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立志
关联标记是话语标记的一种。话语标记是日常口语中一些习焉不察的语言现象,近些年来随着语言学界对日常口语研究的重视,传统语言学中被视作边缘现象的话语标记受到愈来愈多的关注。然而学界的话语标记研究对象主要限于成人,对儿童口语中话语标记的发展还缺少系统的考察和研究。儿童的话语标记跟儿童的话语能力密切相关,研究儿童话语标记的发展可以发现儿童会话连贯能力、人际互动能力的发展阶段规律和特点,对全面考察儿童语用能力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
所谓话语标记,就是指话语中不对命题的真值意义发生影响, 基本不具有概念性语义, 而是具有程序性语义的话语联结关系标记。程序义与话语理解中的推理有关,能引导听话人寻找话语的关联性,减少听话人的认知努力,从而达到满意的交际效果。
基于前人的研究分类,我们将现代汉语的话语标记分为两大类:关联标记语(如:“然后、所以、但是……”等)和填充标记语(如:“嗯、好、那个……”等)。
表1 现代汉语话语标记分类表
关联标记即用关联词充当的话语标记,相当于方梅[注]方梅:《自然口语中弱化连词的话语标记功能》,《中国语文》,2000年第5期。文中提到的“语义弱化连词”,在成对使用的关联词中,发生弱化的连词并不是随意的,通常倾向于后项连词。在实际的自然口语会话中,连词自身的逻辑真值意义不再凸显,有时甚至出现语义扩展的现象,主要用于辅助话语单位的衔接和连贯,起到组织言语交际的作用。自然口语会话中的连词,按照逻辑真值语义保持程度的标准,由高到低来排,大致可排成以下顺序:真值逻辑语义连词>语义扩展的连词>话语标记,由连词弱化而成的关联标记是连词弱化程度最高的形式。
判别一个连词是否为关联标记通常有以下方法:
1.韵律标准。关联标记语义弱化程度高,承载信息的负担比较弱,相应地表现在韵律上也倾向于弱化,常常读作轻声、拖音或语音弱化。
2.语义标准。看这些连词是否保留真值语义,弱化程度相当高的关联标记,通常不能和语义上相对应的连词搭配使用。比如看“然后”之前的话语中是否可以添加“(首)先”,如果可以,即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的逻辑关系;如果不能,则为关联标记。
3.结合具体语境判断。关联标记的程序义跟语境关系密切,如“然后”,根据具体上下文,我们可以看看是否为表“先后关系”的逻辑义;如果不是,再根据其连接的前后话语判断其表示的是何种程序义。
1. 本体研究方面。话语标记的研究在近几十年发展起来并越来越受到学界的重视。国外对话语标记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英语,奥斯曼(Östman)[注]Östman,J-A.‘You know’:A Discourse Fouctional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1981.考察了英语中几个话语标记在话语中出现的位置,并提出它们的语篇、人际互动、主观表达等语用功能。列文森(Levinson)[注]Levinson,S.C. Pragmatics.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对话语标记的研究表明话语标记在话语中不构成具体的命题意义,但往往体现一定的非真值条件义和明显的语用功能。希夫林(Schiffrin)《话语标记》一书[注]Schiffrin Deborah,Discourse Marker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对英语的话语标记作了系统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并提出由五个方面组成的话语局部连贯模型。随后比较有影响的研究还有霍克(Hölker)[注]Hölker,K. Franziisisch:Partikelforschung.Lexicon der Romanistischen Linguistic, Vol.5,n.1, 77-88. 1991.提出话语标记的四个基本特征,拉诺塔(Rouchota)[注]Rouchota,V. Discourse Connectives:What do They Link? UCL Working Papers in Linguistics, Vol.8, 199-212,1996.运用关联理论研究了英语插入式话语标记,布林顿(Brinton)[注]Brinton,L. Pragmatic Markers in English:Grammaticalization and Discourse Functions.Berlin:Mouton de Gruyter,1996.