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雪松
摘 要:在素质教育理念与创新教学元素有机融合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科任教师应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寻找合适的授课方式,为学生开拓出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促使其阶段性成长任务得以圆满完成。并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出发,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诱导学生主动投身于知识的海洋,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借此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助推基础教育事业更好更快的发展起来。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多种多样,有赖于教师在实践中努力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小学教育 道德与法治 课堂教学 有效性 策略 分析
道德与法治是小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论知识的系统性研究,能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思想道德观。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突出,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去组织教学活动,时常忽视学生的个人意愿,打击学生的自学信心。新课程改革后,道德与法治科任教师认清了“以生为本”理念,学会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充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课堂教学独具特色,对于小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学习能力的综合发展来说意义重大。
一、改变教师教学方式
教师的教学能力直接影响到学生实际的理解情况,决定着学生未来的人才价值。要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形象思维,引入趣味元素和创新素材,来刺激学生的兴奋点,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当学生把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一起,教师才能进行下一项的教学活动。单一固化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小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因此创新教学方法,探索新的途径就显得十分必要且关键。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有很多,教师不妨结合着学生的实际生活,提出几个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然后传授学生更多的学习方法,锻炼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打破学生思维定势,取得理想教学成果。例如,学习“我的祖国”时,为了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海陆疆域,教师可先指导学生观察地图,随之提出问题“祖国的地图像什么?”学生通过观察,回答说:“像一只大公鸡。”然后再次提出问题“如果你想去徒步旅行,你应该要做什么准备?”学生可以采取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探讨,确定徒步旅行的路线等,模拟“徒步旅行”方式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通过对活动的自主探究,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的辽阔,掌握了正确的方法,提升了实践的能力。
二、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在组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当摆正自己课堂引路人的角色,引导学生转变以往互不交流、互不理睬的学习方式,加强与同伴之间的交流,让学生在头脑风暴当中寻找问题答案,升华学习过程。小组合作是当前普遍受到认可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非常适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采用。比如,“安全上学去”正式教学时,为了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我让学生分为小组,讨论如下问题:(1)过马路的时候没有车,遇到红灯很多人等不及绿灯就过马路了,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2)小明是一个很喜欢打篮球的孩子,放学回家的路上他一边走路一边拍篮球,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3)公交车上,有人用手机播放摇滚乐,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每个组给十分钟时间,要求他们不仅讨论出结论,并且一一陈述理由。讨论过程中,学生不仅提高了团队合作意识,同时加深了对交通安全的认识,效果非常好。
三、采用现代教学技术
小学生的年龄偏小、身心发展不成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并且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干扰,这些都大大制约着教学的发展。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技术进入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一缕春风。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可以说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抽象的、逻辑性较强的教学内容以图片、动画、音频、视频等形式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了一种直观的了解,同时还能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加大教学容量,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拓宽学生视野,因此这种方式备受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的青睐。例如,在“我是小学生啦”和“校园里的号令”教学中,我们可以将上课铃声、下课铃声、课间操铃声、体育课集合的口哨声、紧急事件发生时的警报声等声音分别播放出来,让学生认真倾听,同时配合相应的图片或视频展示,让学生能够了解这些“号令”的意义及作用,明确听到哪种“号令”应当采取怎样的行为,强化学生的规范意识,进一步强化学生的道德和法治意识。
四、不断强化社会实践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因此,教师应该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充满个性化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小学生在活动中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之中,与其他各科教育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起着主导作用。因此,上好道德与法治课至关重要。此外,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注重与语文等学科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要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教学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包括社会生活中对儿童发展有意义的题材,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联系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及时丰富、充实课程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结语
总之,作为素质教育下的重要学科,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开始注重提升教学质量,并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教师要改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理念,推动新型教学模式的运用,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同时,教师也要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努力学习理论知识,掌握道德与法治知识,最终推动学生的全面發展。
参考文献
[1]吴艳.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信息技术的教学策略[J].情感读本,2017(02):31-31.
[2]戴丽.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7(1):150-151.
[3]孙晓砺.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7(6):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