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

2018-12-21 12:31张胜
教育界·上旬 2018年10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

张胜

【摘要】《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学科综合能力全面发展的要求。所以,现在的初中生物教师要时刻以《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为目标,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全面落实培养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进而强化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深层理解,提升其实际运用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关键词】初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落实对策

一、引言

生物知识来源于自然生活,必然应用于自然生活。总体来讲,生物作为自然学科中的代表,其探究性、科学性是比较强的,所以,对于学生而言,具备科学素养以及科学探究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学生更好地学习生物知识所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科学素养和科学能力是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核心,在实际的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师要充分抓住初中生物的学科特点,切实落实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有效帮助学生建立学科核心素养,并不断地促进核心素养的提升。

二、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需求

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主要有两个部分,首先是科学素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学生在生物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生物学科是一门自然学科,具备自然学科的探究性以及科学性特征。所以,学生在学习生物学科知识的过程中,必须以严谨、务实的态度进行对待,进而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发现新规律。另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热爱科学,戒骄戒躁,树立无私奉献的良好品质,只有这样才能未来的成长道路上更加顺利稳定。

其次,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就是科学能力。因为科学能力充分表现出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且科学能力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为主,所以在实际的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生物的科学探究能力,促使学生在实际的生物课堂学习中具备较强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三、当前初中生物教学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落实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生物独特的思维方法和学科能力

就目前而言,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进行知识的讲解以及探究活动的开展过程中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首先,部分初中生物教师过于关注零散的事实,知识点的讲述也比较孤立,生物知识之间缺乏联系。另外,实际的探究活动都比较肤浅,使得学生了解的生物知识都是比较浅层的知识点,并没有真实体现出生物学科的价值。同时,由于教师比较注重生物学科知识的事实性,使得生物課堂教学基本上是事实堆砌的课堂,也就是缺乏推理的过程,强调最后的结论,使得学生缺乏动手探究和思维过程,不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进而缺乏科学思维和科学能力。尤其是在面对新的情境问题时,学生缺乏生物学科的思路以及方法进行问题的分析,也就无法解决问题。总体来讲就是学生的生物学科能力低下。

(二)并未实现由“育分”向“育人”转变

总体来讲,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要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同时,《新课程标准》也要求“以人为本”。所以,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要切实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化需求,摒弃传统的教学思想,改变以分数评价学生的观念,从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开展教学工作。然而在实际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唯分数论的现象依然存在,忽视了学生的思维过程和行为表现;对学生的考查以“对”“错”区分,一味地追求学生是否准确地“记住”,对于解题过程中的思维表现并不关心,使得学生缺乏实际的生物学科能力,不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

四、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对策

(一)提供丰富的实践体验,拓展生物学视野

首先,积极开展学科内的实践体验。开展生物学科内的实践体验,是进行生命现象研究和活动规律研究的重要方式,也是学生在实践体验当中锻炼思维,感受知识价值的重要途径。另外,生物学科是一项基础性的自然科学,生物学和人们的生产实践以及日常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组织学生通过开展设计实验、社会调查、资料分析、海报制作等方式,促使学生将生物课堂所学到的知识和生活实际相联系。例如:在体检的过程当中,往往会有常规的血液或尿液化验单等,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的讨论,讨论“化验单都告诉了我们什么”,进而促使学生将学过的知识和生活实际相联系,加深学生对血液和尿液的认识,并且还有利于学生拓展知识。总之,教师要善于将生物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生活当中任何与生命科学相关的问题都可以成为拓宽学生生物学视野的切入点。要尽可能摆脱教材的束缚,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切实让学生感受到生物学科知识的价值。

其次,积极开展跨学科的实践体验。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促使生物学科与其他学科相互联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实现“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目标。因此,教师可以积极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比如针对当前生态环境改变的影响,引导学生学会从生物、化学、物理等不同知识中整合、分析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而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或方案。这样一来,可以促使学生对科学、社会以及技术之间的关系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提升其参与社会公众决策以及相关事务的能力。

(二)切实转变教育观念,由“育分”向“育人”转变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长期影响,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通常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不利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教师在开展初中生物教学时,必须摒弃传统落后的教学观念,以学生的理性思维发展为基础,进行相关教学活动的设计。也就是说,教师要以形象直观的生物学现象为教学点,引导学生参与生物实验、观察、分析等活动,尤其不能过于关注结论,关注“对错”,而是要关注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思维加工过程,促使学生体验知识的获取和运用过程,从而有效体现出生物学科的“育人”价值。

五、结语

总之,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不断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能力,从而进一步提升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吴觐宇.提高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策略探究[J].中学生物教学,2017(08):26-27.

[2]樊维伦.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生物学科核心素养[J].学子:理论版,2017(04):2-3.

[3]张先琴.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生物学科核心素养[J].读与写杂志,2018(03):96.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
提升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实践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拓展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拓展语文外延 提升核心素养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