对话语标记的特征从音系、词汇、语义、句法、语篇等层面作了归纳。目前主要有希夫林(Schiffrin)[注]Schiffrin Deborah,Discourse Marker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从语义-语用角度、弗雷泽(Fraser)[注]Frazer, B.An Approach to Discourse Markers.Journal of Pragmatics, Vol.14,383-395,1990.从语法-语用角度、布莱克莫(Blakemore)[注]Blakemore,Diane. Understanding Utterances: An Introduction to Pragmatics. Oxford: Blackwell,1992.从认知语用角度对话语标记进行的研究。
随着国际上话语标记研究的兴起,汉语话语标记研究也进入了新阶段。纵观外语界和汉语界的相关研究,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运用语用学、功能语言学等理论,挖掘话语标记的语义内涵和语用特征,如李讷和汤普森(Li & Thompson)[注]Li,C.N.and S.A. Thompson. Mandarin Chinese:A Functional Reference Grammar.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1.、廖秋忠[注]廖秋忠:《现代汉语篇章中的连接成分》,《中国语文》,1986年第6期。、屈承熹[注]屈承熹:《汉语篇章语法》,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等。(2)运用会话分析理论,讨论话语标记在口语中的特征和用法,如毕永峨(Biq Yung-O)[注]Biq, Yung-O. Conversation, Continuation, and Connectives.Text 10: 187-208,1990.、方梅[注]方梅:《自然口语中弱化连词的话语标记功能》,《中国语文》,2000年第5期。、李咸菊[注]李咸菊:《北京口语常用话语标记》,北京语言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刘丽艳[注]刘丽艳:《汉语话语标记研究》,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席建国[注]席建国:《英汉语用标记语意义和功能认知研究》,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姚双云[注]姚双云:《口语中“所以”的语义弱化与功能扩展》,《汉语学报》,2009年第3期。等。(3)运用语法化理论,将话语标记的历时演化和共时变异结合起来研究,如吴福祥[注]吴福祥:《敦煌变文语法研究》,长沙:岳麓书社,1996年版。、高增霞[注]高增霞:《自然口语中的话语标记“回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年第1期;高增霞:《自然口语中的话语标记“完了”》,《语文研究》,2004年第4期。、姚双云[注]姚双云:《连词“结果”的语法化及其语义类型》,《古汉语研究》,2010年第2期。等。
2. 儿童语言研究方面。对儿童话语标记的研究成果很少,国外有一些相关研究如佐菲亚(Zofia)[注]Zofia L.《儿童叙述中的连词》,谢红华摘译,《国外语言学》,1988年第4期。研究了英语儿童叙述中运用连词的情况,发现“儿童比成人更多运用明显的承接连词”。艾米(Amy)等[注]Amy Kyratzis and Susan Ervin-Tripp,The Development of Discourse Markers in Peer Interaction. Joumal of Pragmics 31: 1321-1338,1999.考察了4岁、7岁儿童跟同龄人口语交谈中关联标记的使用情况,表明儿童关联标记的发展趋势是从标记行为到构想到参与框架。英吉(Inji)[注]Inji Choi.How and When do Children Acquire the Use of Discourse Markers. Oxford: CambLing,2007.研究了4到12岁的儿童在叙述故事时如何使用关联标记。雷伊汗(Reyhan)[注]Reyhan Furman, Asli özyürek. Development of Interactional Discourse Markers: Insights from Turkish Children’s and Adults’ Oral Narratives. Journal of Pragmatics 39∶1742-1757,2007.等对土耳其儿童的群案研究表明话语标记的频率和功能随年龄而变化,儿童自然会话中的话语标记早于叙述话语中话语标记习得。
