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徐俊 胡燕霞
[摘要]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7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9例。常规组给予抗感染、止咳化痰对症治疗,研究组在常规组的常规治疗方案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及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2(IL-12)和干扰素-γ(IFN-γ)水平。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44%,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肺功能指标(FEV1、FVC、FEV1%)和血清IL-12、IFN-γ水平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血清IL-4水平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地尔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能够有效改善肺功能,抑制炎症因子,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關键词]前列地尔;支气管哮喘;肺功能;炎症因子
[中图分类号] R562.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8)11(b)-0044-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lprostadil in the treatment of bronchial asthma. Methods From July 2016 to December 2017, a total of 78 cases of bronchial asthma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he routine group and the research group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39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routine group was given anti-infection, cough relieving and expectorant symptomatic treatment, while the study group was given Alprostadil based on the conventional treatment regimen of the routine group. The lung function and serum levels of IL-4, IL-12 and IFN-γ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97.44%,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84.62% of the routine group,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indexes of lung function (FEV1, FVC, FEV1%) and the level of serum IL-12, IFN-γ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routine group (P<0.05), and the level of serum IL-4 in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routine group,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Conclusion Alprostadil in the treatment of bronchial asthma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lung function, inhibit inflammatory factors, and has obvious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Alprostadil; Bronchial asthma; Pulmonary function; Inflammatory factors
前列地尔又称之为前列腺素E1,是广泛且微量地分布于人体内的一种生物活性物质,在体内可被快速代谢,因而利用率较差,目前临床上将其制成脂类载体予以应用[1-2]。前列地尔可以用来治疗糖尿病患者的神经病变,预防心血管疾病、肝肾综合征以及治疗支气管哮喘等,其有多种药理作用,主要扩张血管平滑肌,保护肝肾细胞,抑制炎症因子等[3]。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资料,通过前列地尔治疗与日常治疗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及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2(IL-12)和干扰素-γ(IFN-γ)水平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7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常规治疗组(常规组)和前列地尔治疗组(研究组),各39例。常规组中,男20例,女19例;年龄18~63岁,平均(38.47±10.25)岁;病程1~10年,平均(5.47±1.35)年。研究组中,男21例,女18例;年龄20~65岁,平均(41.68±10.05)岁;病程6个月~8年,平均(4.97±1.67)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国际诊断支气管哮喘的标准[4];②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存在先天性免疫缺陷者以及患有严重心、肝、肺、肾功能障碍的患者;②妊娠或哺乳、经期女性;③存在恶性肿瘤患者,肺部外伤患者;④对前列地尔过敏或自愿退出患者。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后进行常规的治疗及检查,检查包括肝肾功能、电解质、血常规、凝血常规等血液生化检查。常规组静脉给予抗生素抗感染治疗,电解质、氨基酸等维持体内平衡,积极止咳化痰平喘等对症支持治疗。研究组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北京泰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10980023,成人每天1次)1~2 ml(前列地尔5~10 g)+生理盐水10 ml或5%葡萄糖,连续给药10 d。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及临床疗效。
1.3.1肺功能 所有患者在入院后第1天及治疗10 d后清晨空腹抽取血液5 ml,放入真空采血管中分别进行标记,静置后充分离心分离保存,然后采用南京华东电子团体医疗装备有限责任公司的DG5033A型酶联免疫检测仪进行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按照仪器配套试剂盒说明书进行分析检测血清IL-4、IL-12和IFN-γ水平。采用德国耶格肺功能检测仪于入院前与治疗前对所有患者进行肺功能测定,包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1 s用力肺活量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
1.3.2疗效判定 无效:肺部仍有哮鸣音,仍有咳嗽哮喘气急等症状;好转:肺部哮鸣音有所减少,咳嗽哮喘等症状有所改善;有效:肺部哮鸣音消失或改善明显,咳嗽哮喘气急等症状有所改善[5]。总有效率=(有效+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的比较
