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利生
【摘要】 目的 观察中医正骨手法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104例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患者, 按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 各52例。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 实验组患者采用中医正骨手法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住院费用、住院时间、疼痛感总分及治疗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疼痛感总分分别为(0.34±0.29)万元、(3.79±2.41)d、(3.68±2.39)分;参照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疼痛感总分分别为(0.58±0.37)万元、(6.84±2.81)d、(5.00±2.62)分;实验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少于参照组, 疼痛感总分低于参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满意度高于参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医正骨手法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 疗效显著, 其住院耗费较少、疼痛感较轻、治疗满意度高, 值得全方位推行与运用。
【关键词】 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中医正骨手法;临床疗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35.039
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患者大多即由于受伤与暴力引发。骨折位置处在桡骨远处2.5 cm, 会产生桡腕关节、下尺桡关节等有关位置受伤[1]。文章调研了中医正骨手法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的临床疗效, 并总结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12月本院接受并治疗的104例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患者, 按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 各52例。参照组患者男24例, 女28例;年龄最大75岁, 最小22岁, 平均年龄(48.00±9.37)岁。实验组患者男23例, 女29例;年龄最大74岁, 最小23岁, 平均年龄(48.00±9.2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 医护人员对患者的身体指标进行行监测和记录。
1. 2. 2 实验组患者采用中医正骨手法治疗。采用局部麻醉, 以舒缓患者产生的各类疼痛感, 辅助患者处于仰卧位, 维持肘部弯曲, 并保障前臂处在中部部位。在施行正骨类操作期间, 要经由一位主治医生与两位医护人员一起辅以操作。主治医师引导一位医护人员全部捏住患者的骨折前臂近处位置, 主治医师将四指放到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患者的腕部之上, 将拇指放到患者前臂近处位置, 并将大鱼际肌与小鱼际肌全方位加以紧扣, 并处于医护人员的辅助之上, 顺相反的朝向用劲, 以施行对抗型牵引, 如果骨折位置重叠, 且全方位纠正位移, 主治医生的拇指要立即用劲, 以辅助迅速复位骨折[2, 3]。主治医师在施行正骨时, 两位医护人员相应的操作方式要与主治医生相一致, 以舒缓患者产生的各类疼痛感。同时为患者辅以中药治疗, 药方组成:熟地15 g、黄芪20 g、千年健12 g、鹿角15 g、山药12 g、白芍12 g、肉苁蓉12 g、枸杞子12 g、陈皮10 g、人参10 g、补骨脂10 g、首乌10 g, 上述药材进行煎煮, 1副/d, 连续服用1~2个月。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住院费用、住院时间、疼痛感总分及治疗满意度。疗效判定标准[4]: 优秀:治疗结束后3个月, 患者的骨折全方位愈合, 肘部与腕部等关节相应的功能回归正常;良好:治疗结束后3个月, 患者骨折大体上愈合, 肘部与腕部等关节相应的功能康复较优, 微微具备疼痛感;差:治疗结束3个月, 患者的骨折未愈合, 肘部与腕部等关节相应的功能未康复。总有效率=(优秀+良好)/总例数×100%。 疼痛感总分共計10分, 总分愈低疼痛感愈小。采用本院自制问卷调查患者治疗满意度, 分为十分满意、满意及不满意, 分数共100分, 十分满意:总分>90分, 满意:总分70~89分, 不满意:总分<69分。治疗满意度=(十分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实验组优秀38例、良好12例、差2例, 总有效率为96.15%;参照组治疗后优秀29例、良好15例、差8例, 总有效率为84.62%;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疼痛感总分比较 实验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疼痛感总分分别为(0.34±0.29)万元、(3.79±2.41)d、(3.68±2.39)分;参照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疼痛感总分分别为(0.58±0.37)万元、(6.84±2.81)d、(5.00±2.62)分;实验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少于参照组, 疼痛感总分低于参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3 两组治疗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十分满意38例、满意13例、不满意1例, 治疗满意度为98.08%;参照组十分满意31例、满意14例、不满意7例, 治疗满意度为86.54%;实验组治疗满意度高于参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即在间距桡骨远端之中的骨关节面3 cm而产生的一大骨折, 其邻近人身体之中关节得以运动的位置, 就算借助中医正骨手法加以复位后, 施行稳固的困难程度也过大, 微微不慎就会引发各类骨折型并发症与各类肢体功能型障碍、畸形等, 过重的患者会产生残疾[5]。在此次试验研究之中, 所运用的中医正骨手法借助可以把控手腕处得以运动的树脂型石膏以稳固桡骨骨折关节, 其对于尽早舒缓关节产生的疼痛感、促使经络得以顺畅来说尤为关键, 患者在不会阻碍到掌指关节顺畅施行运动的基础之上, 能够适宜施行功能训练, 同时, 腕部关节产生的运动及前臂产生的旋转也会被石膏予以稳固及调整;而树脂型石膏在2周后能够依据患者桡骨骨折位置水肿消除而自行再次加以塑型与调节, 以防范骨折产生位移;在3周后能够依据患者相应的病情以调节腕部关节的部位, 进而促使患者腕部的神经型功能与血管等得以康复;中期施行功能训练对于全方位体现患者拇指、手臂与腕部等位置的灵活特性来说尤为关键[6, 7]。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疼痛感总分分别为(0.34±0.29)万元、(3.79±2.41)d、(3.68±2.39)分;参照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疼痛感总分分别为(0.58±0.37)万元、(6.84±2.81)d、(5.00±2.62)分;实验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少于参照组, 疼痛感总分低于参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满意度高于参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结果与相关学者[8]研究结果相似。
总之, 采用中医正骨手法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 疗效显著, 其住院耗费较少、疼痛感较轻、治疗满意度高, 值得全方位推行与运用。
参考文献
[1] 李翰鹏, 高鹏, 李福明, 等. 小夹板联合石膏托固定与外支架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的临床效果对比观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 8(7A):164-165.
[2] 谭小龙, 蒙跃翀, 陈伟. 外固定架辅助锁定钢板与单纯锁定钢板治疗复杂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研究.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2017, 38(5):306-310.
[3] 谢正虎, 董霞, 袁荣霞, 等. 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与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双骨折的对比研究.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 40(3):72-75.
[4] 朱成栋, 胡天胜, 朱乐银, 等. 掌侧入路2. 4mm万向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桡骨远端AO-C型骨折的临床应用及疗效评价.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2017, 14(6):52-55.
[5] 李兴旺, 邱德伟, 邹勇, 等. 锁定钢板联合外固定架与单纯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复杂关节内骨折的中期疗效比较.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7, 14(8):25-27.
[6] 王海航. 探讨中医正骨手法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14, 14(12):176.
[7] 张磊. 探讨中医正骨手法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内蒙古中医药, 2017(z1):191-192.
[8] 李富洪. 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运用中医正骨手法治疗的临床观察. 医药卫生(引文版), 2016(6):00191.
[收稿日期:2018-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