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国琼
摘 要:《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中,对于初中历史教学进行了明确要求,强调初中历史教师需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在教学中积极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尊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历史学科对学生的教育功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心与使命感。在此,就初中历史教学中利用初二中国近代史教学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的策略进行简要探究。
关键词:初二;中国近代史教学;历史素养;培养
历史素养,是指一个人通过对于历史知识的学习而形成的对历史知识进行阅读和理解的能力,对历史发展规律以及社会运行规律进行深度认识的能力,对历史发展所持有的、正确的态度,进而形成一种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可以说,历史素养是一个人应当具备的核心素养的基本组成部分,更是当前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尤其是在当前历史发展进入新纪元、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不断加快的新形势下,世界文化也在不断融合、互相影响,在这种局势之下,能够对历史有一个正确的看待,能够对祖国产生足够的感情,能够不断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所以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应当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观察历史、分析历史、创造历史的理念和能力,不断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
一、培养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初中历史具有强烈的人文性,同时也具有强烈的导向性,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保证学生能够从对国家的发展与社会的更替的历史学习中发现更多的爱国主义教育基点,从而形成较高的国家荣誉感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例如,在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第九课《改革开放》的教学中,教师从《春天的故事》这首歌谈起,讲到了我国包括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等第一批经济特区的建立,讲到了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到沿海经济开放区,再到内地的辐射发展进程,讲到了从改革开放到现在中国在国家综合国力方面的不断提升,讲到了中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农业、工业等各个领域取得的瞩目成绩,并组织学生进行改革开放成就的总结,比如自己家的住房、出行方式、日常饮食水平、衣着方面的水平,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了改革开放推动我国各行各业的高速发展,让学生为身为一名中国人而深感骄傲与自豪,实现了学生爱国主义情操的不断增强,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历史素养。
二、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念
我们对初中生进行历史教育的目标,包括让学生对中国以及社会历史发展进程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和深入的了解,能够对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必然规律有一个准确的认识,能够形成良好的历史发展观念,能够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看待历史、分析历史,能够用反战的眼光看待历史事件。这就是学生的历史价值观念,也是学生的历史素养包括的内容之一。例如,在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第六课《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教学中,教师就组织学生对希波战争、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等进行了研讨,让学生认识到这些战争确实给征战双方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造成了无数生命的陨落,无数家庭的妻离子散,这是一种不应该出现的情况。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战争催动了文化、体育、经济、科学技术、建筑、教育等方面的多民族融合,讓世界的东西方文化实现了更加深入的交流,这对于历史进步来说也是一个有利的方面。这样反正辨析,保证了学生正确历史价值观念的形成,推动了学生历史素养的提升。
三、培养学生珍爱和平的正确理念
当今社会发展形势下,和平与发展成为全世界人民的主流认识。只有保证世界的和平,才能为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提供更加良好的环境;只有国家的发展,才能为人民带来更加安康的生活,才能保证人民的幸福。因此,培养学生珍爱和平、反对战争的理念成为培养学生历史素养的重要内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举办以“抗战”为主题的活动,例如手抄报展示、抗战图片展览等不同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战争给我国带来的灾难,从而形成落后就要挨打的正确意识,培养学生珍爱和平的理念,实现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
总而言之,初中历史是提升国民素质、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重要方法,更是促使学生形成科学的社会观念、历史观念、人生观念的重要途径,因此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学生历史素养的大力培养,为学生成长为一名对国家、民族发展有杰出贡献的人才注入更加充沛的动力。
参考文献:
[1]谢金梅.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历史素养:以赵利剑老师“两极世界的形成”一课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5(2):46-47.
[2]马晓蓓.浅谈新课改背景下中学历史教学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9,23(3):46-47.
[3]申四龙.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4(17):1.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