关于汉语儿童话语标记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叶侃玉(Kanyu Yeh)[注]Kanyu Yeh. The Use of Ranhou ‘Then’ in Mandarin-speaking Children’s Narrative,http://homepage.ntu.edu.tw/~gilntu/icpeal2018cldc/files/cldc2011_program.pdf,2013.研究了10名台湾5岁儿童在叙述话语中使用“然后”的情况,发现5岁儿童已经习得关联标记“然后”的核心义和次类意义。许家金[注]许家金:《青少年汉语口语中话语标记的话语功能研究》,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版。对青少年汉语口语中话语标记进行语体对比研究,但并不是从发展的角度探讨。王兰兰[注]王兰兰:《汉语早期儿童自然会话中的弱化连词》,首都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4年。对早期儿童的关联标记语作了初步描述工作。
本文语料的来源是首都师范大学言语习得实验室自建的儿童语料库。该语料库中的语料是在日常生活环境下收集的,主要采用对儿童录音录像方式。语料采集为每周1次、每次1小时的录像或录音。语料由儿童语言习得专业的研究生按照国际儿童语料库CHILDES的CHAT标准格式进行转写并标注。因为关联标记的判别与类别标注需要人工处理,而且需要对上下文语境的仔细读取,处理的工作量非常大。对个案儿童关联标记的穷尽性考察比对群案儿童的抽样语料考察更有利于对儿童关联标记的纵向发展做深入细致的研究,所以本文主要选取语料库中女童JBS1;2-5;0[注]JBS为儿童姓名首字母大写,1;2表示年龄为1岁2个月,下同。的语料,所处的语言环境为普通话。共有视频或音频语料200小时,文字转写约120万字,儿童约40万字,成人80万字。
我们依据表1对该儿童三大类十小类常用连词的使用情况都做了统计,见图1。发现使用频率居前三位的连词分别为“然后”(1490例)、“但是”(248例)和“所以”(107例),分别是广义并列标记、广义转折标记、广义因果标记的三个典型连词。儿童“然后”的数量显著高出“但是”和“所以”。后二类连词产出总数少,作为关联标记和逻辑连词的分布比例差别不太明显。在“然后”关联标记和逻辑连词的比例上,儿童产出的关联标记是逻辑连词“然后”的3倍多。“然后”作为儿童最高频使用的关联标记,提供了非常丰富的语料供我们考察儿童关联标记的发展规律。
图1 儿童“然后”、“但是”、“所以”的使用数量
我们对比统计了儿童与成人“然后”的产出数量,见图2。儿童共产出“然后”1490例,平均3.6例/千字,成人共产出“然后”682例,平均0.9例/千字,儿童的产出总数接近成人的4倍,而且“然后”的频次和话标“然后”的频次在每个年龄段都比成人产出多,4岁前是平缓增长,4岁以后呈现出急剧增长,到4;6到达高峰。
图2 儿童各年龄段与成人“然后”比例统计[注]图中2;6指2;6之前,成人是1;3-2;6的数据,儿童是2;0-2;6的数据。3;0指2;7-3;0的数据,3;6指3;1-3;6的数据,依此类推。
儿童首例“然后”产出于2;0;11,见例①。由语境中可以判别该处的“然后”为关联标记,2;1和2;2没有“然后”产出,2;3产出了3例“然后”,其中1例为逻辑连词,2例为关联标记。作为关联标记的“然后”不仅产出早于逻辑连词“然后”,而且在各年龄段“然后”的关联标记用法都一直高于逻辑连词用法(除了3;6比例持平以外),见图3。
图3 儿童各年龄段“然后”的话标义与逻辑义比例[注]图中“话语标记”简称“话标”。
儿童首例“然后”语料为关联标记[注]语料中“*JBS”表示说话人姓名首字母,语料末“(2;0;11)”表示儿童年龄。:
①*JBS:JBS小燕子.
*ZLZ:哦, JBS小燕子哈, 典典继续打电话, 跟沁沁姐姐说 +...
*JBS:ZLZJWD, 嗯, 别说ZLZ.
*ZLZ:别说ZLZ.
*JBS:妈妈别说, 嗯,JBS,然后说, 都上班了都, 那都说, 上班和蚂蚁, 我都, 咬屁屁, 都说xxx一起吃饭, 嗯, 哥, 唉,没事了, 呀呀, 不知道, 不知道, 没人, 沁沁姐姐, 呵呵呵, xxx, 妈妈, xxx, 老鼠, xxx, 沁沁姐姐, xxx,呵呵呵呵呵.(2;0;11)
其场景是儿童在给成人打电话,意思是“妈妈别说,我来说”,显然不是表先后的逻辑义,而是表并列的关联标记。
儿童产出的首例逻辑连词“然后”:
②*JBS:给他这个.
*LYJ:摊开, 怎么盖呢?
*LYJ:给他.
*JBS:给他这个, 毯子,然后.
*LYJ:嗯.
