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
(许昌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许昌 461000)
工会,称作劳工总会或者工人联合会,原意是指劳动者基于共同利益和目标,自发组织起来的社会团体。这个团体既可以为同一企业工作的劳动者,也可以为某一行业领域的劳动者。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工会组织最早孕育于西欧工业革命时期,工会组织成立的主要原因,是与雇主在工资薪酬水平、工作时间和工作条件等方面展开协商和谈判。从现实的角度来看,中西方的工会组织在实际运作中都发挥着维护工会成员利益的重要作用。当然,在不同的社会制度和历史条件制约下,两者之间又体现出很大的差异性。
西方经济学家肯尼思·J·阿罗所提出的著名的“阿罗不可能定理”指出:如果社会成员的偏好是不同,而社会却有多种备选方案,那么通过民主投票的形式,不可能得到让所有人都满意的结果。也就是说,群体内部利益相互冲突的个人,通过博弈等形式,进行谈判和政治妥协。表明上,西方工会组织通过与资方谈判,为工人争取利益,工人对谈判结果进行民主投票,决定是否接受。然而从实际上来看,西方各个工会具有碎块化和多元化的特点,各个工会组织的指导思想迥异,派系林立,目标不尽相同,工会之间的合作,也是自发和随意的,不具有大规模组织性。西方社会的工会实际上表达的是个别群体的私利而非公益,不同群体利益的碰撞,实际上表现出西方社会,工人阶级被撕裂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西方工会在事实上是一种政治妥协或者称之为劳资协商。
中国的工会组织,长期以来在改善劳动关系,提高劳动者待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薪酬标准到福利待遇,有效地提升了劳动者的各项权益。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中国在经济建设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需要注意的是,要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提升市场经济的活力,就必须有效地利用资本,就必须缔造和谐、稳定的劳资关系。中国不能像西方社会那样,采用罢工、游行等激烈的方式来处理劳资争议,而是采取协商、谈判等形式来进行调整,中华全国总工会及其各级工会组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多种举措,有效地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了劳资双方的协商共赢,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西方工会发挥作用,更多地体现在工会组织与资本家进行谈判,工人对结果进行民主表决,决定是否接受。因而,西方的工会组织对各种劳动关系类法律法规非常熟悉,通过法律途径和罢工示威等手段施压,最终在劳资谈判中为工会成员谋取福利和待遇。
客观上来讲,中国工会组织的职能并没有随着经济改革的巨大变化而变。目前,中国各级企事业单位的工会组织,更多地体现在各种节日的福利发放以及对于困难员工照顾等服务性功能。而对劳资冲突的化解方面,作用有限。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劳动关系矛盾凸显,如何有效发挥工会调解劳动关系的作用,就显得愈发重要,工会组织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潜力极大。因此,中国工会组织的任务很重,需要把保护劳动者实际利益体现到工会工作中去,妥善处理各类利益分配关系,促进劳动关系更加和谐。
西方工会组织就其性质来讲,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对立性。西方工会组织逐渐演变成为由职业律师和劳资领域的谈判专家组成的独立机构。工会组织的领导者不再是本企业的劳动者,工会组织不接受企业的任何形式的领导。
中国工会组织是附属性的,服务于全局的任务艰巨。中国工会组织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有利于生产力发展,有利于政权的巩固,有利于职工群众根本利益的维护和实现,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的原则。西方工会组织的对立性特征使其破坏性太强,容易产生劳资对抗,从而影响正常生产和社会秩序,因此不值得我国效仿。但西方工会组织的相对独立性,却值得我们进行学习。
西方高校工会不仅是工会组织,还是职业组织,具有职业化特征——致力于学校教育的专业化。西方高校工会常常会对教师进行教学、科研、信息获得等方面的培训,以提高教师水平。他们认为,这是高校维权的根本,因为教师的学术水平不高,就没有获得相应权益的资本。当教师取得学术成果之后,西方高校工会就会去行动,帮助教师争取相应的利益。比如,合格教授的终身雇佣制度、教师发明成果的利益分配、原创性知识产权的保护、教学和研究成果的合理评价等。
对于我国高校来讲,工会维护教师的权益多是通过宏观参与,或者帮助解决一些很具体的生活问题,很少深入到学术领域。教师在学术方面的待遇,被认为是个人的事情,只有教师自己去争取。目前中国高校工会还没有关注或者说没有能力关注这方面的问题。
西方工会组织碎块化和多元化的特征,也体现在西方高校之中。西方高校工会是多元的,教师工会就有两个大的组织,此外工会还分教师、后勤人员、技术工人等不同的分支。这种模式的好处是能够更好地表达和满足会员诉求。但是,西方高校工会这种模式也有明显的缺点,即由于不同工会间相互竞争,往往相互牵制,因而力量分散。
对于中国高校工会来讲,则体现出一元化的特征。工会之间也不像西方那样互相竞争,全体教职工的利益都可以在一个工会里进行协调,因而就不存在工会间的竞争和压力,这样力量就相对集中。如果形成诉求,更能影响上级组织,因此更容易取得成功。虽然中国高校工会一元性特征有这样或那样的好处,但也容易混淆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我国高校工会也可以参照学习西方,试验按照不同群体成立分会,这样才能更好地照顾每个群体的利益。高校里的教师、后勤人员、技术人员、非正式编制人员等等,虽然他们是有联系的,但是毕竟群体特征不一样,利益诉求也不尽相同。
西方工会组织,争取利益和表达诉求的方式是经过一百多年工会实践形成的,因此就其维权的方法与手段来讲,非常成熟。集体协商就是西方工会争取工会会员工资待遇和福利的有效手段, 集体协商往往会经过若干轮的谈判,通过理性的方式实现劳资双方达成妥协。集体协商并不是说一味地要求提高员工工资待遇,它是一种弹性的妥协合作机制。在发展过程中遇到困境时,更是单位与员工风雨同舟的关键所在。
从我国目前高等教育发展现状来讲,学校自筹资金在不断扩大,如果学校的管理不够民主和公开,就很容易导致管理关系紧张。虽然目前高校职工的工资仍为上级主管部门单方决定,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高校工会组织在工资待遇层面进行集体协商是可行的。
总而言之,对于中国高校工会组织来讲,借鉴一些国外的先进经验和管理方法,比如职业化、集体协商等,利用优势去开展工会工作,这样就能真正帮助教职工解决诉求问题,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从而实现自上而下的规制和自下而上的维权相互平衡,达到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的最终目的。
[1] 曾学芳.建设和谐校园工会大有作为[J].课程教育研究,2012,(26).
[2] 潘禹妨.工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刍议[J].群文天地(下半月刊),2012,(5).
[3] 马文,岳琳.高校工会维权工作分析及其实现途径[J].江西教育管理版,2012,(4).
[4] 王东昱,刘彤.西方工会理论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探析[J].中共党史研究,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