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彦侠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辽宁 大连 116052)
加入WTO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步伐越来越快,尤其是以江苏与浙江为主的长三角地区,凭借发达的市场体系、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和劳动力优势成为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的经济板块。其中,江苏经济发展更倾向于依靠外资发展外贸,外贸依存度非常高,开放型经济成为江苏发展的支柱,并且其主要和日本、欧盟、美国市场紧密相连。而浙江的发展主要依靠民营企业带动,以阿里巴巴为首的民营企业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现有的研究分析着重针对的是两省的对外资的利用程度,而较少从微观的结构入手,结合近年来数据分析两者的贸易特点,提出适合各自不同发展特点的改善建议。
1.1.1 江苏以加工贸易为主,加工贸易回缩
江苏省主要的贸易商品是加工制成品贸易,外资企业投资巨大,进口额与出口额都十分可观。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江苏省着重调整贸易结构,注重外资引进和利用,其一般贸易总量与加工贸易总量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加工贸易的增长尤为显著,在总贸易额中占比远远超过一般贸易。2017年江苏省1-9月份完成进出口总额29302.7亿元,同比增长20.2%,实现出口总额17950.5亿元,同比增长17.4%;进口总额11352.2亿元,同比增长25.1%。从贸易方式看,2017年前三个季度,一般贸易进出口总额14288.9亿元,同比增长22.7%;占进出口总额比重达48.8%,高于加工贸易7.7个百分点。由此可见,以加工贸易为主的江苏省,加工贸易明显低于一般贸易。
1.1.2 浙江以一般贸易为主,贸易顺差较大
浙江省出口贸易中,加工制成品比重较小,而一般贸易占据了主要地位,出口贸易为主,且近年来比重不断提高。2017年上半年一般贸易出口7348亿元,占全省整体贸易额比例的79.2%,而加工贸易则不足10%,且贸易总额的四分之三均是出口贸易,进口贸易不足四分之一,贸易顺差严重。2017年浙江省上半年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额为7348亿元,同比增长14.6%,增速高于全省0.7个百分点。同时,2017年前三个季度,浙江省加工贸易出口增长9.9%,占全省出口的9.7%,比重比一季度回落0.5个百分点。浙江发达的一般贸易使得其在全球化分工生产中只能获得少量的加工利润,贸易条件较差,不利于企业开拓海外市场。且在世界外贸体系中,容易受发达国家支配,福利水平较低。同时,浙江加工贸易缺乏外部经济效应,在产品出口在省内完成交易,而无法带动周边省市的贸易发展。部分原材料、设备、中间产品过渡依赖进口而未进行进口替代策略来增加国内市场的消耗,产业集群效应没有很好地扩散到上游与下游企业。
1.2.1 江苏出口产品构成中高新技术品占比远超浙江
2017年前三个季度江苏省出口产品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6520.7亿元,同比增长22.7%。江苏省出口企业由传统的轻纺工业正逐渐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型,例如船舶、各种汽车及机器零配件等出口额非常大。其中机电产品的出口额在4.13万亿元,增长14.6%,而农产品的出口额则在1%左右。苏州省设立的高新技术园区即是代表之一,由政府牵引和规划,提供融资渠道实现进出口产品附加值的增加。
而浙江出口产品则多集中于机电产品、皮革、小型加工贸易产品以及水产品等,虽然强大的电商与物流系统使得浙江产品的出口范围增大,然而其技术含量较低,高新技术产业占比不足15%,远低于江苏省。
1.2.2 浙江进口初级产品的比例高于江苏
从2017年前三个季度数据看,浙江省的进口商品结构较之出口商品来说更为平衡,工业制成品进口占比缓慢上升,从2012年的802.7亿元升为2017年前三个季度的1371.26亿元。其中,机电产品983.96亿元,高新技术产品687.30亿元。
浙江省进口商品的结构较为合理,高新技术产品占据主导地位,但仍需优化和调整,其中主要的进口产品为机电产品8535271万美元、高新技术产品和农产品分别为约528万美元、550万美元。
1.2.3 区域分布的差异
(1)江苏进口贸易分布显著集中,来源过于单一化。
