷失与风貌品质下降的情况,与上世纪中叶欧美发达国家城市建设中的总体状况具有一定程度的类同性。
张孝德教授认为,乡村与城市是作为携带人类文明演化信息和能量的两大载体,但是在现代城市文明主导的理论与话语体系中,乡村与城市严重失衡[8],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对于传统乡村意象的总体价值认识严重不足。事实上,与西方文明不同,中国属于世界上发展成熟度最高、最具有持续性的乡村社会主导文明,乡村不仅是农耕经济的载体,也是中国文化发育、储存与传承的载体,而传统乡村意象就是富含传统民族文化基因的乡村地域空间留给人们的总体印象。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中,我们低成本、高效率地完成对西方物质技术现代化学习和引入的同时,也在精神层面较多地接受了城市为主导的西方文明,导致了乡村风貌的城市化倾向,使得一些热衷于乡村建设的有识之士无奈地喊出了“要将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的口号。
我国乡村意象虽然从共性的角度存在着不少同构的意象,但由于所受自然条件、地方文化、风土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各异,因而,不同地域的乡村意象又迥然不同,如“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意象、“山深人不觉,全村同在画中居”的徽州村落意象、“土楼安其居,风水助其祥”的闽、粤、赣等地客家乡村意象、“芭蕉、竹楼和缅寺”为主景的云南傣族村寨意象、“人融于自然”的西北窑洞意象、“高耸的鼓楼和精美的风雨桥”为主景的湘、黔、桂边地的侗族村寨意象,等等[9]。但是这些年高度压缩的乡村建设及其规划设计过程,使得业主和设计师根本没有时间做地域性和在场性的思考,更谈不上对于传统乡村意象的区域性特征的识别、提炼和传承,导致了与城市意象“千城一面”相类似的乡村风貌的趋同化现象。
我国朴素恬静的传统乡村意象并不拒绝精致的要素和细节,在我国传统社会的乡村建设过程中,正是各地工匠用他们依靠自身生活体验与日常在地观察得来的智慧总结与技术经验,创造了我们国土上特征鲜明、各具特色的不同乡村意象。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处于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的我国特色乡村风貌保护和建设的主体还应是依靠这批乡土工匠。但近年来这一工匠群体正在快速减少,使得很多传统乡村要素营建技术濒临失传,供应乡村建设工程的材料市场上充斥工厂化生产的低质劣质材料,必然导致乡村风貌的低质化。不过近一两年这种现象已经引起众多学者的重视和呼吁,在沿海发达地区,对于传统工艺的传承更是得到重视,比如浙江省村镇建设与发展研究会就专门成立了农村建筑工匠分会,该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颁布了《浙江省农村建筑工匠管理办法》,积极探索农村建筑工匠培训机制和诚信体系建设,这势必有助于乡村建设传统营建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近年来,城乡规划领域的国内学者关于乡村意象概念的内涵讨论大致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直接对于乡村意象概念的内涵讨论,另一方面是对于乡村景观意象、乡村环境意象等相关概念的内涵讨论,此外,其他领域对于乡村意象内涵的讨论对于我们从多层面理解和运用乡村意象概念也有很重要的意义。
熊凯1999年提出了相对于“城市意象”的“乡村意象”概念,即乡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人们头脑中所形成的“共同的心理图像”,并认为乡村意象主要包括乡村景观意象和乡村文化意象,其中,乡村景观意象的塑造可从乡村聚落形态、乡村建筑和乡村环境方面着手,而乡村文化意象蕴含在景观意象之中,是乡村意象的深层次内涵[10]70-71。
张晋萍2006年在其学位论文中认为,乡村意象是人们对乡村中诸多具体可见的景观的形象特征,以及乡村中历史的、约定俗成的记忆、意蕴,通过人们的抽象归纳与选择,在其脑海中形成的能够反映其本质特征的乡村整体印象。并认为,乡村意象主要是人文、地理、景观等能充分反映当地乡村形象的特征在人们意识中的定位和延伸,也与记忆有关,可以看成是人们对于乡村环境做出的反应[11]。
