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
摘 要:实践经验表明,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新课程改革的新要求,难以促进学生提升数学思维与综合能力。在这样的背景下,探讨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运用优势,与初中数学实际教学紧密结合。将能够构造全新高效的教学模式,全面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与综合能力,并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促进学生取得全面进步。
关键词:初中数学;导学互动;作用
导学互动的教学模式,讲究在教学过程中形成良好互动,以活跃学生的思维。从这样的特点来看,开展初中数学教学也是为了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从思维层次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形成严谨的数学思维。由此可见,将导学互动的教学模式运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能够给予学生自由的发挥空间,积极思考、深入研究,进一步提升数学思维与综合能力,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
一、起到良好的课堂导入作用
对于初中数学教学而言,最怕的就是教师开门见山式地进行知识灌输。运用导学互动的教学模式,能够起到良好的导入作用,让学生逐步进入学习状态。就以正比例函数的教学为例,这一函数类型主要引导学生学会分析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针对这些基础的函数知识,教师如果一进入课堂就向学生进行灌输,一方面难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另一方面更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整堂课将会是非常紧张压抑的,取得的教学效果自然不够理想。这时,教师则能够借助导学互动的教学模式引入生活化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收获多方面的教学效果。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案例,了解案例中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建立简单的函数模型,从而帮助学生初步了解函数知识,也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通过这样的方式,起到良好的课堂导入作用,为高效课堂完成基础建设。
二、有效构建和谐愉快的课堂学习氛围
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能够对学生形成良好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空间中创造更好的学习效果,借助导学互动的教学模式就能够达到这样的要求。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公理时,考虑到这部分知识具有一定的理论性,机械的教学方法会让课堂过于生硬。于是,教师将导学互动的教学模式运用在这堂课的教学中。首先,教师要求学生在白纸上画出两条平行線,并且任意画出一条直线,分别与两条平行线相交。这时,教师则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觉得在这三条直线形成的体系中有哪些角度是相等的?”学生听到这样的问题,积极进行思考,也与同学进行交流,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接着要求学生提出自己的猜测,并且通过深入学习完成验证,理解平行线平行的性质与判定公理。通过这样的方式,构建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打造轻松的学习空间。
三、强化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引导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是核心内容,运用导学互动的教学模式,能够显著强化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引导。比如,在对二次函数动点问题的讨论中,教师不再要求学生只是完成习题练习,而能够进行深入的探索,强化对数学思维的构建。首先,教师对针对性的例题进行深入分析,获取题干中的有效信息,引导学生建立有效的坐标系。接着,教师则是要求学生将函数关系呈现在坐标系中,并且带入相关的数据,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对动点可能存在的区域逐步进行推断,将动点的轨迹画出来。最后,教师则是让学生根据动点的轨迹与实际函数图形进行结合式分析,完成各种情况的解答。通过这样的方式,利用导学互动的教学模式,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积极引导与强化。
四、开发学生举一反三的逻辑思维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做到举一反三。利用导学互动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开发学生举一反三的逻辑思维。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二次函数教学单元,引导学生求出二次函数表达式的最大值(最小值)或者最高点(最低点),主要考查学生对二次函数基本性质的了解。然而对这一问题有着不同的处理方式,教师则要利用导学互动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引导,开发学生举一反三的逻辑思维。教师首先引导学生从函数的基本性质出发,学会运用标准表达式进行变形,将函数表达式化为标准形式,直接写出函数的最值;同时教师引导学生从图形的角度出发,利用画图完成最值的解答;此外,教师还能够引导学生结合方程思想,利用公式法完成最值解答。通过这样的方式,在导学互动的过程中形成积极引导,开发学生举一反三的逻辑思维。
总而言之,从当前的实际教学情况来看,将导学互动的教学模式运用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能够改变当前的现状,提升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让初中数学教学在新课程改革的潮流中站稳脚步。那么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挖掘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运用策略,探索与初中数学教学的契合点,以科学的策略实现有机融合,打造创新高效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曹文营.试论“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10):111-112.
[2]黄慧群.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5(5):119-120.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