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登明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初中数学课程的教学中越来越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及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当学生遇到问题时,老师需要做的不是及时帮助其解决问题,而是应该让其对问题进行自主性的思考与分析,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问题,这样学生自身的数学学习效率才能得到完美的提升。而想要实现此教学目标,可以合理借助问题导学法来进行初中数学教学,相信只要运用的足够合理,必然会取得令人惊喜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数学 问题导学法 应用
初中数学相比于小学数学而言,其抽象性色彩更加凸显,且空间性要求也逐渐提高,这对于學生自身的逻辑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及创新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目前的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较多学生都认定了此门课程的知识点非常难懂,产生了不愿意学的心理,之所以存在此种情况,还是和老师教学中没有采取合理的教学方式有直接的关系,当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及学习规律不能得到充分尊重时,自然学习意识及兴趣会十分薄弱。因此,本文对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究十分重要。
一、必要性分析
1.能从传统教学弊端中解脱出来
以往初中数学教学中,采取的教学模式总是坚持以老师为中心的原则,对学生进行讲课时,老师并没有对学生的学习心理、规律等进行研究,总是进行单一性的灌输,最终教学目标没有定位于学生能力及兴趣的提升中,而是将考试成绩作为最终目标。再加上数学课程本身具有的抽象与逻辑性特点,使得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自然无法进行自主性的学习与发展。而将问题导学法运用到初中数学教学中,则能将教学中心定位于学生身上,通过递进式的问题引导将学生带入到课堂的学习中,非常有益于学生的思考、发散思维,这对于学生的创新学习及发展十分有帮助。
2.问题导学法的教学手段与创新要求相符合
疑问是学生思考与解决问题的重要前提,学生有了疑问之后,才会有探究解决问题的欲望。如果当苹果掉到牛顿的头上时他没有产生疑惑,就不会有接下来的思考,更不会总结出万有引力定律。鉴于此能将问题对思维的积极引导作用体现了出来。所以实际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善于在课堂中设置合理的问题,让学生有继续探索与发现原因的欲望,这样学生才能深入的进行学习,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共同提升。最关键的一点是问题导学法和现代社会发展的创新要求完全符合,只要进行合理的应用及引导,必然能给社会培养更多具有创新、与时俱进的人才。
二、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设计针对性较强的问题
提问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教学手段,自古以来都受到了老师们的普遍重视,但设计数学问题并不是随意进行的,需要针对实际的教学内容,设计层次性的问题,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实情对问题进行思考,同时设计的问题还需要兼具针对性特征,这样学生才能明确哪些是重难点知识,使课堂学习更具实效性。比如在学习《几何图形》相关内容时,设计的问题可以先从基础层开始,如提问学生几何图形的概念是什么?然后再设计启发性较强的问题,引导学生进入到思考状态中,生活中都有哪些几何图形,思考之后进行列举。在层次性基础上设计的针对性问题,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潜移默化的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促使成绩获得有效提升。
2.科学进行课堂提问
问题导学法运用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需要老师对问题进行合理的设计,要能在问题的引导下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对知识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所以这就需要老师借助多种教学方式来进行。还以《几何图形》为例子,可以借助直观性较强的多媒体教学方法,先给学生播放具体性的图像,让学生对图像进行观察与深入的分析,产生疑问的同时提出数学问题,这样学生自主产生的数学问题,自然探究欲望会较强,长期以往学生会逐渐具有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还可以借助游戏教学法来进行提问,即将问题融入到游戏环节中,使学生在游戏中对问题进行灵活的思考,将问题导学法的课堂教学优势及对学生思维素养能力的培养优势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
3.对知识进行巩固学习
学生在问题导学法的引导下,当学习完课堂内容之后,老师还需要注重对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考查,也就是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巩固性的学习,课后题的运用具有非常有效的考核作用。首先,需要选择典型性、代表性较强的数学题,让学生独立去思考与解答,实现巩固学习知识目的。此外,通过考核之后老师能发现学生们共同薄弱的地方,可以再进行针对性的问题引导,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总结
问题导学法与初中生的学习心理及学习规律相符合,老师需要针对教学的实情,合理的设置数学问题,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对知识产生探究欲望。并在探究中进行质疑解、发散思维与解疑,能真正意义上实现教学的高效化目的。
【参考文献】
[1] 朱琴.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12,11(2):203-204.
[2] 佘远明. 浅谈“活动单导学模式”在初中数学课堂上的运用策略[J]. 2011(3):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