周坤2008年提出,与城市一样,乡村也具有 “可印象性”和“可识别性”特征,乡村意象是乡村地区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文化和景观业态,是人们的普遍心理认知,是乡村区别于城市的主要外在表象与文化内涵,并认为乡村意象是一个完整的立体结构体系,包括乡村聚落、建筑空间、社会状态和文化风俗[12]。
宋月光2012年在其学位论文中将乡村意象概念界定为人们在头脑中形成的对乡村共同的心理图像,它具有可识别性、象征性。并提出乡村意象包含的各种要素是区别与城市的独特要素,是它们使人们感受到乡村独有的特点[13]。
张昊宇、周鹏2012年提出,乡村意象是人们对乡村中诸多具体可见的景观形象及其历史的、约定俗成的记忆、文化意蕴等产生的主观感受和映射在心理上的积淀,能够反映乡村本质特征的总体印象。认为乡村意象是一个完整的、立体性的结构体系,具有不同的层次和内容,包括广大乡村的田园风光、乡村聚落、乡土建筑、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民风民俗等,并认为乡村意象一旦形成,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独立性[14]。
言语家2014年在其学位论文中在借鉴《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对于“乡村”的定义和《辞海》对于“意象”的定义的基础上,提出了乡村意象是“指乡村环境在人们认知体系中形成的意象”。论文分别选取农民画、村庄建设规划编制技术导则和规划设计实例作为研究素材,从意象要素、意象片段以及其整体空间意象三个层面,分析了在场农民、政府管理人员和规划设计人员这三类群体的乡村意象的差异[15]。
可以看出,近年来国内学者基本认同熊凯1999年基于城市意象提出的乡村意象概念内涵的简明界定[10]70,并根据自己的不同研究目的,从不同角度丰富了乡村意象概念的内涵阐述,而对于乡村意象概念内涵的系统而全面的界定还有待于更多学者的关注与讨论。
王云才2003年提出,乡村景观意象是人们对乡村景观的认知过程中,在信仰、思想和感受等多方面形成的一个具有个性化特征的景观意境图式,根据景观意象的形成来源和过程,可以将乡村景观意象划分为原生景观意象和引致景观意象两大类。原生乡村景观意象是通过对乡村的亲身感知后获得的景观意象;而引致景观意象是通过一切媒介所获得的景观意象。并认为乡村景观意象具有个性化、地方性和社会性这三个特征[16]。
李合章2010年提出,乡村景观意象可理解为人们对乡村中众多具体可见的景观形象特征及在人们脑海中形成的反映其本质特征的乡村景观整体印象,而中国乡村景观意象是人们对乡村景观的认知过程中,在中国传统“天人合一”“以天道知人事”等哲学思想指导下逐步形成的“共同的心理图像”,有着“世外桃源”般的诗意画境,是人居环境的中国式理想图景追求[18]。
范建红、王玲2010年在接受熊凯对于乡村意象内涵界定的基础上,提出乡村景观意象是将乡村作为目的地的感知人群对其景观的感知,是在特定的时间段和景观感知空间中,在人为的景观感知过程中对乡村景观形成的景观意象,并进而提出了乡村景观意象5个方面的认知特征:特异性、简单性、连续性、时空序列、名称和意蕴[19]。
许文炜、黄建云2010年提出,与城市环境意象相对应,乡村环境意象是乡村经过漫长发展过程,在人们脑海中所留下来的“共同的心理图像”,是大众公认的“可印象”和“可识别”的乡村环境。认为乡村环境意象与城市环境意象的区别,一方面在于景观意象本身的不同,即乡村聚落形态、建筑和环境风貌给人们的直接印象差异;另一方面在于由此营造出的人文意象的不同,即乡村环境的景观意象既表现出迥异的乡土风格,又反映出乡村生活的诸多方面和独特发展进程[20]。
可以看出,上述学者提出的乡村景观意象、乡村环境意象等相关概念主要是由于研究角度不同而产生的表达方式的差异,在本质内涵上没有太大的差异,应该说,是从不同角度对于乡村意象概念内涵的丰富与补充。
乡村意象在文学、绘画、电影、音乐等其他众多领域均有不同的内涵表述,仅以文学为例,仲红卫就从城市意象与乡村意象对比的角度,将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乡村意象概括为两类: 一是以《诗经》为代表的以表现民间疾苦、劝谕执政者爱惜民力为目的的乡村意象,并称之为怨刺型乡村意象;一是以陶渊明田园诗为代表的具有浪漫情调、作为士人精神归宿的乡村意象,并称之为理想型乡村意象[21]。借鉴其他领域关于乡村意象的研究成果,对于奠定城乡规划领域乡村意象研究的坚实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诚如城市意象是现代城市设计研究的重要理论支撑和路径方法一样,乡村意象基础理论研究也将为新常态背景下我国乡村规划研究提供新的理论和方法支撑,在促进城市意象内涵的系统化与丰富性的同时,多层面多角度的深入进行乡村意象概念的特征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城市意象概念提出以来,研究不同类型的城市意象及其特征一直是研究者的一个重要方面,不过随着世界范围内城市化和全球化的进程,城市意象的趋同性发展方向已经不可逆转,而近年来我国城市的千城一面问题显得尤为突出。而相对于城市意象,全球视野下的乡村意象的多样化特征更为突出,我国更是乡村意象最为丰富多样的国度。虽然千村一面问题也已显现,但是得益于近年来我国传统村落保护力度的持续加强,我国不同区域的特色村落都还保存了一些较为典型的代表。积极进行不同类型的乡村意象识别和保护将是一项紧迫的基础性工作。
