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衍丽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山东济宁 272000)
糖尿病会导致患者的周围神经出现病变,其中最严重的一种神经病变就是下肢神经病变,这种病变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1]。选取该院内分泌科于2016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124例糖尿病下肢神经病变患者作为本次临床试验研究对象,旨在探究分析对糖尿病下肢神经病变患者通过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腺苷钴胺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现详情如下文所示。
通过随机盲选的方式将全部患者进行分组(参照组、试验组),选取该院内分泌科收治的124例糖尿病下肢神经病变患者作为该次临床试验研究对象,两组患者均为62例。试验组中的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区间为37~73岁,平均年龄为 (51.2±7.3)岁;组中的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26例,年龄区间为 36~74岁,平均年龄为(52.2±6.8)岁。 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两组患者在入院之后,均接受常规控制饮食,都服用胰岛素或者是口服降糖药物进行治疗。参照组患者每天注射一次腺苷钴胺(国药准字H20003872),根据患者情况控制药量0.5~1.5 mg;试验组患者在这基础上,将200 mg的马来酸桂哌齐特(国药准字H2015 3128)融入浓度为10%的生理盐水或者是葡萄糖之中,每天对患者静脉滴注一次[2]。
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临床症状 (麻木、疼痛以及下肢发凉)缓解状况,两组患者完成治疗之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以及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明显缓解,其跟腱反射和膝跳反射恢复正常;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有一定的缓解,其跟腱反射和膝跳反射有明显改善;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其跟腱反射和膝跳反射无明显改善。
该次临床试验中所产生的各种数据资料通过SPSS 2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如表1所示。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n(%)]
试验组患者的临床症状(麻木、疼痛以及下肢发凉)缓解状况要明显好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如表2所示。
目前,医学界对于糖尿病下肢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尚未有一个权威的定论,现如今被广泛认同的一种说法就是由于糖尿病会造成患者出现血管以及代谢异常,这种问题是造成患者出现外周神经病变的“罪魁祸首”[3]。并且,因为糖尿病患者基本上是长时间处在高血糖的状态,这就会导致患者出现代谢紊乱、循环障碍等问题,从而导致患者出现血管内皮细胞增生以及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的问题,患者还会出现糖蛋白沉积,这些问题会造成患者的管腔狭窄,还会造成其周围神经出现缺氧、缺血的问题[4]。而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是采用腺苷钴胺进行治疗,但是单一的给药治疗效果并不是很理想,而采用配合马来酸桂哌齐特进行治疗的效果更为显著,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提升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让患者更好的恢复健康[5]。
表2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状况[n(%)]
该次临床试验表明,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临床症状(麻木、疼痛以及下肢发凉)缓解状况要明显好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糖尿病下肢神经病变患者通过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腺苷钴胺进行治疗有着十分显著效果,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的缓解,提升患者的预后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