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和县第一中学 (邮编:238200)
纵观目前高三复习课,以“跟着教辅走”的做法居多,市面上的高三复习资料琳琅满目,质量参差不齐.笔者也经历过“用教辅教”的阶段,课堂上学生学得枯燥、教师教得无味.高三复习是学生站在高中数学整体高度上的“二次学习”,那么,如何在复习课教学中避免“炒冷饭”式的简单回顾呢?这就需要教师重新整合知识和方法,优化教学行为,将各个教学环节高效地整合到一起,促进学生深度地参与数学学习,从而帮助学生实现内化和升华.
在近期的市级高三教研活动中,笔者上了一节家常课,课题是“正方体的那些事(第一课时)”,下面呈现该节课的教学设计以及备课历程,敬请同行专家们批评指正.
本节课内容是复习数学必修2的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第一课时).鉴于正方体是一个重要的空间几何模型,运用正方体可以帮助我们直观认识和理解空间中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所以本课以正方体为研究对象,将立体几何中的有关基础知识串联起来,组织复习教学,从课本题出发,回溯先前学生掌握的知识网络,然后以2018年一道高考题收尾,承上启下,回归定理和公理.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回顾复习点线面位置关系的判定与性质,计算空间角的方法.
学生已经掌握了立体几何的相关公理和定理,以及空间角的计算方法.在运用这些公理和定理时,缺乏逻辑推理的严密性,缺乏对基本几何模型的研究.这些知识和能力是学生需要提高的地方.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看得出来,说得清楚,算得精细”,培养直观想象、逻辑推理等能力.
(1)以正方体为载体,复习空间中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2)以正方体为载体,复习空间角的计算;
(3)结合正方体设计问题串,引导学生完成探究、发现、证明新问题的过程,提升直观想象、数学抽象、逻辑推理等素养,积累数学探究活动经验.
(1)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思考,采用问题串形式引导学生探究;
(2)启发式教学始终从问题出发,层层设疑,引导学生在不断思考中获取知识;互动式教学体现在提问、例题教学、课堂练习、教师示范、学生板演、课堂小结等方面,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3)关注教学内容与现代教育手段的合理整合,利用几何软件展现动态过程,通过多媒体(几何软件、PPT等)和板书相结合来提高课堂效益;
本节课的教学手段是:多媒体和板书相结合,师生共同探讨.
正方体是一个重要的空间几何模型.运用正方体,可以帮助我们直观认识和理解空间中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利用正方体,专家学者们命制了一批优秀的试题,课本里有,高考题里有,竞赛题里也有.今天,让我们一起重温经典,开启正方体的探究之旅.
图1
环节一自主命题
同学们,如果给你一个正方体(如图1),你能命制一道立体几何问题吗?
设计意图打造开放的课堂教学,从学生们最熟悉的正方体入手,放手让学生自己编题,问题开放,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储备以及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是调查学生们对正方体的认知程度.
环节二课本里的正方体(温故与知新)
图2
例1 (人教A版数学必修2第78页A组第4题)如图2,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是a,点E、F分别是两条棱的中点.
问题1 证明:DF、BE、CC1三条直线相交于同一点;
问题2 证明:四边形DBEF是一个梯形;
问题3 求四边形DBEF的面积.
图3
例2 (人教A版数学必修2第66页例2)如图3,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
问题1 证明:BC1⊥平面A1B1CD;
问题2 求直线A1B和平面A1B1CD所成的角;
问题3 求平面A1B1CD与正方体的各个面所成二面角的大小分别是多少?
图4
例3 (人教A版数学必修2第79页B组第2题)如图4,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
问题1 求直线B1D与直线AB所成角的余弦值;
问题2 求直线B1D与正方体每条棱所在的直线所成角的余弦值;
图5
问题3 求直线B1D与直线BC1所成角的余弦值;
问题4 求直线B1D与正方体每个面对角线所在的直线所成角的余弦值;
问题5 证明:B1D⊥平面A1C1B;
问题6 求直线A1B1与平面A1C1B所成角的余弦值;
问题7 证明:正方体每条棱所在直线与平面A1C1B所成的角都相等.
设计意图结合课本题,设计该组问题串,教学时引导学生逐步探究,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方式,通过多种方法实施探究.适当时候可以提出以下三个探究问题.
探究1 给定空间中的两条直线l1、l2,求作一个平面α,使得直线l1、l2与平面α所成的角相等.
探究2 给定空间中的三条直线,求作一个平面α,使得这三条直线与平面α所成的角都相等.
探究3 求作一个平面α,使得正方体每条棱所在直线与平面α所成的角都相等.
图6
例4 (人教A版数学选修2-1第112页A组第4题)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
问题1 如图6,若点E、F、G、H、P、Q分别是A1D1、AA1、AB、BC、CC1、C1D1各棱的中点,
(1)求证:平面A1C1B∥平面EFGHPQ;
(2)求证:B1D⊥平面EFGHPQ.
图7
问题2 如图7,任作平面α与对角线B1D垂直,使得α与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有公共点,记这样得到的截面多边形为EFGHPQ.