*JBS:把他这个, 盖上.(2;3)
从“然后”连接的儿童的两个话轮来看,语义为“先给他毯子,然后盖上”,为表先后关系的逻辑连词。
相应地我们再看图4在儿童各年龄段成人“然后”话标义和逻辑义的比例,看看儿童“然后”的产出跟成人的输入有没有什么关系。在儿童1;3时,就开始见到成人的“然后”语料,在儿童2岁产出第一例“然后”前,成人共产出“然后”39例,关联标记用法为8例。而且在3岁以前,成人的逻辑义一直都是高于话标义的,直到3岁以后才出现相反趋势,话标义越来越高于逻辑义,3;0-5;0其间距离越来越大,呈现出跟儿童“然后”二者分布比例相同的趋势。所以,我们看到儿童对关联标记“然后”的习得之早和频率之高并没有表现出跟成人输入的正相关,反而是成人在儿童3岁以后一改自己的比例趋势呈现出跟儿童“然后”的分布比例相呼应的趋势,表现出跟儿童话语鲜明的互动性。
图4 儿童各年龄段成人“然后”的话标义与逻辑义比例
纵观前人对话语标记功能的研究,话语标记主要是用来或阐明说话人的立场态度(元话语功能),或作为话语单位之间的连接成分、指示前后话语之间的序列关系(语篇功能),或阐明话语单位与交际情境之间的关系(人际功能)的语言手段。关联标记主要具有“指示话语之间的序列关系”的语篇功能。
关于话语标记的功能分类,前人有不同的分法。方梅[注]方梅:《自然口语中弱化连词的话语标记功能》,《中国语文》,2000年第5期。将“弱化连词”的功能分为“话语组织功能”和“言语行为功能”,王伟、周卫红[注]王伟,周卫红:《“然后”一词在现代汉语口语中使用范围的扩大及其机制》,《汉语学习》,2005年第8期。从语义扩展的角度对“然后”的话语标记语义分为“添加、时空、原因”等语义关系,叶侃玉(Kanyu Yeh)[注]Kanyu Yeh. The Use of Ranhou ‘Then’ in Mandarin-speaking Children’s Narrative,http://homepage.ntu.edu.tw/~gilntu/icpeal2018cldc/files/cldc2011_program.pdf,2013.也是从语义角度对儿童的“然后”进行分类。基于儿童话语的特点,我们认为套用成人的功能分类标准不太合适。因为儿童语用发展还不成熟,很难用“话题设立、话题延续、话题切换、话题找回”等术语来清晰判定。所以我们根据关联标记“然后”指示的话语之间的语义关系进行功能分类。
《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对“然后”的解释为:“然后”[连] 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前句有时用“先、首先”等,后句有时用“再、又、还”等,可见,“然后”通常表示事件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接连发生。
“然后”表先后顺序的语义特征使得语言表达的一维性跟时间的一维性高度契合,为“然后”的广泛使用奠定基础,促使了“然后”作为关联标记的高频使用。话语之间的逻辑关系大分为偏正和联合,先偏后正的语序决定了先因后果、先条件后结果等叙述顺序,而联合关系可分为连贯和并列,连贯关系的小句间有一定的叙述顺序,即便并无固定次序的并列关系,也可经人们的主观心理投射,按空间关系、级差关系等主观感知顺序来组织话语,从而实现将三维世界在表达上的一维化。
“然后”除了表“先后关系”的逻辑语义外,其扩展的语义功能主要有延续义、并列义、结果义等,我们对这几种语义功能的判别标准如下:
延续义:与“然后”本来的逻辑语义最接近,但“然后”连接的小句之间并无明显的事件动作行为上的先后关系,更是一种篇章上的话语先后关系。是“然后”表示的事件先后关系投射到话语先后或心理顺序上的先后关系所导致的,即“先说这个,后说那个”,所以在形式上不能像“然后”的逻辑义一样在前面小句加“先”。 如:
③*JBS: 我告诉你是什么东西,是这样的,然后就行啦.(3;9)
并列义:“然后”接续前面提到的同类事物,提示听话人仍然有下一个,起到粘连前后并举若干个项目的作用。如:
④*JBS:(在谈论电视《天线宝宝》里的人物)小波小.
*DYI:小波小.
*JBS:然后迪西大.(3;5)
结果义:“然后”连接的小句间是“条件与结果”或“原因与结果”的关系。如:
⑤*DYI:它俩打过架吗?
*JBS:怪兽要打它然后迪迦奥特曼就打怪兽.(4;0)
我们发现,儿童和成人的关联标记“然后”还有一些另外的语义关联功能,如递进、转折、条件、目的等,这些语义关系中的“然后”分别相当于“而且”、“但是”、“如果”、“为了”。另外成人还有一类“重述”,并不表示任何语义关系,只是重复儿童前面话轮中的“然后”句。如:
表递进:
⑥*ZXF:小孩儿在里面玩儿, 大人在外面看着.
*JBS:呃,然后, 大人还能进去看.(4;0)
表转折:
⑦*LGT:还有小鸟.
*JBS:嗯, 老老虎.
*LGT:老虎掉到泥泥里边去啦.
*JBS:老虎要吃它, 它嗯它(注:指小鸟)飞,然后它(注:指老虎)又没有翅膀.
*LGT:哦, 老虎追不上小鸟就跑了, 是不是啊?
