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共进: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对话教学

2018-12-30 01:19汪静思
关键词:对话教学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汪静思

摘要:在高中数学课堂实施中,要想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性,就必须创设师生间的交互课堂,为此实施的教学对话都需以此为中心。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对话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9-050-1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中提出:“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也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讲授仍然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但要注意的是必须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师生互动……”因此,当前的高中数学教学,在数学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以生为本,在必要讲授的基础上,通过交流互动,敏锐地把握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差异,以便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而对话教学这种课堂教学模式能提供更多的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机会,因此在数学课堂中对话越来越受到重视。

课堂对话,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语言交流,主要以提问与回答这两种交流方式来呈现。但“从根本上讲,对话不是一种具体的提问和回应的交流形式,而是一种让参与者参与其中的社会关系。”对话是师生、生生之间的一种多向的、多方式的语言与情感交流。笔者下面就来谈一谈如何在数学课堂上实现真正的对话。

一、形成平等的对话语境

1.教师权威地位的合理转化

心理研究表明,作为生命个体都有得到尊重的需要,生命的激情就是在受到尊重的过程中得到释放。对于教师而言,真正有利于师生双方发展的关系,应是朋友,更应是严师。如果在课堂中存在着控制关系,教师仍处在权威地位,那么就会不可避免地限制和阻碍师生之间的交流和理解。因此,对话教学的实践不仅仅需要师生之间的联合与团结,还需要以民主为基础,充分尊重每个人的个性与自主,宽容不同的声音。而教师作为平等者中的首席,教师的作用没有被抛弃;而是得以重新构建,从游离于学生情境外转化为与这一情境共存。

2.数学课堂预设的酌情减少

课堂教学应该是活跃的、随机应变的,而不应该是设置好的流程。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力,教师根据这些“点子”适时调整教学内容,会让课堂生动而富有灵性。教师必须根据交流中的这些不确定因素,进行即兴设计,随时能够接住学生抛过来的问题,或回应,或反击,或再击、组织、参与、引导。有效的对话需要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创造和设计,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课堂上的对话并不能直接呈现明显的教学成绩,但是,通过自由奔放的对话形式,让学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见解,从而使他们更加积极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去创造,使他们受益匪浅,这对教师而言,也是一项丰硕的成果。

3.数学课堂语言的灵活转换

数学由一大群高度关联的抽象概念组成,如果教师不知道如何将这些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能使学生把数学与其已知联系起来的形式,那么学生就很难在理解的基础上习得。通常,数学课堂语言分为三类:日常语言(指完全不含数学概念的话语)、数学教学语言(指用生活化语式来表达含有数学名词或数学概念的话语)和数学语言(指纯专业性的数学话语,如术语、公式等)。要保证课堂的平等对话,就必须从学生的角度考虑这三种语言间的转换,使学生更好地接受并引发思考与对话。譬如,教师是由纯粹抽象的数学语言到数学语言,还是在数学语言和数学教学语言之间实现灵活转换,会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数学课堂氛围与教学成效。

二、制订明确的对话方案

1.师生对话的方案

对话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没有学生的参与的教学不是对话教学,同理没有教师讲解的教学也不能称为对话教学,对话教学不排斥教师的讲解。尤其对学校中普通班的学生,因为数学有抽象性、形式化、逻辑性强等特征,让学生“自发领悟”其精神、思想和深层结构既是困难的,又是低效的,所以还是需要教师深入浅出的讲授,以利于学生理解体会,从而更好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网络。在此基础上,学生经过反复思考提出问题,使学生上课更具积极性,这时教师可以就典型、共性的问题展开全班讨论,让教学的重点、难点变为学生的兴奋点,学生们畅所欲言,相互启发,进行智慧的撞击,产生有创造性的想法。这样,通过课堂的交往、对话,师生才能对教学内容都会形成新的认识,产生新的意义。

2.生生对话的方案

我们通过将学生分成不同异质学习小组的方法,开展生生对话活动。质分组法,即在学习能力、交流技能、学习成绩等方面不同的学生分成一组,这样分组具有内在的互补性,能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讨论的平等机会,增加小组成员对讨论成功作出的贡献。通过组内交流,按小组内生生对话讨论、解决较易问题产生小组问题的流程,对所学知识互教互学、互帮互助,共同提高。同时,教师分层辅导,了解学情。

3.生本对话的方案

对话教学主张先学后讲,先思后问。实施对话教学的核心是问题,没有问题就没有对话。主张给学生足够的自学时间是因为每个学生基础知识不同,生活阅历不同,所以理解能力也不同,存在个体差异。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及时查漏补缺。教师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分层辅导,最后再全体教学,这样我们的课堂就会有的放矢,产生高效,因为每个学生都对教师所讲内容有所准备、有所思考。具体做法是:把新授课的第一课时作为自学课,教师给出言近而意远的阅读思考题。学生把教学内容中的每个定理、公式推导一遍,之后与书中给出的内容对照,发现问题,质疑教材,反思自己。

在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教学不再是教师一厢情愿的独角戏,而是学生、教材、教师这三者之间真诚、平等的对话。通过对话交流,师生双方彼此接纳,不同的思维碰出了火花,富有活力和创见的想法才能不断地得到激发。

猜你喜欢
对话教学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对话教学使课堂更精彩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对话教学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对话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