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体育局 体操运动管理中心,河南 郑州 450012)
随着男子体操的不断发展,各单项竞争越来越激烈。中国男子体操要想具备强大的竞争力,必须提高各项目实力,使中国男子体操的整体实力更加强大[1]。本文通过分析2017年第47届加拿大世界体操锦标赛及2018年广东肇庆全国体操锦标赛双杠单项决赛前8名运动员的比赛录像,结合2017—2020年体操新规则,对中外男子竞技体操双杠项目竞争实力进行分析,为中国男子体操双杠项目备战2020年奥运会提供参考。
2017—2020年新规则中,双杠项目的动作组别数量从5个变成4个,原有的第Ⅲ、Ⅳ动作组别合并,即所有短半径动作都归为同一动作组别。对身高较高的运动员而言,可以选择做后上类型的动作,避免完成大回环或莫依大摆时出现触地情况。
2017—2020年的新规定主要有:(1)所有摆动成一杠倒立动作(纵向)只有与(一杠)希里类型动作连接才能升值(该一杠希里动作也能升一级),否则与摆动成双杠倒立动作是同一难度价值,而该一杠倒立是允许停顿的[2];所有与希里类型动作连接的摆动成一杠倒立动作,只有在完成希里动作时没有出现大错,才能得到升值。(2)成套动作允许最多2次大回环成倒立动作,成套动作允许最多2次后上成倒立动作,在一套动作中不得同时做加隆1和加隆2动作。(3)所有的莫依及向后大回环动作,在身体摆动至杠水平位置前,双腿是不能弯曲的。(4)在资格赛或团体决赛中,任何参赛协会拥有比赛区(FOP)权限的注册人员都可以对双杠器械进行准备(在一次性准备活动或正式比赛期间);在个人全能决赛及单项决赛中,最多3人(参赛运动员、教练员及另外一名拥有比赛区权限的注册人员)可在赛台上进行双杠器械准备。
具体表现如下:首先,2013年规则规定摆动成一杠倒立动作,一般比同一摆动成两杠倒立动作高一级,但该一杠倒立必须有停顿才能获得承认(停顿少于1 s,E裁判组扣0.3分)。新规则规定该一杠动作必须连接一杠希里才能一同升值,否则难度价值不会升值,还可能导致后面的同一摆动成两杠倒立重复出现。同时,新规则对一杠倒立的认可放宽了,取消了一杠倒立必须停顿1 s及不停顿便不承认难度的规定,改成后面的一杠希里不出现大错才会升值的规定。其次,对摆动成一杠倒立难度认可的规定,其实是对后上成倒立类型作出了限制。虽然新规则对大回环成倒立作出限制,但大回环接空翻动作的限制并没有改变,故大回环类型动作的发展及创新仍有不小的空间。再次,与2013年规则对连接屈伸悬垂大摆动作要求以直腿完成类似,新规则只是加强了对该系列动作完成的要求。最后,新规则明确,只有拥有比赛区权限的注册人员才能上台进行双杠器械准备,较过去的热身规定更为清晰。
2017—2020年新规则对空翻再握前缺乏伸展情况,新增加0.3分的扣分。新规则不仅要求男子体操运动员具备完成高难度动作的能力,而且还要求其完成前或完成时的动作质量都非常高[2]。这对国外男子双杠运动员该类动作进行了限制,运动员虽然有能力完成高难度动作,获得较高的难度分值,但也加大了由于再握前缺乏伸展而被E组裁判扣分(0.1~0.3分)的风险,容易得不偿失。这提示我国男子双杠运动员在发展高难度动作时,强化高质量完成难度动作的动力定型,减少不必要的扣分,从而提高成套动作的最后得分,争取优异成绩。