(1)求证:EQ∥GH∥A1C1;
(2)设A1E=x,请用x来表示截面多边形EFGHPQ的面积和周长.
设计意图精选了课本里的4道例题和习题,并在设问上作了一些改编.带领学生共同回顾基本模型中的常见位置关系,熟悉这些位置关系对解题会有很大的帮助.4道题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包括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空间角(异面直线所成角、线面角、二面角)的计算.回归课本,激活教材,挖掘教材的深刻内涵,一题多问,采用问题串形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环节三高考里的正方体(立足与拔高)
例5 (2017年高考数学全国3卷文科第10题)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为棱CD的中点,则( )
A.A1E⊥DC1B.A1E⊥BD
C.A1E⊥BC1D.A1E⊥AC
例6 (2017年高考数学全国1卷文科第6题)如图8,在下列四个正方体中,A、B为正方体的两个顶点,M、N、Q为所在棱的中点,则在这四个正方体中,直线AB与平面MNQ不平行的是( )
图8
例7 (2016年高考数学全国1卷第11题)平面α过正方体ABCD-A1B1C1D1的顶点A,α∥平面CB1D1,α∩平面ABCD=m,α∩平面ABB1A1=n,则m、n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
The corresponding time dependence of the experimental resistance modulation index is that given in Fig. 1 (Bottom)after scaling M by the divisor Ro.
例8 (2018年高考数学全国1卷第12题)已知正方体的棱长为1,每条棱所在直线与平面α所成的角都相等,则α截此正方体所得截面面积的最大值为( )
设计意图精选了近3年高考数学全国卷里的4道试题,带领学生共同赏析高考题中的正方体.有了前面课本4道题的探究基础,解决这4道高考题并不困难,让学生感受到高考题就是源于课本.
环节四竞赛里的正方体(回望与启迪)
例9 (1994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第11题)已知一平面与一正方体的12条棱的夹角都等于α,则sinα=___________.
例10 (2005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第4题)已知ABCD-A′B′C′D′为正方体. 任作平面α与对角线AC′垂直,使得α与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有公共点,记这样得到的截面多边形的面积为S,周长为l,则( )
A.S为定值,l不为定值
B.S不为定值,l为定值
C.S与l均为定值
D.S与l均不为定值
设计意图针对2018年高考数学全国1卷第12题,追根溯源,其实就是两道竞赛题的简单组装,让学生领悟命题的技术.
环节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通过研究正方体,重点复习了空间中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空间角(异面直线所成角、线面角、二面角)的计算.只要同学们深入研究课本题的知识和方法,高考题不再神秘,竞赛题也不再高不可攀.
未完待续,有关正方体的故事还有很多.比如,三视图还原几何体时经常用到正方体载体,将正四面体放入正方体中去研究等.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探究有关正方体截面的问题(布置学生课后探究,截面的形状会是什么样的?),还有正方体中面积与体积以及距离的计算.
设计意图理清知识和方法结构,展现本节课的教学立意——每节复习课都应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研究.
众所周知,备课对课堂教学具有定向作用,备好课是上好课的一个必要条件.备课的结果往往是以一份教学设计呈现出来,在“互联网+”时代,教师获取一份甚至质量较高的教学设计都不是一件难事,困惑的是拿着这样一份优秀教案未必能演绎一节精彩的课.究其原因,就是呈现出来的教学设计已经扫除了备课时的痕迹,没有亲自经历“深入”的备课,很难做到“浅出”.在平时与同行的交谈中还发现,有些教师在备课时确实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可备出的课还是不尽如人意.因此,加强备课研究,已经成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根本措施之一.高三复习备课因其特殊性,与高一高二又有所区别,需要进一步把高中数学内容串连起来理解,加以融会贯通,从而实现知识理解的“由厚到薄”.
本课的备课经历了选定对象、广泛涉猎、搭建框架、精细装修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是一次自我的提升.
首先认真学习课程标准以及考试大纲对该专题内容的具体要求,然后收集整理研究对象“正方体”的课本题、历年高考真题以及优秀模拟试题甚至竞赛题等,做到教师先下题海.一旦收集到的素养越丰富,后面的教学设计就越精彩.
针对该专题内容,从构成要素以及思想立意两方面设计框架结构.根据我校学情分析,本课最终确定了“五个环节”的整体框架,主体的“三个环节”分别通过“课本里的正方体”来“温故知新”“高考里的正方体”来“立足拔高”“竞赛里的正方体”来“回望启迪”.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网络结构进行整体的优化设计,做到探中抽知,串知成链,动态生成.
本课例中所选用的课本题都做了相应的改编,尽可能做到一题多问,层层设疑,引导学生在不断思考中获取知识.
波利亚曾经指出:“良好的组织使得所提供的知识容易用上,这甚至可能比知识的广泛更为重要.”依托主题明确、针对性极强的“微专题”进行复习,可以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从而有利于学生获得清晰的数学知识网络、系统的数学研究方法,加深对数学的理解,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