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节奏“细读”,让语文入脑入心

2018-12-28 10:43郭萍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18年11期
关键词:天安门广场课文文本

郭萍

一、什么是“细读”

著名文学家茅盾先生说:“应当一边读,一边回想他所经验的相似的人生,或者一边读,一边到现实的活人中去看。”茅盾先生强调了“读”和“思”的重要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细读文本也就是通过仔细、详细地读,对文本内容有更详细的认识,从而引发对语言的敏感,感知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读出课文背后的深意,感悟言语背后的智慧,唤醒学生的言语兴趣,促进学生的语言发展。

二、如何“细读”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细读”,一是通过朗读、默读等方法,仔细读课文中的词语、句子、段落,对文章内容作细致了解掌握,明确作者写了什么,用了哪些词、什么修辞手法等;二是在仔细阅读的过程中,可能出现不懂或把握不准的地方,对于课文中的亮點、焦点等突出部分,要通过做标记的方法,记录下来;三是在阅读中多问几个“为什么”,通过质疑可以深入了解文字背后的故事,当然这个过程也包括了思考推敲。

在细读中需要重点把握什么呢?一是文章的段落组成,有几个自然段,每一个自然段写了什么;二是各段落之间的关系,弄清楚文章的结构;三是文章的体裁及表现手法;四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如在教学小学语文课文《海伦·凯勒》时,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课上默读和有感情朗读三个环节。多次阅读后,学生对文章内容有了详细的了解,然后针对精彩段落进行细读。有这样一段文字:“为使我的伙伴——即使是最亲密的伙伴——能听懂我的话,我夜以继日地努力,反复高声朗读某些词语或句子,有时甚至要读几个小时,直到自己觉得读对了为止。我每天坚持着练习,练习,练习……”教师引导学生画出几个重点词语“夜以继日、反复、读几个小时、坚持”,结合几个重点词语,领会主人公的学习品质。可以采用提问法,让学生谈感受,说启发。于是,这个过程体现了从读到思的过程,从文字表面到深入思想内容的过程,实现了入脑入心的教学效果。

三、细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文本包括小学语文教材和教材之外的阅读材料。

(一)细读教材。小学语文教材收录了有代表性的各类文章,有古诗、散文、记叙文、说明文等多种体裁,这些文章有的体现了语言美,有的反映了爱国主义,有的则介绍了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名山大川,还有的是外国文学作品。而且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适应了从小学低年级到高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心智发展变化,既有内容的广泛性,也符合知识性和思想性的要求,是细读文本教学中的“核心文本”。对于教材的细读要做到两个方面:

1. 引导学生的陌生阅读。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读进去,不仅读出内容,读出思想,还要读出声来,读出形象,品味感悟。如在课文《天安门广场》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先通过多媒体展示天安门广场的图片,让学生读图片,再调查班级中有哪些同学去过天安门,让他们现身说法,自己看到天安门的真实感受。学生从图片中看到的、同学们现身说的和课文内容一样吗?有哪些相同,有哪些不相同?带着这些问题,让同学们进行首次陌生阅读。这种情景教学法和设疑教学法的运用,有利于把学生引入课文中。在细读文章之后,学生对天安门广场有了详细的了解,比如,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宽广、最壮观的城市广场,广场周围的著名景物,在清晨升国旗时广场的情景等等。另外,教师还可以结合课文中的某些段落,引导学生读出“语言美”。

2. 培养学生的智慧阅读,读出作者意图和文本的价值。同样是在课文《天安门广场》中,要通过细读文本,让学生懂得天安门广场凝聚着中国人民的血泪和智慧,她是新中国的象征,从而培养学生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又如,在教学《虎门销烟》时,要引导学生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倡禁毒的精神。

(二)细读补充资料和扩展阅读。在小学语文课程中,无论是对于教师的教,还是对于学生的学,教材内容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教师从课外找到更多的读物,作为教材的补充资料让学生大量阅读。课外读物的文本既包括课外读物上的文章,也包括文中的插图、影像资料视频与音频等。选择作品中的优秀文章或者片段,通过细读文本,感悟其中的语言美、情感美。如在学习了课文《虎门销烟》后,可推荐学生自行阅读《上下五千年》中的相关故事,也可以指定书中的某几篇文章,用家庭作业的形式进行细读。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一首诗《长相思》,这是一首情意绵绵的思乡词,表达了作者远离故土的思乡之情,突出了边塞军旅的艰辛和不易。有一位语文老师在教授《长相思》前,为了让学生在细读文本中揣摩作者的情感,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他认真研读了朱光潜先生的《诗论》,阅读了整本《纳兰词》和一万多字的鉴赏文字,并将精彩部分摘抄下来,推荐给学生。再如,另一位老师在教授《一夜的工作》时,给学生布置作业,回家利用网络搜集资料。搜集资料围绕的问题是:① 为什么周总理出差时,那只小箱子始终不离手?② 在周总理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发生了什么?③ 为什么在周总理与世长辞后,联合国为他降半旗?学生找到这些资料后,要细读,回学校再通过口述回答上述问题。

(作者单位:南京市芳草园小学)

猜你喜欢
天安门广场课文文本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吉林一号视频07星天安门广场影像图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背课文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胜利日大阅兵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