2017—2020年新规则在双杠项目中,鼓励多元化支撑转体类动作及挂臂转体类动作,对季亚米多夫转体450°成倒立、挂臂前摆上转体180°成倒立、后上接团身后空翻成俯挂,都进行了0.1分的升组。而对空翻挂臂类动作,鼓励创新,对后上接团身后空翻成俯挂进行了0.1分的升组。
对Ⅰ类动作组别难度动作中的前摆转体450°经一杠倒立接希里挂,Ⅲ类动作组别难度动作中的向后大回环成一杠倒立与团身莫依成支撑(也可以手不脱杠),进行0.1分的降组。其原因是:前摆转体450°经一杠倒立接希里挂动作中的希里成背挂相对简单,失误率较低,且与希里成背撑的完成难度相差较大;向后大回环成一杠倒立与团身莫依成支撑(也可以手不脱杠),在上一周期出现较多,缺乏观赏性,其与屈体莫依分腿后切成倒立等动作相比,完成难度较低。
Ⅰ类动作组别难度动作新增支撑后摆直体前空翻成俯挂,丰富该类型动作的完成姿势。Ⅱ类动作组别难度动作新增2个动作,挂臂前摆上分腿后切成悬垂及后摆上分腿前空翻5/4 成俯挂,鼓励挂臂成悬垂及挂臂向前的空翻挂臂动作。Ⅲ类动作组别难度动作新增5个动作,其中悬垂1个,短半径回环4个,鼓励悬垂摆动转体成一杠并接希里动作。由于上一周期短半径回环动作以后上倒立及加转体为主,相对单一,故新周期鼓励多形式的短半径动作。Ⅳ类动作组别难度动作新增支撑后摆团身前空翻2周转体360°下,刷新了后摆向前空翻加转体的极限,突显出未来双杠下法向横轴加周纵轴发展的趋势。从以上新增动作可以看出,双杠成套的编排将更为丰富多样,从力量惊险向灵巧优雅的风格发展。
从2017年第47届加拿大世界体操锦标赛及2018年全国锦标赛双杠单项决赛可以看出,世锦赛前8名的成绩均值高于全锦赛,而方差及标准差均低于全锦赛,表明目前国外男运动员的成绩整体优于我国运动员,离散程度更小。鉴于当前的国际环境下,我国男运动员在双杠项目上的优势日渐消退,虽有夺金点,但优势不明显,整体实力还需进一步提升(表1)。
统计发现,世锦赛前8名D分平均值、方差与全锦赛仅差0.1分,但世锦赛前8名D分标准差低于全锦赛成绩,表明国外男子运动员的D分与我国运动员持平,但离散程度更小。可见,D分不再是我国双杠项目竞争的优势。
表1 2017年世锦赛、2018年全锦赛双杠决赛前8名运动员最后得分情况 分
统计可知,世锦赛前8名的E分平均值、方差、标准差与全锦赛相差很小。表明国外运动员的成套完成情况与动作质量已不亚于我国运动员。
比较发现,2次比赛的前8名运动员双杠成套各动作组别难度动作使用比例相近,分别为80%和81%,以Ⅲ类动作组别难度动作(在一杠或或两杠上悬垂大摆动作及短半径回环动作)为主,我国选手高于国外选手,Ⅰ类动作组别(在两杠上支撑或经支撑完成的摆动动作)为辅,国外选手高于国内选手。由于规则的修改,国外运动员更多地选择杠上支撑动作,避开不擅长的悬垂摆动作,使成套编排更能突显自身优势[3]。Ⅱ类动作组别难度动作(从挂臂支撑开始的动作)受新规则影响,整体使用情况低于Ⅰ类与Ⅲ类动作[4]。我国双杠运动员成套动作中选择第Ⅲ类型难度动作的比例明显高于国外运动员。这类动作是悬垂大摆动作,幅度大,若完成好能提高成套的观赏性和流畅性;同时也容易失误,对运动员的能力要求较高。双杠成套动作的类型从传统的以支撑为主的动作向以悬垂为主的动作方向发展,充分认识和掌握这一规律,对我国双杠技术的发展十分重要。
从表2可以看出,2次比赛前8名运动员双杠上法动作使用种类都是4类,国内外运动员均以弧形成背挂及挂臂前摆上为主,2次比赛各有4名运动员以弧形成背挂为开场动作,主要是为了连接挂臂后摆上屈体前空翻成支撑。 通过分析得出,弧形成背挂及挂臂前摆上均不计算在成套难度中,表明上法动作只是一个过渡动作,国内外运动员的风格相近。
