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观察:给儿童习作植入“生活味”

2018-12-28 10:43刘淳项平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18年11期
关键词:生活味蚕宝宝养蚕

刘淳 项平

如何激起小学生写作的兴趣,让他们在写作时有话可说、有话可写、有情可表?制约儿童习作水平提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我们认为,其核心是提高儿童对自然、社会和自我的观察与体悟能力,即深度观察能力。深度观察能力是儿童打通习作与生活的重要桥梁,是儿童习作拥有“生活味”的重要保障。笔者认为,回归生活——让学生多观察生活,多体验生活,培养学生的深度观察能力,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他们有话可说,有话可写。

一、体验真生活,让观察嵌入在体悟中

【案例传真】

又是春暖花开时。每每此时,我都喜欢给学生布置一个饶有兴趣的任务——养蚕!这不,通过采购、分发、喂养,同学们精心饲养的蚕宝宝就要“现形”啦!一天放学前,我布置了作业——“蚕宝宝现形记”,请每个学生第二天把自己精心呵护长大的蚕宝宝带到学校进行展示,要求到第三节语文课时才能拿出来。

第二天语文课,同学们个个都用期待的眼神看着我,“来说说你是怎样精心饲养你的蚕宝宝的吧!”

小赵可是个“话匣子”,这不,我话音刚落,他就跳起来说:“说起养蚕,可真是一把辛酸泪啊!老师把蚕发给我的时候,天哪,那仅仅就是一些‘小黑点,我还认为是不是老师有意逗我,发了几粒小芝麻给我!为了我的蚕宝宝,我每天给他们好吃的、好喝的,还给他们打扫‘房间,累得不行啊!”“哈哈哈哈……”大家又笑又点头,纷纷支持小赵的真实想法。

“老师老师,我来说!”小宝的手举得高高的,“老师,这次我可给你害惨了!”“呵,怎么回事?我怎么害你的呀?”小宝咽了咽口水接着说:“这次你太早发蚕给我们啦,要知道蚕宝宝们的‘口粮太紧张了。这段时间根本就没有桑叶!为了把我的心肝宝贝们养大,我先让妈妈在淘宝网上买桑叶,可‘远水救不了近火,蚕宝宝可等不起啊!你看,为了找桑叶,我把我家小区附近都侦查遍了,连米粒大的桑叶嫩芽都给我揪下来了!”说着,他还掏出了几粒小嫩芽!“同学们,你们看啊,别看芽小,管用。我的蚕宝宝每天吃得饱饱,睡得好好,长得壮壮!”小宝说完,把他的蚕宝宝一条一条地请出了“卧房”,整整齐齐地摆放在课桌上,还真别说,小宝的蚕宝宝和小宝一样,长得胖乎乎的,可爱极了!

“哼,你们的这些经历不足为奇,我的‘养蚕记可是掺杂着‘血雨腥风!”小力大手一挥,其他同学顿时安静了。“同学们,告诉大家,我妈妈特别怕蚕,觉得蚕宝宝们一天到晚扭来扭去,特别瘆人。所以,她总是想方设法要把我的蚕宝宝扔出去。为了保护我的蚕宝宝,我和妈妈斗智斗勇,每天都快磨破嘴皮子了。这不,为了今天把蚕宝宝带来给同学们欣赏,我硬是被妈妈赶下了私家车,坐公交车来学校的。幸好,在我的全力保护下,我的蚕宝宝才能安全保命啊!”

“哈哈哈……”同学们都被小力逗乐了!

【反思手记】

儿童的真实生活其实是无处不在的。然而,如果不对真实的生活进行回味、加工、提取,那么本属于儿童的有意义的生活也会趋于平淡,最终模糊了记忆,成为看不明白、听不清晰、说不具体的生活印象。为了避免这样的问题发生,教师要充分理解小学第二、三学段的儿童的知觉特点,即具有显著的整体性,同时因为主观注意力的限制,又会有很强的以偏概全的特点,即所谓的“一叶障目”现象。为此,笔者和研究团队常常采取阶段性的主题生活方式,组织儿童过一段有主题的“习作体验生活”。在一阶段有主题的生活中,儿童通过经历过程、解决困难、同伴合作、与人交往等方式,积极参与到主题活动中。伴随着主题活动的开展,在感知自然与社会,体验过程与战胜困难,遇到冲突与问题解决等等方面,留下较为深刻的记忆。

有印记的生活是观察必不可少的准备。本案例中,教师创造一个话题,打开学生的话匣子,让他们说说自己厚待蚕宝宝的经历。在讲述的过程中,深度观察便伴随着发生了。这时,教师只是一个策划者、一个催化师,不断唤醒儿童对生活的感悟和记忆,不断清晰生活的细节,不断通过眼、耳、鼻、舌多种感官来表述自己的感受。

二、寻找动情点,让观察融入情感中

【案例传真】

“刚才大家都说了养蚕的经历,可真是不一般。那今天你又是怎样把你的这些小宝贝带到学校来的呢?”

