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涵建设视角下高校二级学院高质量发展探析

2018-12-30 04:05江小国张婷婷
关键词:内涵式办学内涵

江小国,张婷婷

(安徽工业大学 商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02)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从1999年高校扩招之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猛,高校数量和学生数量都出现大幅增加。随着高等教育即将迈向普及化阶段,各种问题与挑战也随之产生,需要通过“抓质量、抓公平、抓改革、抓开放”,转变发展模式,理顺办学规模、办学质量与办学效益之间的关系,在稳定发展规模的同时,扎实推进内涵式发展。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迎接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主动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必然要求。

一、高校内涵式发展研究的简要回顾

关于高校内涵式发展的研究较为丰富,主要涉及到管理体制、资源配置、思想道德教育、人才质量、办学效率等方面。徐木兴、刘朝马认为应从凝练大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践行特色理念、优化教学质量、完善人才观、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构建高校内涵式发展战略[1]。傅明星提出地方高校要以自我为发展主体,本着“稳定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质量、讲求效益”原则,从准确定位、提升质量、打造特色、塑造品牌等方面着力,实现可持续发展[2]。许有军、王淑红结合二级学院党建工作的特点,提出通过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理论知识水平、服务群众意识、社会责任意识,更好地践行党的宗旨,以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3]。张尧学等认为高校实现内涵发展,要强化校内管理制度建设,建立学科与课程关联优化体系,增强高校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意识和能力[4]。孙华、蒲欣认为,推动高校内涵式发展就必须改革资源配置模式,支持高校在高等教育市场上自主发展,从而释放高校发展的内在动力[5]。周海涛、刘永林在分析地方高校面临改革政策落实、规范竞争、学科专业、招生政策、科研及成果转化与对外交流合作等方面问题的基础上,指出内涵发展要进一步优化推进制度环境建设,建立起与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相适应的权责明确、竞争充分、合作广泛与办学自主的制度机制[6]。通过文献回顾来看,关于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学校层面,欠缺从学院层面探讨内涵发展,有必要从二级学院层面展开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对策。

二、高质量发展是高校二级学院内涵发展的本质

“内涵发展”是与“外延扩张”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内涵发展追求的是质量和效益提高,而非形式改变和数量增加。内涵发展与外延扩张的关系,也可理解为集约式与粗放式的关系。当然,高等教育的内涵发展与外延扩张并非是完全矛盾的,内涵发展通常是建立在一定发展规模水平上,通过质量与数量相互协调,推进高等教育健康、高效与有序发展,实现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重目标。可见,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在本质上就是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质量的第一体现,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任务。

当前我国高校普遍采用二级管理模式即设立二级学院,这样有利于激发教学院系积极性,有利于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有利于形成高效的运行机制,也有利于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二级学院承担着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师资建设、学生管理、文化传承、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和具体任务,支撑着高等学校运行和发展[7]。二级学院内涵发展是一种源于学院内在需求的客观历史演化过程,需要注重教育的本质属性,注重质量和内在实力,注重结构合理。从高等教育本质属性来看,二级学院的内涵发展与学校内涵发展是一致的,只是二者覆盖面和关注焦点有所不同。二级学院办学质量直接决定着学校发展目标的实现,二级学院内涵水平与发展质量也直接决定着学校内涵水平和发展质量。

三、二级学院内涵建设主要瓶颈

(一)自主权不足导致发展活力不能释放

大多高校的二级学院仅仅是办学主体甚至就是教学主体,学校对学院放权有限,二级学院办学缺乏自主权。学校所谓的扩大二级学院办学自主权,往往空泛无力,口号多于行动,形式大于内容,特别是人事、经费的管理权难以到位,导致学院的职责、权限和利益失衡,使得学院发展活力得不到释放,也使得学院在完成任务时困难重重、缺乏主动,而且因自主权不足导致学院整体规划和具体发展项目难以很好落实,影响内涵建设水平和对外竞争力的提升。

(二)运行机制不合理导致发展合力难以形成

从内部运行来看,二级学院都是在学校统一部署和安排下,采用按部就班甚至是应对的工作模式完成任务,缺乏工作主动性和创新性,执行力不容乐观。另外,在高校运行过程中,各个职能部门应该定位为服务于二级学院办学的角色,但在实际中,学校职能部门经常干预二级学院办学事务,向二级学院直接下达或布置任务,这些都是不符合高等教育发展和运行规律的,严重影响二级学院办学能动性和积极性。另外,有些二级学院自身办学定位就不明确,内部管理不科学、不规范,不能满足学院可持续发展要求,势必影响学院内涵建设。