表2 2017年世锦赛、2018年全锦赛双杠决赛上法动作使用情况
从2次比赛的前8名运动员双杠成套中Ⅰ类动作组别的使用情况可以看出(表3):国外运动员该类动作的选择更丰富,种类更多,而国内运动员某些动作(如希里)的使用率接近一半,表现出种类较少,缺乏多样性的特点。
表3 2017年世锦赛、2018年全锦赛双杠决赛Ⅰ类动作组别难度动作使用情况
从2次比赛的前8名运动员双杠成套中Ⅱ类动作组别的使用情况来看,国内外运动员的选择较为接近(表4)。由于新规则对空翻类挂臂动作的扣分更为严格,运动员不愿冒扣分的风险而选用空翻类挂臂动作,导致其使用率大幅度减少;选择挂臂转体类动作有上升趋势,动作种类日渐丰富。
表4 2017年世锦赛、2018年全锦赛双杠决赛Ⅱ类动作组别难度动作使用情况
从2次比赛的前8名运动员双杠成套中Ⅲ类动作组别的使用情况来看,国内运动员在该类动作的使用上有较大优势,选择更丰富,种类更多;国外运动员则以后回环或后上成倒立类及屈体莫依分腿后切类为主,虽然使用数量接近,但表现出种类较少、缺乏多样性的特点(表5)。
表5 2017年世锦赛、2018年全锦赛双杠决赛Ⅲ类动作组别难度动作使用情况
从2次比赛的前8名运动员双杠成套中Ⅳ类动作组别的使用情况来看,国内外运动员的选择大体相近,但使用比例有明显差异。国外运动员以支撑后摆团身前空翻2周转体 180°为主,占75%;而国内运动员以支撑后摆团身前空翻2周转体 180°及支撑前摆屈体后空翻2周下为主,有一半运动员仍使用支撑前摆屈体后空翻2周下(表6)。
表6 2017年世锦赛、2018年全锦赛双杠决赛Ⅳ类动作组别难度动作使用情况
2017—2020年东京奥运周期双杠新规则的变化以动作组别的改变、动作编排的新规定、E裁判组扣分表的修改及难度表的改变为主,整体而言,对我国男子体操双杠项目没有明显的利好。
鉴于目前的国际竞争环境,我国男运动员在双杠项目的优势日渐消退,虽有夺金点(邹敬园),但优势不明显,整体实力还需努力提升。
上法动作只是一个过渡动作,国内外双杠运动员风格相近。Ⅰ类动作组别的使用方面,国外运动员的选择更丰富,种类更多。Ⅱ类动作组别的使用方面,国内外运动员相近。由于规则对空翻类挂臂动作的扣分更为严格,运动员不愿意冒扣分的风险去而选用仅高0.1~0.2分的空翻类挂臂动作,导致其使用率大幅度减少,选择挂臂转体类动作有上升趋势,动作种类也日渐丰富。Ⅲ类动作组别的使用方面,国内运动员有较大优势,选择更丰富,种类更多;国外运动员以后回环或后上成倒立类及屈体莫依分腿后切类为主,虽然使用数量接近,但种类较少,缺乏多样性。Ⅳ类动作组别的使用方面,国内外运动员的选择大体相近,但使用比例有明显差异。
新周期我国男子体操队应投入更多的精力对2020年东京奥运周期的评分规则及男子双杠项目的技术发展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面对D、E分优势不明显的现实,努力钻研创新动作,重新稳固该项目优势,促进团体成绩的提高。保持Ⅲ类动作组别的优势,尽可能丰富Ⅰ类动作组别,减少Ⅱ类动作组别空翻类挂臂动作,增加挂臂转体类动作,努力使Ⅳ类动作组别更加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