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照池
【摘要】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落实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重视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通过精心设计导学案,引导学生完成高质量的课前预习,以此促进师生间的课堂教学沟通与互动。高质量的课堂生成性资源开发与利用会有效营造出富有活力的课堂,丰富课堂教学的实用性和信息量。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 生成性资源 开发与利用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4-0057-02
教师在初中道德与法制教学中要充分落实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重视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通过精心设计导学案,引导学生完成高质量的课前预习,以此营造出富有活力的课堂,促进师生间的课堂教学沟通与互动。
一、精心设计课前导学有效促进生成性资源开发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构建高效课堂教学,离不开高质量的课前预习。教师需准确把握教材核心要求,精心设计课前预习导学方案,注重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带着方法、带着好奇提前完成教学内容的探究和学习,并带着独到见解,有的放矢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这样可以扩充学生的思维广度和知识的信息量,增进学生的思考深度,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促进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通过这些前期的学习,会促进学生高效参与课堂教学并学有所获。如,增強生命的韧性章节教学,通过精心设计导学,引导学生按要求进行自主预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通过预习产生相关新的问题。如:为什么生活中会遇到挫折?哪些是客观产生的挫折?哪些是主观产生的挫折?面对主观的挫折应当如何面对?需要自身具备哪些能力等。通过学生对这些问题的提出与困惑,教师可有效结合历史上或学生身边的典型事例帮助学生正确面对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挫折,增强他们调控情绪、化解困难、感受生命力量的勇气和智慧,从而很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二、有效展开交流与合作共同开发生成性资源利用
善于进行生成性资源开发与利用也是落实生本教育理念的有效教学模式。在对生成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教师会在与学生的交流与合作中引导学生接受有效的学习技巧与思维方式,使学生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并在内化吸收知识的过程中外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生成性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这种探究式教学可促使学生针对生成性资源主动进行有益的探索,并在探究过程中获得充裕的活动与探索空间,不断拓展和丰富自己的知识视野,进而产生创新性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如,富强与创新章节的教学,针对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经济腾飞和发展成果,要求学生采用分组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一方面梳理我国四十年来在各行业不同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果,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提倡全社会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如何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在这种交流与讨论过程中,学生会思考并提出新的问题,并结合对知识点的学习生成了不同的探究性答案。学生在这一生成、解决问题的学习探究过程中既梳理了学习内容,又对其产生了深度思考,促进了自身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明显提升。
三、结合学习生活体验和思考生成增强社会责任感
道德与法制的学科魅力在于其广泛的实践性和时效性。因此其教学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和体验,通过组织开展形式不同、内容各异的实践探究活动,使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及其亲身体验中不断产生新的思考,促进学生思考和探究能力的提升,并形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如,文明与家园章节的教学,可组织学生观看并学习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祖国的未来,青少年应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从哪些方面做到身体力行?通过启发,使学生产生以身作则、勤奋学习、努力实践、报效国家的社会责任感。
四、全面梳理并创新生成教材知识点提升学生境界
初中九年级学生在应对中考的复习过程中需要全面梳理初中阶段所有知识点,在这个过程中,会生成学生自身特有的学习和思考体系。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材料及知识点的有效整合,以促进学习内容的拓展和新思维的创新与生成。
如,教师可在综合复习中,把初中所有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将其梳理为不同的部分和专题,并将学生分成若干对应的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部分和专题。在复习过程中,要求学生针对各自所负责的部分和专题,整理相关知识点和热点问题,并相互探讨交流,并在解决知识点及相关专题过程中将二者融合而设计汇总出不同的导学方案。这个过程可以促使学生全面梳理各知识点并思考其内在联系,并对其生成新的认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度思考。有效提升了学生对所有内容的总结、汇总、思考和分析能力。
面对新课改及核心素养教学的要求,需要初中道德与法制教学重视提高学生对知识的举一反三的思考能力、运用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需教师着重引导学生善于对教材中的生成性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和利用,以不断优化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深度思考和领悟能力,促进道德与法则学科教学水平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蔡小彬. 浅谈如何突破当前初中德育教学的困境[J]. 赤子(中旬),2013,12:133.
[2]孙平安. 以新载体构建初中德育活动多样性[J]. 华夏教师,2014,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