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实施策略

2018-12-21 12:31吴秀玉
教育界·上旬 2018年10期
关键词:名著阅读实施策略高中语文

吴秀玉

【摘要】经典名著对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人文素质的提高、健康人格的提升都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试从“精选篇目,合理规划”“课内示范,方法引领”“开展多样活动,寓教于乐,使名著阅读长效化”等方面来谈高中名著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名著阅读;实施策略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要“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然而读书风气日下,学生的读书量大减,读图时代、网络文化等冲击着现代人们的生活,碎片化的浅阅读大行其道,大部头的经典则被人们敬而远之,加之应试教育积习的影响,能够让学生真正地爱读书,多读书,读整本书,只能是一种教学理想。面对这种现状,如何在实际教学中有所作为,培养学生热爱阅读名著并最终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每一位语文教师要切实思考的问题。

由于名著的范围广,容量大,课时有限,教学操作难,很多时候文学名著阅读教学基本上处于一种盲目、随意、无序的状态。这是当前名著阅读教学存在的大问题。因此,如何有效地进行文学名著阅读教学,已成为广大语文教师关注的一大热点。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探索,谈谈自己的一些观点和做法。

一、精选篇目,合理规划,循序渐进开展名著阅读

课外读物浩如烟海,而名著更是容量大,篇目多,篇幅较长,所以名著阅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笔者曾在所任教的文科班开展了“经典与博览”的读书活动,旨在“与经典为友,为精神打底;与博览同行,为人生奠基”。在活动伊始,我向学生明确活动具体目标,学生根据目标具体内容和个人喜好列出自己感兴趣的名著书目;在此基础之上,结合现有课程资源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课程总体进度,确定十篇作品左右为课程阅读鉴赏的教学内容;为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所选定的书目在与学生交流后最后確定为“四大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家》《简·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巴黎圣母院》和《百年孤独》。分为九个阅读小组,每个小组七八个人不等,由小组长负责组织组员进行阅读、探究,最后要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读书成果。该活动从高一入学开始,一直持续到高三上学期。

当然这仅是在一个班级中实践的个例,若要所有班级都能达到一定的阅读层次,语文教师又当如何作为?笔者认为这将是一项更为浩大的工程,它需要一所中学的全体语文教师必须统一认识,通力合作,坚持“为学生精神打底,为人生奠基”的理念,才能敢于去功利化地引导学生多读书。整个高中阶段的名著阅读计划要参照《课程标准》、教材以及高考考试说明,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学生的实际和兴趣出发去制订。阅读计划要尽量细化,应包含阅读任务、阅读进度、训练内容、评价方式等具体内容和措施,不能流于空泛。阅读名著既要保证必要的时间,又不能影响到其他各科的学习。最好能争得班主任、政治、历史、外语等文科老师的配合,使得他们既能统筹学生课余时间,又能适时从不同视角联系、点评名著,给学生更多层面的启发和思考,从而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形成多元解读、思维碰撞的合力。尤其是语文老师要舍得割爱,尽量在自己的阵地上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因为我们不能奢望学生在繁重的数理化演算之外花时间来读名著。

二、课内示范,方法引领,让名著阅读有法可循

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课内学习的目的最终还是教会学生自己阅读。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的示范引领作用,使学生“得法于课内”。人教版第四册第二单元是“古代小说鉴赏”,节选部分正好对应“四大名著”内容。笔者在讲《林黛玉进贾府》时,对教材进行大胆整合,由课文自然扩展到对《红楼梦》的品读。在《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作者对王熙凤的刻画是多视角、全方位的。课堂上重点以她为例,通过对先声夺人的出场、服饰的铺、容貌的描画、接见黛玉的一笑一哭的刻画品析讨论,使同学们对王熙凤的性格特征达成共识:泼辣能干、机变逢迎、工于心计、八面玲珑、圆滑世故。然后布置同学们看《红楼梦》第十二、十三、四十六、六十八、六十九回等,对王熙凤的精明、贪婪、强干、笑里藏刀等性格进一步体会。由此,学生不难悟出整部《红楼梦》一开始就不吝笔墨全方位地描摹王熙凤,对她的性格进行了界定,对其一生的命运给予了暗示,而这也为学生了解其他人物指点了迷津。《红楼梦》的品读活动持续了一个多月,那段时间笔者所教班级的学生将学校图书馆的《红楼梦》及相关品评“红楼”的书籍全部借完,他们课上课下谈论的是“红楼”,吃饭睡觉想的是“红楼”,连他们的书包里都装着“红楼”。看他们如痴如醉的样子,深为曹公感到欣慰——在充斥着“轻松”与“娱乐”的00后的世界里,仍有一群这样爱着“红楼”的青年人,真是难能可贵。