“为了把这小家伙带来,我的手都酸死了。你看,我可是一路把它们当‘掌上明珠捧着呢!唉,本来我从家走到学校就十分钟,今天我可足足走了二十分钟。这些小宝贝在我掌心里直晃荡,我真害怕它们一不小心掉下‘悬崖,摔个粉身碎骨啊!”靠学校最近的小丽自告奋勇,这不,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迫不及待地来分享今天的“护蚕”经历了。

小曹抢着说:“大家都知道我是数学课代表,只是我今天也太对不起数学老师了!前一节是数学课,我可担心‘蚕宝宝的安全了。课前,我用餐巾纸给‘蚕宝宝叠了一个厚厚暖暖的‘窝,然后小心翼翼地将它们请了进去。数学课上,我不时地将手伸进桌肚里摸摸宝贝们,确定它们毫发无损,我才安心上课啊!”

“是的是的,咱俩经历相当啊!”小曹的挚友小谢也忍不住站起来说,“护蚕真不容易!数学课我差一点被老师‘扫地出门啊!我怕老师说我上课不注意听讲,所以故意把尺子弄到地上,趁弯腰捡尺子时,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瞄一眼抽屉,看看我的宝贝蚕!想出此招,我可真不容易啊!这不,我做贼心虚,一节课都没敢看数学老师……”小谢一边说,一边捶胸顿足,那忏悔的样子把大家逗得前仰后合!

“今天我可乖了!”小调皮小馬同学也站了起来,“大家都知道我可是‘飞毛腿,平时只要一听到下课铃,我就像箭似的飞出教室,可今天课间,我可是寸步不离地守着我的心肝宝贝!这不,我怕小谢‘骚扰我,我借用了前后左右同学们的凳子,摆了一个大大的‘口字,把我的宝贝们团团围住。看小谢玩得潇洒,我眼睛都急红了,这感觉真是度日如年啊!”

在学生们声情并茂的讲述中,蚕宝宝不再是蚕宝宝,而是一个个充满灵性的“小东西”“小家伙”“掌上明珠”,恰当的修辞让学生的讲述更有趣、生动,教室里扬起了无数快乐的音符。

【反思手记】

从二十多天前“购蚕、发蚕”到要求学生“养蚕、护蚕”,也正因为学生有亲身的体验,他们的感受才真实而又丰富,所以讲述“养、护”的过程,同学们畅所欲言,情真意切,语言生动、有趣!

然而,习作表达同时也是一个具有极强的主观性表达特性的心理活动过程。鼓励学生把自己独特的观察感受表达出来,才能让多彩的生活得以还原,才能在丰富的生活中看到一个个鲜活的儿童,他们或喜,或忧,或紧张,或舒畅……本主题生活中,学生养蚕的经历过程大致相同,而又千差万别。教师必须寻找一个紧扣学生柔软感情的一个点,触动他们的情绪,让他们“倾箩倾筐”地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这样毫无保留、酣畅淋漓的表达,正是情感与观察融合的最佳状态。

三、放大生活面,让观察回归理性中

【案例传真】

“同学们,这养蚕还没二十天,大家就坚持不住,快‘缴械投降了,这护蚕还没半天工夫,大家就累得大呼小叫、一片呜呼了。那请大家想一想,如果把我们自己看作是蚕宝宝的话,那么每时每刻精心呵护、养育你的人是谁呢?”听了我的话,教室里立刻由闹转静,同学们吸了口气,怔怔地看着我。

“老师,我是蚕宝宝,爸爸妈妈就是护蚕养蚕的人!”

“老师,我无忧无虑地生活着,从来没考虑过父母因呵护我而付出的艰辛。”

“老师,昨晚我还因妈妈不给我玩电脑和妈妈赌气呢!现在回忆起妈妈生病了还帮我辅导功课的事,我很后悔!”

……

“父爱高如山,母爱深似海,那我们该怎样做,才能让父母在辛勤付出的背后有一丝笑容呢?”看着孩子们渐渐发红的眼圈,我知道,这时的他们不仅仅在看蚕说蚕,他们懂得了更多成长过程中要明白的道理吧!

“看来养蚕、护蚕,大家冥思苦想使了不少大招,真是各具特色!下面就请大家按顺序想一想,养蚕——护蚕——悟理,你经历了、感悟了什么呢?把有趣的、重要的、属于自己独创的故事说一说、写一写吧!”

有了前面的“三说”,学生对于这次事情的整体构思、精彩细节都能做到胸有成竹。一会儿,教室里就只有笔尖落于纸面的沙沙声了……

【反思手记】

习作教学应立足习作和育人的着眼点,习作和育人水乳交融。生活原本是由时间串起来的串珠,如果没有理性思考和对生活现象的提炼,那么,它也不过是一串没有生命和灵魂的“玻璃珠串”。习作教学的最高境界应该是提高儿童对生活及其本质的追问与思考。本案例中,我指导学生将“养蚕护蚕”与“父母养育”相结合,明确了“养育不易”,让学生的心灵得到进一步熏陶。

至此,作为一线语文教师,我们认为指导小学生习作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来源于生活”——老師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设置生活情境,有意识地在指导过程中帮助学生放大生活,截取经典画面。这样,将看到的“生活”内化于心,流露于口,学生才能化难为简、笔走如飞!

(作者单位:南京市小红花艺术小学,南京市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

猜你喜欢
生活味蚕宝宝养蚕
养蚕不易
养蚕记
养蚕巢脾 一种新的养蚕用具
蚕宝宝养成记
蚕宝宝
在养蚕中成长
一生只做一件事的“蚕宝宝”
创设富有“生活味”的初中英语课堂
蚕宝宝
让作文具有“生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