*JBS:嗯.(3;3)
表条件:
⑧*JBS:你先别玩儿.
*ZXF:啊.
*JBS:你先把这儿放这儿.
*ZXF:好.
*JBS:然后我开始玩了, 你就能玩儿了.
*ZXF:嗯.(3;6)
表目的:
⑨*JBS:干嘛洗脚?
*ZXI:把脚洗干净,然后好睡觉呀.(3;5)
表重述:
⑩*ZLZ:你不上妈妈那睡了?
*JBS:然后, 上妈妈那睡.
*ZLZ:哦,然后上妈妈那睡.(2;6)
我们对儿童不同年龄阶段“然后”的各类语义功能使用情况进行统计,结果如图5。由图中可以看出,“然后”的各类话标义在各年龄段呈现出相当的一致性,呈现出“延续义>并列义>结果义>其它义”逐级递降的趋势,“其它义”基本都是偏正关系,共37例,包括条件义22例、转折义12例、递进义3例。可见,儿童关联标记“然后”的功能分布趋势跟它的语义虚化程度有关系,表联合关系远远多于表偏正关系,在联合关系中,跟其逻辑语义最接近的“延续义”又明显多于“并列义”。
图5 儿童不同年龄段“然后”的各类话标义数量
为了更好地显示儿童关联标记“然后”的发展特点,我们又对儿童不同年龄阶段成人产出“然后”的关联标记功能进行了统计,如图6。
图6 儿童不同年龄段成人“然后”的各类话标义数量
图中可以看出,成人跟儿童“然后”标记的功能有很大的不同:
1.成人除了“延续义”高居于首之外,各类语义功能并没呈现出跟儿童一致的分布趋势。
2.成人产出的关联标记“然后”其总体数量不及儿童一半,并列义、结果义比儿童更要少得多。
3.成人“其它义”共21例,包括目的关系3例、转折关系2例、重述16例,跟儿童的“其它义”也有很大的不同。成人出现了儿童所没有的“重述”功能(如例⑩),这是一种元语言功能,重述并不是对儿童话语命题意义的回应,成人通过重述儿童的话语表现出对儿童语言表达本身的关注来形成交际互动,是儿向语交际的特点之一。
4.同样是表延续义,成人与儿童也很不一样。成人表延续的“然后”句以独轮句[注]话轮指说话者在单个说话机会中的全部话语,判断标准以说者和听者的角色转换为主。独轮句即单独成为一个话轮的句子。为多,成人用“然后呢”渐次引导儿童的话语叙述,如例。成人表延续的独轮句比例大于10%(55/471),儿童表延续的“然后”独轮句比例只有0.5%(3/553),这也体现出儿向语不同于成人之间交际的特点。
*JBS:小鸭子.
*ZXI:然后呢?
*JBS:小鸭子, 上灯台.
*LXF:嘎嘎叫.
*JBS:嘎嘎叫, 走起路来摇啊摇.(2;1)
关联标记“然后”还有话隙填充的功能。所谓话隙填充,即说话人在言语组织时出现了困难或者需要一定的思考时间,会不自觉地借用一些手段来填充空白语流,以便延续话语。此时的“然后”从虚化程度上来说,它比以上各功能的虚化程度更高,但其产出数量并不一定在各功能义之下,它已经成为一种“口头禅”,[注]口头禅指“在单个言语行为中被多次使用,在话语中出现语义淡化或不表达真值意义,主要起到一定句法功能和篇章功能的虚化词。”脱口而出和高频复现是其特点。参见厉杰:《口头禅:类别、机制和功能》,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论文,2013年。虽然仍是作为话语单位之间的连接成分,但是并没有“指示前后话语之间的序列关系”的语义功能,而是起到一些独特的作用,所以我们将其单列出来考察。
