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nRH-a联合宫腔镜手术治疗2型子宫肌瘤临床观察

2018-12-26 07:15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8年5期
关键词:宫腔镜肌瘤出血量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妇产科,河南 郑州 450052)

子宫肌瘤是临床最为常见的一种女性生殖器良性肿瘤,好发于30~50岁的女性人群,在育龄妇女中其发病率为25%~30%[1],其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据报道40~50岁年龄段女性子宫肌瘤患病率为50%~60%[2]。多数子宫肌瘤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部分患者可有月经过多、异常子宫出血、痛经、盆腔痛、性交痛、不孕等临床表现。临床上治疗子宫肌瘤大多采用药物或手术治疗,其中药物治疗具有时间长、易复发等缺陷,手术治疗的疗效确切,尤其对于合并不孕症急于生育患者。宫腔镜术是一种微创术式,其具有创伤轻、疗效好、不易复发、恢复快、无伤口美观等特点,尤其在黏膜下子宫肌瘤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3]。但子宫肌瘤过大者术中出血量多、手术时间长,且并发症发生率增加,本研究旨在观察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GnRH-a)预处理子宫肌瘤后行宫腔镜手术治疗2型子宫肌瘤与单独行宫腔镜手术治疗的区别。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08例2型子宫肌瘤患者,观察组59例患者年龄30~48(35.86±5.63)岁,对照组49例患者年龄28~49 (36.00±5.96)岁。2组间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观察组在应用GnRH-a预处理前子宫体积(238.43±53.43)cm3、子宫肌瘤体积(4.76±0.97)cm3,对照组治疗前子宫肌瘤体积(244.31±52.53)cm3、子宫肌瘤体积(5.10±0.90)cm3,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纳入标准:按照2011年国际妇产科联盟发布的子宫肌瘤分类标准[4]。根据子宫肌瘤与子宫肌层的关系分为0~7型,其中0~2型为黏膜下肌瘤。其中0型为完全黏膜下肌瘤;1型为突入宫腔大于50%的黏膜下肌瘤;2型为突入宫腔小于50%的黏膜下肌瘤;目前黏膜下肌瘤首选手术治疗方案为宫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5]。本研究中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均为2型子宫肌瘤,有子宫肌瘤临床症状; 入组前未接受过任何药物治疗;子宫内膜病理检查无异常。排除标准: 子宫肌瘤有明显恶变倾向者;盆腔感染者;凝血功能障碍者;妊娠及哺乳期女性患者;伴有严重心功能不全或慢性病史者;重度贫血未纠正者。

1.2方法所有患者均在B超引导下行宫腔镜下子宫肌瘤挖除术。术前进行常规的血常规、尿常规、血凝分析、肝功能、肾功能及心电图等检查,并进行腹部超声检查,以明确子宫肌瘤大小、位置、血流情况。手术方法:患者取膀胱截石位,手术前软化扩张宫颈。术前0.5~2 h静滴抗生素预防感染。手术由经验丰富的妇科医生完成,使用等离子双极电切镜,选择双极模式,以生理盐水为灌流液,膨宫压设置在80~100 mmHg,自4号扩宫棒渐扩至11.5号。行超声下子宫肌瘤定位,测量子宫肌瘤距浆膜层最薄处厚度,用针状电极切开内膜及内膜下肌瘤包膜,环状电极切除瘤体。术中静滴缩宫素促进子宫肌瘤突入宫腔,电极切至基底时注意保留子宫肌瘤假包膜,不损伤下方肌层[6]。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

1.3观察指标1)记录观察组用药前后子宫肌瘤体积。通过超声计算子宫肌瘤体积: V = 4π×(子宫肌瘤纵径D1×横径D2×前后径 D3)/3。对于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取最大肌瘤进行测量;2)记录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并发症情况;3)对2组患者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无一例患者失访),记录2组复发率。

2 结果

2.1观察组用药前后子宫及子宫肌瘤体积的比较用药前子宫体积(238.43±53.43)cm3,用药后子宫体积(170.59±44.33)c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子宫肌瘤体积(4.76±0.97)cm3,用药后子宫肌瘤体积(3.28±0.68)c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用药前后子宫、子宫肌瘤体积比较 cm3

2.2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8.83±7.74)min,少于对照组的(24.62±10.8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23.56±13.67)mL,少于对照组的(38.24±24.94)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

2.32组术后复发情况比较随访期间,对照组中4例复发,复发率为8.16%;观察组中6例复发,复发率为10.17%,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8,P>0.05)。

2.42组患者并发症比较观察组无一例出现并发症,对照组出现2例大出血,出血量约160 mL,术后出现1例宫腔粘连,1例术后发热、盆腔感染,经抗炎治疗后好转。

3 讨论

子宫肌瘤是临床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女性生殖系统良性肿瘤疾病,其发生可能与雌孕激素水平升高等有关[7]。子宫肌瘤患者多无临床症状。临床上根据子宫肌瘤位置的不同,分为肌壁间肌瘤、浆膜下肌瘤、黏膜下肌瘤3类,根据子宫肌瘤与子宫肌层的关系分为0~7型,其中0~2型为黏膜下肌瘤,发生恶变的子宫肌瘤不足1%。临床上治疗子宫肌瘤的目的在于减轻临床症状,治疗方式常会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症状严重程度、肌瘤类型、肌瘤大小、有无生育需求等,以求实施个体化治疗[8]。药物是治疗子宫肌瘤的常用手段,如应用GnRH-a能通过抑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来阻断性腺轴功能,从而减少卵巢激素分泌,缩小子宫肌瘤体积[9]。

开腹、腹腔镜及宫腔镜切除子宫肌瘤是常见的3种手术治疗方式。相对于腹腔镜及开腹手术而言,宫腔镜手术无伤口,子宫无瘢痕,无盆腔粘连风险[10]。对于0~2型子宫肌瘤,宫腔镜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案。但2型子宫肌瘤手术难度大、术中出血多、手术时间长,容易出现并发症,对操作者要求高,需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

术前给以GnRH-a能明显缩小子宫体积及瘤体体积,减少操作时间、减少出血及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本研究中观察组术前给以3个月GnRH-a预处理后,子宫及子宫肌瘤体积明显小于用药前;观察组手术时间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此研究说明GnRH-a预处理后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减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少。减少了对患者的损伤,降低了手术风险。而复发率方面,并未因药物应用而出现明显差异。

总之,GnRH-a预处理后行宫腔镜手术治疗2型子宫肌瘤,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术前缩小子宫肌瘤体积,降低手术难度,且术中出血少、创伤轻,术后子宫恢复快、并发症少,不影响患者子宫功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子宫肌瘤治疗方案。

猜你喜欢
宫腔镜肌瘤出血量
称重法和升级容积法并用对产后出血量的估算调查
宫腔镜下诊刮电切术和冷刀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对比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观察宫腔镜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中的应用
宫腔镜下清宫术与常规清宫术治疗人工流产不全的临床效果
比较3号和4号Supreme喉罩在50~60kg女性患者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