常规组39例中,有效18例,好转1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4.62%(33/39)。研究组39例中,有效21例,好转1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44%(38/39)。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24,P<0.05)。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及相关指标的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肺功能指标(FEV1、FVC、FEV1%)与血清IL-4、IL-12和IFN-γ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肺功能指标(FEV1、FVC、FEV1%)与血清IL-12和IFN-γ水平指标均明显上升,且研究组上升幅度大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IL-4指标均下降,研究组患者的指标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3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呼吸系统较为常见且多发的疾病,在临床诊断中很容易漏诊,支气管扩张表现为咳嗽、咳痰症状明显但哮喘症状不明显,易被忽视;支气管哮喘患者常反复发作,会有喘息、气促、胸闷咳嗽等症状且多在夜间发生,易并发出现肺部感染,哮喘持续状态[5-6]。流行病学统计显示,支气管哮喘在我国患病率达3%~7%[7]。目前在临床上哮喘尚无特效药,无法痊愈,主要采取扩张支气管及抗炎药物治疗,但药物对人体会有影响[8],因此,本研究就前列地尔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及血清IL-4、IL-12和IFN-γ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
从发病机制分析,支气管哮喘是因致病原从多种途径进入患者体内后,依附在呼吸道组织的肥大细胞、粒细胞的细胞膜上,在与IgE相结合后释放出组胺、慢反应物质、前列腺素和缓激肽等多种化学介质。这些化学介质的生成随即引起呼吸道和肺部毛细血管扩张、平滑肌痉挛和分泌物质增多,最终导致了呼吸气流受阻、呼吸困难和其他支气管哮喘的症状[9]。前列地尔属于脂质载体的前列腺素E1药物制剂,主要具有扩张血管平滑肌、抗血小板聚集、抵制炎性物质生成和保护细胞的众多药理作用[10]。在支气管哮喘发病过程中,花生四烯酸代谢活动生成的前列腺素与白三烯均构成了多种炎性介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前列地尔针对这一现状,可以发挥其独特的药物作用,既较好地舒张支气管的毛细血管,还可以有效防止血小板过度聚集,防止血液过于黏稠而影響到红细胞的变形能力,从而增强了肺部血管的循环代谢能力[11-12]。有学者将前列地尔联合常规用药应用于哮喘重度发作患者后显示,与单纯应用常规用药的患者比较,加用了前列地尔的患者临床症状和呼吸功能均得到了明显改善[13]。
本研究重点观察了前列地尔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和炎症因素的影响。既往有研究显示,炎症因子、炎症细胞等参与支气管哮喘的演变过程,血清IL-12、IFN-γ及IL-4有重要协调作用[14-15]。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肺功能(FEV1、FVC、FEV1%)指标以及血清IL-12和IFN-γ水平均明显上升,且研究组上升幅度大于常规组;血清IL-4指标均下降,研究组患者的指标明显优于常规组。哮喘严重者其相关炎症因子细胞表现紊乱,本研究治疗后血清IL-12和IFN-γ水平指标均明显上升,IL-4指标下降。研究组改善肺功能更有优势,其带来的治疗效果较明显,能够改善患者肺功能,对患者的预后有临床意义。
综上所述,前列地尔治疗支气管哮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抑制炎症因子,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文华.孟鲁司特治疗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及Th1、Treg平衡的调节作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11):1219-1221.
[2]仲玉强.肥胖对支气管哮喘患儿肺功能和炎性因子的影响[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6,31(21):1668-1670.
[3]徐晓鸿,陈家斌,夏银稳.BiPAP无创通气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J].临床肺科杂志,2016,21(8):1525-1528.
[4]吴进福,葛胜辉,姜丽华,等.前列地尔对脓毒症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影响[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5.34(12):1501-1503.
[5]张勇,杨浩军.前列地尔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IL-5、IL-8、TGF-β1及肺功能的影响[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14(2):75-78.
[6]程磷令,刘雅雅,苏柱泉,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重叠综合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支气管哮喘临床特征差异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5,35(2):143-145.
[7]贺娟梅,李小荣,李复红.支气管哮喘流行病学观察以及危险因素分析[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5,46(12):1224-1227.
[8]刘学冠.支气管哮喘治疗进展[J].吉林医学,2014,35(3):596-597.
[9]余思捷,代继宏.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进展[J].儿科药学杂志,2015,21(6):64.
[10]吴连春.前列地尔的临床应用进展[J].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15(2):185-187.
[11]刘春云,刘永平,龚享文.前列地尔药理学研究进展及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2, 31(11):648-651.
[12]陆金鑫,沈雅庭,刘彦波,等.前列地尔联合手法复位治疗老年性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疗效观察[J].海军医学杂志,2018,39(5):472-474.
[13]何峻峰,顾国妹,杨乐梅.前列地尔干预肺动脉高压模型大鼠:组织病理及血管结构变化[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19(40):6455-6459.
[14]贾晨虹,王建,董力,等.糖皮质激素对哮喘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和相关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23):41-43.
[15]王瑶瑶,杨莲芳,蒋丽芳.小儿哮喘炎症因子测定与免疫和气道功能的关系探讨[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7,27(5):677-679.
(收稿日期:2018-06-20 本文编辑:祁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