我们可以比较一下话隙填充的“然后”跟其它各功能义的分布,见图7。从2;6到5岁话隙填充“然后”占话标义的比例分别是28.60%、51.80%、8.10%、10.40%、19.30%、14.20%。从绝对数值来看,4;6是话隙功能的高峰,因为这个年龄段也是儿童关联标记“然后”总体的产出高峰。从相对比例来看,3岁前话隙填充功能较多,3岁达到高峰。不过3岁阶段跟4岁阶段的话隙填充“然后”情况不太相同,3岁的主要用于词汇调整和句法修正,源于儿童语言系统发展的需要。而4岁的主要出于叙述篇章计划,更多是认知方面的需要(见例-)。
图7 儿童话标“然后”的话隙填充功能与各功能义的分布
口语产出的在线性(online nature)决定了它不能像书面语那样流畅和正确,而是充满着言语错误和停顿、修正等不流畅语流或间断语流。现实的即席性和要求的连贯性之间的张力,诱发着话隙填充功能“然后”的使用。说话人边想边说,经常会因犹豫思考等出现言语流空白,或者说话人要改变话题和修正话语,而频繁使用话标填补空白。
儿童话隙填充的使用在形式上往往伴随着“然后”的重复、叹词话标“嗯、哎”或指别话标“这/那”的使用(如例)、词句的重复与修正(如例)等,话隙填充“然后”可以看作话语进程中面临困难的语迹,这种话标的过多使用会破坏语言的结构,给人断断续续不连贯的感觉。尤其当话语标记连用的数量超过4-5个左右,话语的连贯性会下降[注]李咸菊:《北京口语常用话语标记》,北京语言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由于儿童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这些话隙填充“然后”的使用从另一方面又有着它积极的意义。儿童的自我言语修正往往与概念生成器和句法生成器的信息加工有关,能揭示内在言语形成机制[注]Levelt, W. Monitoring and Repairing. Cognition,14:41-104,1983.。
*JBS:它看典典摇, 摇那个, 嗯,然,然后我啤酒, 那个, 它说辣.
*JWD:辣吗?
*JBS:它喝了辣.(2;3)
之后儿童产出的话隙填充“然后”经常伴随着词汇调整和句法修正,例“然后”加上“嗯”“哎呀”和相同词语的调整重复共6次,既有词汇“小妹妹”到“小弟弟”的调整,又有从主语“小弟弟”到完整句子“小弟弟打枪枪”言语完善的努力。
*JBS:哎, 对, xxx, 你看, 小妹妹, 小弟弟,然后, 哎, 哎呀, 看, 那小弟弟打枪枪, 然后, 嗯, 哎呀我们换一个吧。
*ZLZ:哦, 那是小弟弟呀 [=! 笑].
*JBS:嗯.(2;5)[注]按国际CHILDES语料库标注格式,“xxx”为听不清楚的话,下同。“[=! 笑]”表示伴随动作。
*JBS:xx, 它, 没电了, 你看典典这没电了,然后没电池了这.
*LYI:没电了, 她说没见了.(2;6)
*JBS:恩.
*WSS:奥特曼也不喜欢典典.
*JBS:奥特曼喜欢,然后,然后, 让我, 我就奥特曼喜欢了.(2;9)
我们发现,对句法比较难的“把”字句的调整比较多,下面几个例子中可以看到3岁左右儿童习得把字句的一些困难和习得的轨迹。如例,“然后”加上“嗯”、“那个”共5次重复,在不流畅的语流中进行“把”字句的句法调整,还是没能成功地产出“把”字句。例也类似:
*LYJ:拿小乌龟的球?
*JBS:然后, 嗯, 那个, 那个, 就是, 嗯, 每天, 吃饭的时候, 把这个球.
*LYJ:这是谁给典典买的呀, 这么大的球?(2;9)
*JBS:然然后呢, 把这一只脚.
*ZLZ:哦, 把这一只脚.(2;10)
*JBS:我们要,然后, 把这个, 拿着, 来, 拿这个.
*LYJ:拿这个.(2;9)
*JBS:好啦, 把它烧死了呢,然后把它烧死, 用火就把它烧死了.