从出口市场看,对美国、欧盟、日本出口同比分别增长22.5%、17.8%和9.8%,对东盟、非洲出口分别增长16.4%、20.5%。江苏省对“一带一路”沿线部分国家出口保持较快增长,2017年前三季度实现出口4387.1亿元,同比增长18.5%,占全省出口比重24.4%;其中,对巴基斯坦、俄罗斯、印度出口额同比分别增长34.3%、18.1%和29.6%。
显而易见的是,发达的加工制成品贸易使得“江苏制造”产品出口非常活跃,江苏的对外贸易依存度非常高,其出口对象集中于美国、欧盟等发达地区和亚洲国家,进口产品则主要来自亚洲国家,多由于这些国家和地区拥有丰富且价廉的自然资源。
(2)浙江的进出口地理分布更为合理均衡。
首先,从出口的国家及地区来看,浙江在展开对外贸易时,其产品大多销往临近的亚洲各国、欧洲的俄罗斯、欧盟以及北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等国。
虽然2008年金融危机使得发达国家对浙江外贸产品的进口降低,然而危机过后,该地区产品出口额增长显著,可见浙江省的外贸产品市场对于美、日等国家依赖较重。与此同时,浙江积极拓展与其他国家及地区的贸易,对德国、意大利等国家的出库比重有所上升,平稳发展,但是这对其一直以来的外贸地区分布格局影响并不大,没有根本性的转变。自2014年开始,浙江外贸商品的出口大部分集中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出口额分别为934.7万美元、751.8万美元和507.4万美元, 而对拉丁美洲的出口额只有254.6亿美元。之后 ,对主要出口市场的增长速度表现平稳态势。可见,浙江出口市场的结构特征是以发达国家为主的传统出口市场比重大;因此,浙江省的商品贸易流向不尽合理,容易受到金融危机以及国家间贸易壁垒的影响,如反倾销、反补贴税的征收。
江苏浙江是我国开放型经济体的两个代表城市,外贸依存度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年来在不断调整外贸结构与模式中,两者对外贸的依存度稳步下降。
然而两省外贸经营的主体大不相同,江苏省以外资企业为主,所占比重稳定在60%以上,近几年由于“一带一路”引进来与走出去政策的大力倡导和实施,外企更是达到了70%以上,政府在鼓励和吸引外国资本的同时,积极利用这些外资发展出口导向型加工贸易。与江苏不同的是,浙江省的外贸经营主体中,民营企业是主要推动者,2016年民营企业的出口额占比72.7%,分别比外资企业和国有企业高53.7%和67.2%。浙江依靠内生性医院发展对外贸易,义乌小商品市场、电商网络销售平台等模式在国际上享有美誉。
浙江和江苏都是我国东部的外向型经济发展地区,也是我国最早实行改革开放的地区,水运、陆运、航空等条件高度发达便捷。江苏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且对外文化科技交流十分频繁,科技实力雄厚,已经和世界上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合作开发关系。且江苏名校众多,教育水平在全国居于前列,各类高校积极响应政府号召积极举办各项比赛培养高素质人才。在此基础上,江苏得意凭借强大的技术实力、先进的设备和经验,大力发展加工制成品贸易,开拓发达国家市场。
浙江自然资源匮乏,不仅可使用的土地面积小,且各种矿产资源、煤油、原材料等都十分稀缺。然而3500万商人群体已经形成了“浙商”一派,并以平均每天190的速度扩展规模。浙商善于捕捉商机,积极开展各种商业交流大会,深入研究市场需求并以强大的耐力和灵活多变的经营手段塑造了强大的商业帝国。
近年来江苏创新发展园区模式,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该园区是江苏省政府与新加坡开展合作的国家级开发区,引进发达国家的管理经验和先进的经营技术,鼓励外资进入,开放部分市场,促进企业技术外溢效应和外部经济效益的传播,实现产业集群和信息共享,树立高端本土品牌形象。浙江依托内生优势,行业分工非常明显,且具有较强的产业集群效应。如义务小商品市场、温州皮革、嘉兴轻纺,浙江省内高度的专业化分工使得地区间的生产特色十分显著,浙商抓住国际分工中的某一环节集中进行专业化生产,利用规模经济效应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以薄利多销的方式拓展市场。发达的制造业贸易和明显且自觉的分工意识,促进了浙江民营企业在国际生产环节中占据了重要位置。