(三)资源配置不平衡性导致可持续发展缺乏保障

虽然高校二级管理模式有利于拓展学科发展空间和学科融合,但是,由于各学科专业之间有很大差异,在成立二级学院时,势必会造成学院之间资源配置不平衡,包括科研、教学条件和资金支持等。特别是学科专业相对较弱的二级学院,由于从学校获得的资源少,难以通过进一步的整合提升整体实力,这样一来必然会因“马太效应”而导致差距越拉越大。

四、加强二级学院内涵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途径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级学院必须以国际化视野、专业化水准的要求打造一支专业水平高、结构合理、团结协作的师资队伍,并根据各个学科专业组建专业教学团队及课程教研组。在加大引进人才力度的同时,也要做到优化存量管理,重视内部人才的培养,提升现有师资的教学科研水平。引进、培养人才固然重要,但如何做好用人、留人的工作,坚持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激发教师活力、引导教师形成自身特色,最大限度发挥人才作用,更为关键。师资建设只是手段,人才培养才是目标。二级学院内涵发展的核心任务就是人才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提升二级学院内涵水平的重要标志,为此,二级学院要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强化创新创业、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努力将学生的学业和今后就业、创业、服务社会衔接起来,为大学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打造办学特色

二级学院是同门类学科专业的集合,学科专业是二级学院实现内涵发展的基础,是二级学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人才培养和教育活动的具体依托。学科专业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二级学院功能的实现程度。加强学科专业建设,能够提高二级学院人才培养质量。二级学院的学科专业建设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实现与时俱进和动态调整,充分发挥学院资源优势,打造社会需求程度高、具有自身特色的品牌专业,获得优势专业的品牌效应,形成办学特色,提升二级学院竞争力和影响力。打造办学特色除了要有很好的学科专业以外,还要形成独特的办学理念、准确定位专业特色、努力构建特色文化、积极搭建特色人才培养平台、有效探索特色培养模式等。

(三)加强规范管理,增强学院凝聚力

高效规范的二级学院管理制度是保证正常运转和内涵建设的必备条件。没有规范管理,会导致一系列负面效应,包括学院运行必然处于无序状态,教师责权不明确、工作积极性下降,学院人力物力财力利用效率下降等。具体来看,一是要建立健全民主科学的决策制度。学院进行重大问题和重要事项决策前,要充分发挥民主作用,通过工会、教代会、教授委员会等多种渠道听取和吸收师生员工意见,调动群众参与决策的积极性,使得重大决策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整体利益,也有利于营造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二是要明确规范学院议事机构及职责和规则。强调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在管理决策中的重要作用,党政班子要做到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三是要重视发挥教授治学作用。成立学院教授委员会,重大问题决策要重视教授的决策咨询作用。四是强化日常事务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教工层面的职称评审、岗位聘用、年度考核、评奖评优、教工福利、人才引进等事项,学生层面的研究生推免资格确定、学位授予、评优评奖、党员发展、学费减免等事项,以及突发事件处置,均要对基本决策程序做出具体规定,突出可操作性和透明度,坚持公示制度和接受监督。

(四)加强软实力建设,提升学院文化品位

校园文化是大学发展的精神灵魂,学院文化同样是大学发展的精神体现,更是学院发展的精神体现。学院文化能提高师生对学院办学目标的认同感,增强心理归属感和凝聚力。有凝聚力的学院文化就是要用科学的方法培养人、用人文的精神感染人、用和谐的环境熏陶人,更好地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二级学院应积极培育学院文化特色,同时将学院文化建设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活动结合起来,协同推进高质量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提升学院文化品位,一是形成有利于全院师生员工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学院教育事业长远发展的先进教育理念;二是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帮助师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三是创新有利于调动广大教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促使权力执行者思维方式更新的制度文化环境。

猜你喜欢
内涵式办学内涵
夏粮丰收:内涵丰富 意义重大
抢抓机遇 乘势而上 推动新时代乐山市县党校内涵式发展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内涵漫画
浅析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阶段:“外延式”与“内涵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