*ZLZ:好了, 哟, 这好玩啊.(3;0)
词语和句法修正主要出现在4岁之前,4岁以后的话隙填充“然后”更多出现在大段的叙述中,并非是出于言语监控引起的自我修正,而主要是执行语篇计划功能。
1. 儿童从2岁以后开始使用关联标记,使用频率居于前三位的分别是典型的并列标记“然后”、典型的转折标记“但是”和典型的因果标记“所以”,“然后”的使用频率显著高于后二者。
2.在儿童最早产出的“然后”中,我们看到关联标记的产出比逻辑真值连词的产出还要早,频率还要高,关联标记是可以早于真值义习得的。在后来各年龄阶段中,关联标记的频率也一直高于逻辑真值连词的频率。
3.跟成人对比可以看出,儿童比成人更频繁地使用关联标记。儿童“然后”的阶段性发展趋势明显,其产出数量在4岁前后有比较明显的区别,4岁前增长平缓,4岁后增长迅猛,4;6达到增长高峰。成人则一直处于较低比例的平缓状态。
4.儿童关联标记“然后”各功能的分布在不同年龄阶段呈现出相当的一致性,体现为“延续义>并列义>结果义>其它义”逐级递降的趋势,这种逐级递降的分布跟“然后”各语义的虚化程度一致,而成人并没有表现出这么整齐的分布趋势。
5.儿童关联标记“然后”的话隙填充功能也非常突出,其伴随着的诸多言语修正现象说明了在儿童语言发展关键期关联标记在口语生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脚手架作用。
6.从儿童与成人关联标记“然后”各功能的使用差异中体现出儿童与成人口语交际中鲜明的话语互动特点。随着儿童关联标记使用的迅速增长,成人也一反前期“逻辑义>话标义”的趋势,在儿童3岁后呈现出跟儿童一致的“话标义>逻辑义”趋势。在表延续的“然后”和重述功能“然后”的使用上,也可以看到成人用以跟儿童进行交际互动的儿向语的特点,这种儿向语的使用对儿童语言发展起到有益的引导作用。
同样是会话语体,“成人-成人”会话与“儿童-成人”会话对关联标记的使用很不相同。从本研究中我们看到“儿童-成人”会话语体中关联标记使用的一系列特点,早期儿童在语言能力和认知水平上都处于飞速发展时期,表现在综合的言语交际能力上也有长足的发展,这些都影响和制约了儿童关联标记“然后”的使用。
1.认知因素制约着儿童关联标记“然后”的产出和发展。
(1)“然后”作为最高频的关联标记由它的认知语义特性决定。现代汉语关联标记分为三大类,我们看到广义并列标记、广义转折标记、广义因果标记的三个典型连词“然后”、“但是”、“所以”产出频率居于前三位。儿童的高频关联标记正好是三大类典型连词不是偶然的,三类原型范畴的优先习得使儿童能以较少的话语标记覆盖较多的下位标记类型,解决了儿童较贫乏的语词与复杂的交际需要之间的矛盾。
在三个典型连词中,“然后”的产出频率显著高于“但是”和“所以”,这也是“然后”本身的认知语义特性决定的。“然后”表先后顺序的语义特征使得语言表达的一维性跟时间的一维性高度契合,三维世界经由客观逻辑关系和主观心理投射可以实现三维世界在表达上的一维化,这为“然后”的广泛使用奠定了基础,促使了“然后”作为关联标记的高频使用。
(2)儿童关联标记“然后”早于逻辑连词“然后”习得不符合语法化的顺序,但符合认知规律。从语法化历程看,表程序义的关联标记“然后”是由逻辑连词演变而来的,但关联标记“然后”的产出却早于逻辑连词“然后”的产出,而且不论在最初还是以后的每个年龄阶段都表现出关联标记“然后”的绝对优势,这说明儿童关联标记“然后”的习得是相对容易的。儿童语言发展的顺序跟语言的历史演变顺序有些时候会表现出一致性,但儿童语言毕竟不是语法化过程的简单重演,它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在语义习得上,儿童往往遵循语义复杂度的规律,语义简单的先于语义复杂的习得。但“然后”不论作为逻辑连词还是关联标记都不具有实在的语义,只是用以连接前后小句表明其间的关系,从逻辑连词“然后”到表程序义的关联标记“然后”只是小句间关系义的泛化与扩展,并没有词义复杂度上的区别,所以关联标记“然后”的习得对儿童来说并没有什么难度。
(3)儿童关联标记“然后”各功能义的分布趋势符合从原型到非原型递减的认知规律。在关联标记“然后”的各功能义之间,存在着原型范畴和非原型范畴的区别:延续义>并列义>结果义>其它,儿童这些功能义的分布与这个由近及远的范畴扩展趋势一致。从虚化程度上来说,话隙功能“然后”的虚化程度虽然最高,但它已经失去了“表程序义”的功能,所以其分布也表现独特,并不是居于其它各功能义之下。话隙功能“然后”的产出更多受制于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和语篇能力的发展,而不是认知能力的发展。
