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伟
摘要:作业成本法作为一种先进的成本计算方法,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引入到我国。相较于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作业成本法更加关注成本的动因分析,并以此确定企业生产作业量。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作业成本法在企业中的应用也更加广泛,但是由于外部竞争环境与内部经营环境的制约,作业成本法的优势在企业生产活动中得不到有效的体现。针对此,本文从作业成本法的内容出发,结合其在企业生产经营应用中的问题,探究相应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企业成本管理;作业成本法;问题;相关对策
作业成本法是以作业为核算对象,通过成本动因来确认和计量作业量,进而以作业量为基础分配间接费用的成本计算方法。与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比较,作业成本法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有效地控制了间接费用,在传统成本计算中,制造业企业车间是统一分配材料、设备的主体,这在周转过程中,不仅需要成本,而且对全车间的管理也需要支付费用,在成本作业中,企业可以直接从不同的成本库进行资源分配,有效控制了间接成本的形成;第二,成本计算对象更加多元化,成本结构更加合理,利用传统方法,成本计算的对象主要为最终产品,而作业成本法需要對整个生产作业过程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其中不仅包括最终产品,也包括市场资源、作业流程和制造中心形成的间接成本;第三,成本计算过程更加清晰明确,与传统成本计算方法根据产品分配成本不同,在作业成本计算中,企业需要根据成本费用产生的环节,根据作业需求成本分配间接费用。据此分析,在企业生产作业中,成本作业法的应用更加灵活、全面,为企业的成本控制提供了更加准确的核算信息,有效地提高了企业的成本控制水平。但是目前,由于内外环境的限制,企业在作业成本法应用中却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企业作业成本法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内外环境的限制
作业成本法的实施需要一定的环境依托。但是目前从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来看,以生产调度控制整个生产过程,并根据最终产品确定成本核算标准;在生产过程中,缺乏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保障,财务管理不健全,难以发挥对生产作业各环节的控制效果;生产技术以及生产管理环境上缺乏标准和规范,中小企业的问题更为突出。此外,在外部环境中,相关部门对会计准则缺乏系统规范,影响了企业应用作业成本法的积极性。
(二)操作层面的制约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成本动因过于复杂,使得管理者对于作业成本过程中的信息缺乏全面掌握,难以从生产过程中追溯产品的成本构成;作业中心内部缺乏系统管理,无法为管理者的资源配置提供合理调动数据支持,影响了成本管理效果;各作业中心之间缺乏合理的调配与协调,使得成本管理与企业整体的战略发展相脱节。
(三)人才素质的影响
在企业成本管理中,作业成本法的应用需要各种专业人员的参与。但是目前我国许多企业的会计员工素质参差不齐,短时间内难以从传统的成本管理理念转变为作业成本法思想,在实际操作中也相对欠缺,影响了作业成本法的有效实施。
二、企业加强作业成本法应用的相关对策
(一)内外结合,注重成本作业法实施环境的构建
在上文的分析中,我们明确了内部管理环境与外部竞争环境在成本作业法实施中的作用,以及当前我国企业管理与市场竞争环境方面的问题。企业应从内外因角度出发,为成本作业法的应用构建良好的环境。从内部环境来看,企业应提高自身的内控水平。内控体系是企业内部环境建设中的重点,作业成本法虽然能够从更广泛的作业范围为财务部门提供会计信息,并确保信息质量,但是成本核算结果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准确、全面的信息只是其中一部分,而经济体制、内部控制制度、人员素质和文化背景等深层次的原因也会成为影响核算结果的重要因素。基于此,企业应加强内部管理制度建设,利用财务制度规范对会计信息质量提出要求,并通过企业文化的发展,对财会人员对作业成本法的应用能力进行培养。例如在企业成本管理中,应该坚持科学的管理理念,对材料供应制度进行完善,确保供应环节能够按时将原材料送到规定地点,以完成交付使用;同时划分制造单元,将机器设备与产品生产相结合,完善作业工序排列,确保每一种产品生产能够在一个单元内完成;调动全员参与,将生产质量标准渗透在作业工序环节,利用作业成本法控制产品质量。从外部环境来看,政府在宏观调控的过程中,应结合当前市场竞争条件,对会计和税收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并提高普及和宣传力度,以激发企业利用成本作业法完善生产过程的积极性,优化市场外部竞争环境。
(二)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循序渐进地实现成本作业法的落实
作业成本法目前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不仅存在环境方面的限制,更存在实际操作中的制约。针对此,企业应结合自身生产作业特点,从操作层面进行全面规划,以提高成本作业法的实施效果。具体来讲:第一,注重过程控制,对每一个产品的生产作业过程追根溯源,利用现代信息系统对成本动因进行深入分析,避免作业中心分散造成的信息不充分等问题,让财务人员能够在系统的操作过程中完成成本核算。第二,明确成本作业信息的价值,体现其在生产作业成本核算中的作用。企业管理者应利用成本作业法在产品设计、市场竞争等方面的反映,提高信息应用的目的性,从而在企业内部奠定成本作业法的应用基础。第三,加强对成本库的管理。在作业成本法的应用中,应注重成本信息的变化,即效率、比率、数量等变化情况,而这些信息主要来自于成本库,因此,应对成本库建立专门的管理规范,确保其在成本核算中提供真实全面信息,为企业的资源配置提供数据支持。第四,加强各个作业中心之间的协调与配合。企业不仅要将成本核算的动态因素进行考量,还应该对作业中心在成本协调与分配中的关系进行协调,控制生产作业过程,并将作业成本法与企业的整体经营战略相结合,以实现成本作业法的应用目标。第五,进一步明确成本核算标准,企业应从长期的成本控制角度出发,避免短期内成本标准的衡量对成本中心的限制,发挥成本中心的控制作用。
(三)加强复合型会计人才培养,为企业的作业成本核算做好人才储备
作业成本法在企业的应用需要专业人员的参与,而作为成本核算主体,在某种程度上讲,会计核算人员专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成本核算效果的好坏。因此为确保作业成本法的顺利实施,企业应制定相应的人才储备方案,确保会计核算人员能够顺利适应作业成本核算环境,提高信息利用效果。在人才培养中,首先,要从思想认识角度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这其中不仅包括结合作业成本内容优化其知识结构,奠定理论基础,提高对作业成本核算过程的指导;还应该包括对职业道德培养,提高其在作业成本核算中的责任感,为企业成本核算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其次,要从专业技能的角度对会计人员提出要求。企业一方面要从信息化角度对人才的计算机操作水平提出要求,确保其适应信息化的成本管理环境,避免人为造成的信息失真;另一方面还应该加强与高校合作,通过产学研结合的方式推动作业成本法在企业生产制造环节的应用。最后,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构建结合作业成本法的要求,落实责任制,完善奖惩机制,调动会计人员参与成本作业法实施的积极性,利用业绩考核实现人才的筛选与培养。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成本作业法相较于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更加有效,因此,在企业“成本―效益”分析中的应用也更加广泛。但是作为一种成本管理方法,其在应用中一方面需要依托业已形成的高新技术生产制造系统,另一方面也需要创新成本管理理念的支持,即只有企业根据自身的生产技术体系,以及成本经营管理环境,对成本作业法进行合理的调整与应用,才能不断提高其在企业生产作业中的适用性,并在企业成本管理、效益提升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信敏.企业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分析[J].财会学习,2017 (05):74-75.
[2]高静.作业成本法对加强企业成本管理的作用分析[J].中国市场,2016 (25):80-81.
[3]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成本管理[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