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珍云
【摘要】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任重而道远,也是我们语文教育者的重要职责。文章结合作者多年教学经验,从“立足课本,动态处理教材”“区别古今,教学有侧重”“品味语言,彰显汉语言文化魅力”三方面,就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进行了研究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传统文化;传承
所谓民族传统文化,按照2014年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所指,主要是“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影响着中华民族的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维方式、思想观念、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情感认同等,并对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起着推动作用的,充满东方神韵的独特内涵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总体目标之一。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振奋中华民族精神。”初中阶段正是学生思想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语文学科历来是义务教育阶段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本校初中语文教材为语文出版社修订版,教材中蕴含大量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文。现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就教学过程中如何给学生渗透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进行研究探讨。
一、立足课本,动态处理教材
初中语文教材内容丰富,从古代诗文到现代诗歌,从人物传记到传奇小说,不仅文质兼美,更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或阐明人生哲理,或反映人文教化,或弘扬道德理念……从一定程度上说,初中语文教材本身就是一本厚重的传统文化教育史。初中语文教材中所蕴含的这些独一无二的思辨、理念、智慧、气度等,都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树立正确价值取向、陶冶道德情操、启迪健康成长的肥沃养分。然而由于教材文本对传统文化的承载也是静止的,加之初中生本身知识储备有限,缺乏人生阅历、生活体验和必要的文史背景知识,使得初中生对教材的分析往往不够到位,在理解和鉴赏方面较难拿捏透彻,尤其是一些情景交融、意蕴丰富的文言文由于文白差异、词义变化的影响、生僻字的障碍等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学生的学习难度,使得学生很难真正地理解透彻教材中蕴含的传统文化精髓,即便了解也多浮于比较肤浅的层面上。这就要求教师要科学地对静止的教材进行动态处理,注重挖掘其“人文性”价值,而并非像传统教学模式那般仅仅停留在字词的疏通、词义的掌握、语法的讲解等“工具性”的教学上。
以苏轼的《记承天诗夜游》一文为例,全文寥寥84字,既有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又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同时更蕴含了一种自我排遣的旷达,前面几种感情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而后面这种“面对逆境潇洒人生、乐观坚定、达观处世”的旷达精神则需要教师抓住作者的写作背景与学生进行动态分享,帮助学生进一步感悟作者想抒发的思想情感:苏轼因被人弹劾以诗讪谤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境况近乎流放,即便被卷入政治漩涡境遇不佳,苏轼也并非一味地沉溺于感情的深渊中,而是积极进取,寻求解脱,月夜游寺正是消释抑郁的具体行为,对月夜的景色的描绘是内心一种真实的写照,既是一种忧伤,也是一种达观,更是一种经历了许久磨炼的一种达观处世的人生态度。人生并非永远一帆风顺,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难免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而作者这种旷达精神正是值得学生学习的一种精神态度,对学生今后如何面对人生的困难和挫折无疑是一种很好的激励、指导和帮助。
二、区别古今,教学有侧重
初中语文教材中所蕴含的中华传统文化很多,教学中不可能面面俱到,且传统文化的教育只是语文教学的一个辅助内容,并非教学主任务。因此,实践中,我们应立足课本,根据文章的重点和主要内容来决定是否在本节课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而对于那些未含有传统文化的课文则无需进行“强制”渗透。实践中,我们可以从课文中重点筛选出那些符合时代发展以及中学生心理发展程度的优秀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等进行渗透。在此,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古文和现代文所包含的传统统文化差异性较大,与现代文相比,古文中可挖掘的文化“闪光点”更多,如作者的写作背景和时代背景等知识属于传统文化中的历史知识的范畴,作者的作品风格特点、语言知识等等则属于语言文化范畴,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理想抱负、价值取向、哲学思考等则属于精神文化范畴,此外,古文用精炼语言所表达的价值取向、爱国情怀以及塑造的优美意境等等也往往是现代文所不能企及的,以上这些在很多古文中均有体现,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诸葛亮《出师表》、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等,往往可渗透的传统文化教学点较多。相比较而言,现代文中所涉及的传统文化内容往往只有一方面,如叶圣陶的《苏州园林》涉及了中国传统的建筑文化,而朱自清的《背影》侧重强调亲情的可贵等等。因此,在实践中对于已经确定可以进行传统文化渗透的文章,若教学点较多,教师可重点筛选出有必要进行教学的传统文化知识,以文章所要表达的核心精神即作者想要表达的主要精神进行重点教学,一般而言,古文更注重的是知人论世,从认识作者其人到理解其作品的内涵,而现代文很多时候无需涉及作者。