2.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影响着“然后”标记的使用。
(1)儿童关联标记“然后”在4岁前后表现出明显的发展差异跟4岁以后儿童叙述能力的发展相关。如前所述,儿童“然后”标记4岁前增长平缓,4岁后增长迅猛,4;6达到高峰。我们曾对3-9岁儿童做过叙述能力的群案研究[注]邹立志:《汉语儿童叙事话语中零形回指的发展》,《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17年第3期。,发现3岁与4岁以后的儿童有本质的区别,3岁儿童的话语还不能算是真正的叙事,充其量只能算是罗列[注]Schiffrin(1994)指出了口头叙述和罗列信息的不同,认为叙述由按时间组织的结构组成,而罗列由描述性结构组成。,所以后来我们就把3岁儿童的数据删掉了。在体现叙事顺序的连词的使用上,3岁组儿童使用率为2.1%[注]此处为“连词/小句”的比率。,4岁组儿童使用率为20.3%,比3岁组显著提高,而且4岁以后各年龄组也都维持在20%左右。在所有使用的连词中,各年龄组频率最高的都是“然后”,高达90%以上。可见,4岁是儿童叙述能力发展的一个分水岭,这导致了儿童口语会话语体中关联标记“然后”4岁前后增长趋势的显著差别。我们从本文个案儿童的语料中也看到,4岁后的经常有大段连续话语进行故事叙述,这是4岁以前语料中很少见到的。
(2)话隙功能“然后”的使用显示儿童语言困难的不同方面。 虽然在“成人-成人”会话中也会出现表话隙功能的“然后”,但该儿童语料中,成人基本没有话隙功能“然后”的产出。因为跟儿童会话时,成人几乎没有什么言语计划的压力。处于语言发展关键期的儿童则不同,他们需要一定量的填充词来弥补他们语言能力的不足。在瞬时性的会话中,儿童需要在速度和正确率之间达成优化平衡。尤其在碰到各种语言障碍时,儿童会用形式上的衔接词保证话语不被打断,以赢得整理思绪和组织语言的时间。这些语言障碍主要表现在词汇调整、句法组织和语篇计划几个方面。用于词语调整和句法修正的“然后”主要发生在4岁以前,用于语篇计划的“然后”多在4岁以后,这跟4岁前后儿童语言发展的不同阶段是相关的。4岁前是儿童语音、词汇和语法的重要发展阶段,4岁以后是儿童篇章叙述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
3.会话语体的高互动性导致了成人与儿童“然后”的不同分布特点。
跟个体独白不同,对话是交际双方在即时交谈中建构的话语,一方的话语片段受到另一方话语片段的制约,双方共同围绕话题建构相互连贯的话语,要求谈话者具有高度的会话合作和时间协调能力。交际时的会话情境在不断变化,交际双方的角色也总是处于从听话者到说话者的动态变化过程中,会话内容是即兴发挥的,这些都给会话语篇的相互连贯性带来某些障碍,会话连贯性的要求需要借助关联标记这样的手段来克服。会话中频繁使用的关联标记是适应口语交际的互动性的产物,它们在识别信息时可以发挥重要作用,较多的关联标记词有利于引导听者更好地理解话语的含义。
(1)成人渐渐变得与儿童“关联标记>逻辑连词”的分布趋同体现了交际的高互动性。 由图3和图4看出,成人在跟儿童的交际互动中形成跟儿童语言发展趋势相适应的“儿向语”。儿童的“然后”一直都是“关联标记>逻辑连词”的分布趋势,而成人在儿童3岁以前一直都是“关联标记>逻辑连词”的分布,但是到儿童3岁以后却出现了跟儿童的分布趋同的态势,话标义越来越高于逻辑义,从3岁到5岁期间二者距离越来越大。我们在此看到,儿童关联标记“然后”的习得之早和频率之高并不是来自成人语言输入分布的影响,相反似乎是儿童的语言输入反过来影响了成人的言语分布。
(2)成人关联标记“然后”各功能分布上与儿童的不同特点显示出高互动性。成人“然后”标记的各功能义并没有呈现出跟儿童一样的“延续义>并列义>结果义>其它义”的逐级递降趋势,因为成人标记语的使用不是像儿童一样是源自其认知的发展,而是源自与儿童交际的互动需求。成人表延续义“然后”的使用跟儿童很不同,“然后”所在句子以独轮句为多,成人用“然后呢”这样的儿向语交际渐次引导出儿童的话语叙述。在“其它义”的分布上,成人出现了儿童所没有的“重述”功能,这种重述并不是对儿童话语命题意义的回应,而是通过其元语言功能表现出对儿童语言表达本身的关注。成人这种调适自己的言语行为跟儿童相适应的“儿向语”的努力对儿童语言发展起到有益的引导作用。在关联标记“然后”的使用上,儿童与成人不是类型高度相关的关系,而是相互连贯的高互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