对外直接投资对江苏外贸转型的影响不明显,对其升级结构优化的益处也并不突出。因此,江苏企业在吸收外来资本时,应该具有针对性和选择性,引进具有高技术含量的外资,以实现效率的升级提高。同时,对有发展潜力和广阔空间的行业进行开发,争取占领价值链上游的产业。在传统产业发展滞后的前提下,将新型行业引进,与传统产业相结合,为其注入活力,激发创新,提高效率。而浙江本身外资结构比较健全,而相对国内结构则有待优化,这部分与江苏省正好相反,浙江省在十八大期间提出了对国有企业的制度改革方案,然而对民营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仍有所欠缺。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构建和完善更适合当前生产力状况和生产条件的的企业所有者、经营者、管理者和劳动者的利益关系,创新企业激励政策,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企业的创新能力,使民营企业在新的更广阔的平台上抓住机遇实现规模的扩展,保证其在正确的道路上稳步快速发展。与此同时,江苏省在确保省内企业结构外,注重结合本地资产,进行地方化工程,使外资与本土利益息息相关,以达到减少政治风险、维护企业利益的目的。
近年来,江苏省的服务贸易呈现贸易范围过窄等问题。为了优化进出口贸易结构,需着力推进服务贸易的发展,提高整体外贸质量,积极开展贸易人才的引进,开通多种渠道培养行业人才。同时,还需加大对服务贸易的资金投入,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实现江苏省外贸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外贸商品合理度指数,发挥产业优势和价值空间。另一方面,外贸地理分布格局的调整势在必行。高度集中的进口市场分布与过于下载的出口市场分布,不利于分散风险,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的环境下,各国经济波动周期趋于同步。传统的进口市场如美国、日本、欧盟等占据了进口贸易的大部分比例,而其他新兴国家只能居于次位。因此浙江省应将进口市场多元化,加大从印度、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家的进口,促进进口稳定多元化增长。同时,出口市场也应分散化,抓住印度、东盟等国家和地区的市场,积极开发,利用“一带一路”、TPP等组织的号召,挖掘市场潜能,推广产品,实现外贸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在实体经济普遍发展滞缓的前提下,电商行业能保持年均30%的增长率,展现出了强劲的增长态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依靠实体经济贸易模式的江苏与浙江企业,可以依托电商平台来扩大交易对象。电商平台可以有效减少流通环节,将营销渠道缩短,使企业能够更直接地掌握市场信息,迅速对市场做出反应。同时中间环节的减少节约流通费用,也使企业能刨除中间商不负责任的风险,针对各细分市场制定不同的营销组合策略,为企业增加利润空间。
同时,跨境电商的发展也促进了物流运输行业的蓬勃欣荣。高效便捷的物流服务系统使商品能更迅速地到达消费者手中。江苏省是人才大省,而浙江是加工贸易大省,可以有针对性地培养外贸电子商务方面的人才,并用完善的福利保障系统留住人才,是当前的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与江苏与浙江高校和主流培训机构合作,建立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机制,加强经费投入,积极举办各种升级商务谈判比赛和营销比赛,提供地区和国际性的交流机会,选拔有创新能力和意识、有浓厚兴趣和专业知识的跨境外贸电子商务人才进行培养培养,并积极向各大外贸企业输送这些人才。这些人才可以成为未来省内进出口业务的中流砥柱,实现人才供给与本地就业的双重匹配。同时又可以促进加工贸易的发展,提高加工贸易在全省进出口贸易总额中的比重,有利于充分利用当地过剩的劳动力,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配置,加快浙江省企业向产业链高端部分转移。政府应积极扩展研发设计中心的数目,制定人才培养和科研发展计划,对企业品牌战略提出更高要求,在企业贴牌生产和加工贸易的同时,支持企业进一步强化品牌意识,提高培育本土品牌能力和产业获利能力,这有助于浙江对外贸易长期优质发展。同时,应将生产和加工进行当地化,提高加工贸易中原材料的当地采购率,增加产业内贸易,带动境内企业的发展,实现产业集群效应,形成上下游企业的共同发展。
[1] 张佳鸣.福建省与广东、浙江省出口竞争力比较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5.
[2] 薛峰.出口结构创新调整实现外贸内涵式增长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4,(03).
[3] 郝思军.新常态下江苏外贸转型发展研究——苏浙粤三省外贸比较[J].统计科学与实践, 2016,(02):18-21.
[4] 黄凌云,王军.中国对外投资企业跨国投资模式选择及其对劳动者的影响[J]. 国际贸易问题,2016,(06):13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