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雪芹
摘 要:生物是一门具有较强抽象性的学科,主要是对微观世界物质进行研究,难度系数较大。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师要积极响应新课改的号召,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在诸多新型的教学方式中,思维导图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将其应用到高中生物教学中,可以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优化,对此展开论述。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思维导图;应用分析
作为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思维导图将人类右脑的颜色、空间、图片、想象等功能与人类左脑条例、数字、文字、顺序、逻辑等功能有机结合起来[1]。将这种思维模式运用到高中生物教学中,不仅可以降低学生学习生物的难度,还能促进学生对抽象生物知识的消化和吸收,从而实现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的优化。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就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方式阐述一下自己的观点。
一、在课前预习中应用思维导图
课前预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环节,可以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还能提升学生的听课效率。高中生物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学生如果不进行课前预习,在课堂上很难跟上教师的脚步,最后积累的问题越来越多,导致听课效果不佳。而课前预习可以让学生在上课之前就能掌握教学内容和教学重难点,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及时跟上教师的脚步,并且快速消化和吸收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的知识点。所以,课前预习是一项重要的学习任务,也是提升学习质量的有效措施。在课前预习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积极应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对教材内容进行梳理,做到全面掌握。举个简单的例子,在教学“基因突变”这节内容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按照以下步骤绘制思维导图:第一步,浏览全文。根据教材对整节内容进行阅读并掌握相应的知识概况。第二步,细读。结合一些参考资料,对本级内容中的一些总结性词汇、中心词汇、基础原理和基础概念等进行思考和理解,在此基础上找出它们之间存在的关系。第三步,分类。结合自己的理解将上述词汇分为二级主题、一级主题和中心词汇等。在“基因突变”这节内容中,基因突变即中心词汇,一级主题为特点、实质、概念和意义,二级主题即一级主题的细化内容。第四,绘制。在理清楚每一个层次的内容之后,接下来就要进行绘制,将中心词汇“基因突变”放在纸张中间位置,然后根据一级主题的数量画出对应数量的分支。需要注意的是,线条要自然弯曲,每个分支尽可能使用不同的颜色,在此基础上构成一个完整的思维导图[2]。
二、在课堂讨论中运用思维导图
课堂讨论是课堂教学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环节,讨论的质量对课堂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就当前高中生物教学情况来看,很多教师经常忽视了这一教学环节,即使有些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但是很多的课堂讨论都流于形式,其价值和功能没有最大限度发挥出来。比如,很多的课堂讨论都是优等生或者中等生之间的讨论,大多数后进生在课堂讨论中扮演旁听者的角色,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发挥。有的时候由于秩序问题导致小组成员在讨论过程中互相争执,造成课堂讨论终止。针对这些问题,生物教师可以积极应用思维导图这一教学方式,通过思维导图改善课堂教学局面。比如,在小组讨论或者交流过程中,教师选择一个人扮演记录者的角色,将讨论过程中每个学生的意见和观点记录下来,形成一个思维导图,然后让大家围绕这个图解找到问题讨论的中心,即讨论焦点,再围绕这一中心进行讨论。这样既不会出现重复讨论的情况,也不会出现讨论跑题的情况,从而提升了讨论的效果,也让每一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发挥[3]。
三、在复习中运用思维导图
当学生学习完一节内容之后,生物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这节内容进行思维导图绘制。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快速找到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不仅有助于学生的记忆,还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具体的实施步骤如下:第一,分组。生物教师首先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以5到8名学生为宜。在分组结束之后还要在每个小组选出一名组长。第二,小组合作。教师让每个小组的成员互相交流、討论,结合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绘制出自己的思维导图。由知识点到知识模块,再组成一个知识网络系统。在绘制思维导图结束之后,教师再让各个小组之间互相对比,积极借鉴其他小组的思维导图,对自己的思维导图进行完善。第三,思维导图展示。在对思维导图进行完善之后,教师让每个小组的组长进行小组作品展示,并说一说自己的绘制思路。在组长讲解结束之后,教师可以让其他小组成员进行点评,同时自己也要对其进行补充,给予整体评价。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生物教师要发现其蕴含的价值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将其运用到课前预习、课堂讨论和课后复习之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高丹.高中生物教学思维导图的应用探析[J].中国高新区,2018(4):95.
[2]张红雨.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学周刊,2017(11):49-50.
[3]任梦然,夏晓烨.例析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3(10):80-81.
编辑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