凯文·林奇及其研究者在研究城市意象时,也注意到不同主体的城市意象差异性研究。从城乡互动大背景研究我国当前乡村建设进程不难发现,我国乡村发展中的参与主体除了原有村民,还有越来越多其他类型的参与者,如告老还乡者、进村艺术家、返乡创客,等等[22],认识乡村意象主体的多元化特征,并在乡村建设实践中实现不同类型主体的乡村意象的协调管理,是确保乡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贡献是提出了城市意象的五元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与标志物,以及由这五个元素组合而成的一套可意象理论及设计方法论。不少研究者将这套方法应用于乡村意象尤其是村落空间分析得出的研究成果也很有意义,但是,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乡村意象元素的差异性显而易见,区别于城市意象的乡村意象元素判别与研究将是乡村意象研究课题中一个重要且需要勇气的研究方向。
凯文·林奇在进行城市意象调研时注意到同一个城市在不同身份观察者认知系统中城市意象的差异,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离开乡村,进入城市,即使是同一个人的认知系统中,乡村意象的存在形式也越来越丰富而多样,比如,对于一个儿时生活在乡村而现时生活在城市的成年人来说,记忆中的乡村意象通常与故乡意象有较多重叠。可以说,对于每个人,记忆中的乡村意象、现实中的乡村意象、理想中的乡村意象,都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于他的认知系统中。当现实中的乡村意象与其记忆中的乡村意象有较多重叠时,能自然而然地唤起他童年的回忆;而当现实中的乡村意象与其理想中的乡村意象有较多重叠时,也许激发其长期或短期逃离城市的冲动。
在凯文·林奇看来,城市意象是个体头脑对外部环境归纳出的图像,是城市中各种事物在人们心智的投影,在某一层面是人们对城市空间关系的反映,等等。总之,从人类的感知层面来说,城市意象更多的与视觉联系在一起。但是对于乡村意象来说,就不只是视觉了,在我们投入乡村怀抱时,清脆的鸟鸣和叮咚的山泉、地道的土菜和家酿的米酒、浓香的花卉和丰收的稻香、艺术的陶土和柔软的绒毛,与独特的乡村形态与空间特征一起,通过视觉和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的全方位刺激,给我们留下了立体化的全息乡村意象。
从存在方式来说,乡村意象与城市意象一样,都是人们在头脑中形成的对乡村或城市的心理图像。但是,这种心理图像也是可以传播的。乡村意象与城市意象的存在和传播的历史,比我们研究它们的历史长的多。历史的看,乡村意象在传播方式方面具有多介质特征,城市意象也会以文学作品、绘画作品、音乐作品、影视作品等各种介质进行传播,但是显而易见,乡村意象在这些介质上传播的历史、深度及广度更甚。
徐磊青教授指出,我们当前的城市意象研究主要有三大主题:结构性的城市意象研究、独特性的城市意象研究与评估性的城市意象研究,他指出,从研究范式角度来看,诊断性研究范式不应照搬描述性研究范式的研究方法,以使得这类城市意象研究更多的服务于城市设计实践[2]。跟城市意象研究相比,国内的乡村意象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研究目标的多重性特征显得较为突出,结构性、独特性与评估性的乡村意象研究都值得做更深入研究。
凯文·林奇在1937年给赖特的一封信中写道:“农村是我们文化传统极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是个极有启发性的观点。”[5]但我们并未查阅到其将城市意象理念和手法用于乡村领域研究和规划实践的研究文献。我们认为,借鉴凯文·林奇城市意象之理念精髓,持续深入的开展乡村意象研究,对于我国当代乡村建设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具有深远的基础性意义,众多研究问题值得更多学者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