以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为例,此文主要表达的是孟子的成才观,也是孟子提倡的做人做事的行为准则:“生活、学习中不能够贪图安逸,应该有危机意识,时刻准备着战胜困难,才会有所收获。”孟子作为古代先贤,其言论在历史上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积极作用,教学中要让学生深刻理解文章中所要表達的思想内涵,就要引申到孟子一生的思想抱负和生平经历,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孟子的主要思想,再从其人了解其文,即我们常说的“知人论世”,因此在教学中应将“了解孟子其人,知晓其主要思想”作为其中一个教学点,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其提出的成才观。当然,为了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此教学点只在教学过程中适当插入即可,不宜占用太多教学时间,以免主次颠倒。而教学叶圣陶的《苏州园林》时,要了解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则无需涉及作者本身,因此教学中便无需对叶圣陶其人及其人生经历进行教学,只需立足教材本身让学生自主探究找出文中相关的描述,同时教师辅助性地搜集相关资料或以观看多媒体纪录片的方式帮助学生拓展知识即可。
三、品味语言,彰显汉语言文化魅力
语言知识也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丰富文化遗产,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将语言知识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个重点,使学生受到我们汉语言美的熏陶和感染。对此,可在两方面下功夫:一是字词的教学,二是语句的鉴赏。
先说字词教学,字词读写在初中阶段尤为重要,课文中的生字词、易错字词、成语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内容,传统教学模式下我们常采用的方式就是背和默写,虽能取得较好效果,但在“人文性”方面效果较差,且这种死记硬背的方式往往容易导致部分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彰显祖国汉字文化魅力、让学生在教学中掌握汉语言文化知识的目标更无从实现。对此,我们可以通过采取介绍汉字起源的措施让学生在无形中了解汉字起源及演变文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起到传统文化教育的作用。以朱自清的《背影》一文为例,从多年教学经验看,学生最容易记错、写错的一个词语就是“狼藉”,很多学生往往将词语写成“狼籍”。对此,我们在教学中可借助《说文解字》中关于“藉”“籍”的造字本义的解释,让学生更好地区分这两个字的不同:“藉”的造字本义是古代供人祭拜时站、跪的草垫,一种说法认为“藉”是草料不加整编,狼藉的样子,因是以“草”而做故用“草”作偏旁;而“籍”的造字本义是作为人口出生官方依据的册子,在纸发明以前人们都是将文字记录在竹简上,所以“籍”是记录重要信息的书簿,因以“竹”而做故用“竹”作偏旁。如此解释后,学生往往便能恍然大悟,不但能有效降低书写错误率,而且在无形中掌握了这两个字的文化起源,加深了语言知识的积累。
其次,教会学生懂得语句鉴赏,这方面同样以古诗词教学为主。能长久流传下来的古诗词往往韵律优美,意境深远,感情丰富,如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所体现的出猎时的磅礴气势以及作者的豪情壮志,范仲淹《岳阳楼巧》中所体现的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理想抱负,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通过先教师范读再让学生反复诵读的方式,让学生于反复朗读中体悟词语之间、句子之间的停顿及抑扬顿挫,轻重缓急,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之处,提升学生对作品语言的鉴赏和感悟能力,同时又能让学生在自读中直接感受文本的精神内涵,为学生精神层面的提升打下基础。
总之,如何在语文课堂教育中充分挖掘传统文化资源,潜移默化、潤物无声地让学生将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学生在一次次深刻而长久的文化洗礼中树立正确价值取向,养成良好道德行为,形成一定传统文化底蕴,从而为学生今后能够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良好的基础,是我们语文教育者的重要职责。本文所述只是抛砖引玉,在今后教学中我们应继续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探索,从而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更有意义!
【参考文献】
[1]卢贵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研究和方法[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08):76-78.
[2]杜莹.关于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的研究与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 ,2016(27):131-132.
[3]殷勇.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作文教学研究,2016(01):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