三、活动多样,寓教于乐,使名著阅读长效化

前面提到“名著阅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只靠课堂进行阅读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我们引导学生进行课外自主阅读。如果说泛泛地浏览也算阅读,那大部分学生都能做到,他们闲暇之余也会读读报纸,看看杂志,而且看得很认真。但要学生对名著阅读能达到自觉的程度,还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我们要采取各种形式,广泛开展活动,寓教于乐,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并保持其兴趣,使课外名著阅读长效化。在这里简单列举几种方法。

(一)利用多媒体,借助影视资料,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笔者结合媒体热点,紧扣学生心理,对应阅读的进度,在网上下载了《三国演义》影视资料,选取了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片段在课堂上播放,如《青梅煮酒论英雄》《隆中对》《空城退敌》等。看了几集后,学生对《三国演义》产生了兴趣,就自然而然地拿起了原著来看,还会拿着原著和影视作品进行比较、讨论。其中于丹《论语》心得、《庄子》心得,易中天《品三国》等给予学生心灵鸡汤的滋养;电影《孔子》《边城》《巴黎圣母院》《特洛伊木马屠城》《简·爱》《乱世佳人》等等,立体化的视觉冲击拓展了学生对作品品评的角度。通过视频教学的辅助,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和质量得到了可喜的提高。

(二)划分阅读小组,利用课前演讲,展示读书成果

有些名著比较短,学生可以挤时间细致地读完,而對于长篇名著,学生想细细品读实在是有些力不从心,这时就可以划分名著阅读小组,组织学生分段承包,共同完成阅读名著。如阅读长篇名著《三国演义》,可以挑选出经典片段如“三顾茅庐”“赤壁之战”等,再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阅读小组,每个小组利用每天的课前几分钟让学生轮流或介绍故事情节,或品评人物,这样不但使全班学生都熟悉了原著,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小组之间的交流,有时甚至演化为一场精彩的辩论赛,教师、作者、学生三者的内心发生共振共鸣,在课堂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课前演讲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玉千叶同学《红楼梦之薛宝钗》的新颖视角,蒙璇同学朗读《中国文脉》片段时的深深忧患,黎奕灵同学对《百年孤独》的思考,陆思琪同学绘制的《百年孤独》的人物关系图,邓婕同学关于《水浒传》的读后感,黄囿霖同学整理的“三国武将”等等。热烈的掌声与精彩的点评,让学生享受着阅读名著带来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在这样的活动中,所有学生的思维都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之中,必将极大地拓宽其思维空间,进一步提高阅读质量,激发其阅读热情。

(三)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拓宽阅读视野,提升阅读境界

指导学生围绕所选的名著,自选角度、话题,查阅资料,形成观点。在品读《红楼梦》的一个多月里,有的同学专门研究黛玉的诗词,或写贾宝玉对待女子的情怀,亦有同学对晴雯情有独钟。有一位探究“黛玉之死”的学生,在她的研究报告里道出了研究的艰辛:“为了完成此文,我在图书馆里驻足,在阅览室里停留,也在网上苦寻过……”然而文中更多地流露了为作家的人格美及其作品的情感美、艺术美所折服的情感。虽然红学已成为一门学科,学生的水平无法企及,但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走出了忽略名著或以消遣性阅读为主的误区,踏上了通向名著峰巅的阶梯,在攀登过程中逐步感受到了名著中的人物美、意境美、语言美、思想美、结构美和作者的人格美,感受到了自己在艰辛探索中发现的欣喜和自豪,感受到了与他人合作中情感与情感交流、思维与思维撞击的兴奋和畅快——而这诸多的感受相互交织,相互激荡,就会呈现出一幅幅令人如痴如醉、荡气回肠的辉煌的境界!可以说我们的名著阅读,净化了学生的心灵,丰富了学生的学养,提升了他们的阅读品位,让他们深知“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理趣,当然也为他们取得优异的高考成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经典名著的品读,高中三年笔者与学生们并肩走来,一路芬芳。

以上所述是笔者指导学生进行名著阅读的一些具体实践,难免会囿于一孔之见,虽然名著的峰巅还是那样的遥远,甚至是无限的遥远,但我们还要跟学生一道继续攀登,继续努力,不断地去感受、去领略那广阔的名著天地!

【参考文献】

[1]陈巍.略谈高中文学名著阅读教学的困境与出路[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名著阅读实施策略高中语文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关于高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困境分析及对策探讨
高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审美教育思考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培养农村学生阅读名著能力浅探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