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自主化管理中的小组合作模式

2018-12-24 02:33欧阳转弟
关键词:小组合作

欧阳转弟

【摘要】  班级管理历来是一个“老、大、难”的工作,部分班主任为此对班主任这一岗位避而远之。为解放班主任的工作压力,特设置本课题,旨在探索小组合作模式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实现班级学生的自主化管理,从而最大限度地减轻班主任的工作负担。本课题将从小组的构建、管理及其意义几方面探索小组合作模式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  小组合作 小组构建 小组管理 合作的意义

【中图分类号】  G6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09-203-01

一、班级管理小组合作模式的构建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20世纪 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我国也出现了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验,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模式是指班主任在全面了解全班学生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同质小组,小组成员一起从事学习、班级活动、班级管理,共同完成相应任务,实现班级发展目标的一种班级管理策略。

构建科学合理的合作小组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全班51人,划分为8个小组,组合方法:依据学生成绩将全班学生男女生分别按上、中、下等次排列,每一组中择取男女生上、下、层次各2人,中层次2人,6人组成一个合作小组,小组间成员的成绩基本相等,具体安排时再兼顾其他,诸如,将调皮、自制力差的同学与稳重、自制力强的同学排在一组,将干部与普通同学排在一起;将性格内向、讷言、胆小的与外向活泼的同学分在一起,这样构成强弱搭配,性格互补,基本情况相近的同质小组。一方面使不同层次的同学相互影响,互相帮助,团结协作,共同进步,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小组间平等地展开竞争。保证了组间评比的可行性和公平性;

及时评价激励原则。班主任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点,设计相应的评价激励方案,激发学生在合作中的工作动力,让学生形成与小组成员“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心理暗示,最终激励小组整体发展;

班主任主导原则。首先,班主任必须宏观调控班班级,放权、放手给小组长管理,但不等于放任不管。班主任应定期找各类学生了解情况谈谈心,及时发现问题并协助组长解决问题,关心组长及组员的困难,倾听他们的想法和合理的建议,指导组长正确开展工作。对能力欠佳的组长,手把手指导。其次,班主任作应定期培训组长。定期或不定期召开组长会议,交流小组管理的先进经验,吸取教训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管理水平。班主任应出谋划策并提出指导性意见。再次,班主任为引导者,必须别具智慧。设计能激发学生参与学习与活动的内在动机让学生对学习与活动本身感兴趣,引导学生从中体验成功的愉悦,享受成长的快乐。

二、小组合作管理——精细化管理

首先,班主任根据各个小组的特点,把班务均衡地分配到各个小组中,然后由小组长分配给组员。举行班级活动及学习时同样按照这一原理执行。这样一来,就可以达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精细化管理模式。每个小组按学习、纪律、卫生、生活、活动等支配任务,每个小组负责一个板块,由小组长负责监督本组工作,进行相应的奖惩,定期评出“周优秀小组”、“月优秀小组”、“学期优秀小组”,由班级给予奖励。

三、班级管理小组合作模式的构建意义

首先,小组合作可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在独生子女“独大”的家庭教育模式下,许多学生缺少与他人沟通合作的能力,缺乏集体意识。而合作小组基本由成绩、纪律、性格互补的个人组成,研究小组分工的确定、研究小组评价制度的制订、以及研究小组目标的确定,都由小组成员共同讨论与决定。因此,学生在合作小组中,通过与同伴共同努力来完成小组任务、确定目标,并为小组的发展出谋划策,互相督促彼此的学习与记录,这一合作过程,既是学习管理与被管理的体验过程,更是学生之间能力、情感、心理不断调整互补、互动统整的过程。

其次,小组合作可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整个合作学习过程中,成员们都有自己的任务,无论在学习上,还是纪律上,他们都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甚至潜能,力求让自己奔着小组目标进发,这样,学生因个人任务的完成需要,会不自主地逼自己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使得自己在小组合作中始终拥有高度的自主性。

再次,增强了竞争意识,培养了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合作小组的建立促进了异质组员间和同质小组间的竞争,竞争内容的多样化,使学生一直处于良性竞争的环境,努力改变自我,尽量超越自我,展示自我,努力为小组争光。

最后,“周优秀小组”和“月优秀小组”给小组成员塑造了成功心态,提高了同学的自信心。同質的竞赛、动态的管理、及时的反馈,使学生时时处于一种被激励的状态之中,并能经常地受到表彰、鼓励。这就让学生经常地处于成功的体验中,逐步消除了部分后进生的失败心态、挫折心态,使大多数学生对自己树立了自信心。

四、给各小组设计的班级活动

为最大限度地挖掘个人潜能,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组员之间的沟通交流。我预设了以下班级活动:如每周每个小组写小组周记,促进组内、组间的思想沟通,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共办一份杂志、共建一个论坛。此外,也可以开设一些有意义的课外活动,如“我为校园献一片绿”的植树活动,以环保为目的的“回收有价值垃圾”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垃圾回收的知识。

五、综述

总之,在班级管理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形成了师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模式,使组内“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在这个过程中,小组中每个人都有机会发挥所长,也乐于接受他人的意见,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愉快的事情,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
“从目标入手”,设计高效课堂任务单
浅谈小组合作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小议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作文评改“五步曲”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