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琼
摘要:组织好幼儿的一日活动,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需要老师具有超凡的教育智慧。同时,在组织幼儿一日活动中,应当依照幼儿的特点与实际情况,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一日活动中,不知不觉的得到进步与发展。为此,在开展幼儿一日活动中,应当对幼儿的发展目标进行明确,合理设置与安排相应的教学内容,组织好发展幼儿能力的教学活动,体现教育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关键词:幼儿教育;一日活动;寓教于乐;引导与支持
对幼儿开展教育,最终目的培养幼儿的各种能力,促进其不断进步与发展,这是幼儿园教育的根本任务与目标,同时对幼儿接受良好的早期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幼儿一日活动进行精心的组织与开展,让幼儿充分的参与其中,在玩中学、学中玩,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组织好幼儿的一日活动呢?做好幼儿教育过程中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促进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依照幼儿实际建立有效的作息制度,并认真进行贯彻落实
制定合理的作息制度,对幼儿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同时也是保证幼儿园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所以,应当依照幼儿园的具体情况,切合实际的制定作息制度。同时,幼儿一日活动计划制定过程中,应当融合多学科进行充分考虑,围绕一个内容,尽可能涉及多种学科开展主题活动、采取内容补充的形式教育时间较短的不足等。教师组织一日各类活动的计划制订、完成好教育任务,使幼儿一日活动安排合理,活动内容丰富,活动状态愉快,并能观察幼儿学习过程中的行为和需要,及时参与对幼儿的引导、支持,甚至是直接帮助解决困难。
2.注重目标的主导性,合理编排各个活动
我们现在最大的进步在于注重目标的主导性,以幼儿发展为依据对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组织,依照组织内容的自身特点,对教材的教育性进行充分挖掘,充分结合幼儿的发展目标,制订具体的教学活动,注重幼儿各年龄段要求,体现幼儿发展性和目标间的相关性。在开展幼儿一日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科学控制每项活动在各年龄段的时间长短。早锻炼、课间操、进餐、午睡时间不同年龄段大致统一,在统一中注重各年龄段及幼儿个体的差异,注重集体活动的自主内容、自主形式。一日活动安排是否合适,取决于清晰的目标去合理编排各个活动。
3.注重操作性,形成鼓励幼儿探索的氛围
《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提出:“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适宜的环境会使幼儿乐于探索。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幼儿表现出来的积极主动、探究和认识周围世界的强烈动机与愿望,往往不被教师所重视和鼓励,反而被误解,将其作为错误行为加以指责。对幼儿的发展造成很大影响,为此我们应当尊重和满足幼儿认知和理解周围世界这种深层的需要,鼓励幼儿主动探索。为幼儿创设一个尊重和支持的环境,让幼儿乐意与操作材料相互作用,主动建构知识经验。如我班有小朋友用开水给花儿浇水,引发了小朋友的一场讨论:“究竟能不能用开水给花儿浇水?”我刚想给他指出浇花是不能用开水的,但转念一想,这不正是让孩子们探索的好机会吗?为什么不让孩子按他的意图试一试呢。于是我告诉幼儿:“到底用开水浇花行不行呢?咱们让这位小朋友按他的想法进行,看看会有什么结果。”结果呢,小朋友通过自己的观察,探究实践活动,得出了正確结论:不能用开水浇花,应该用凉水浇花。需要指出的是,操作不单指有工具辅助的操弄某种物体,还要让幼儿到某一认知环境中去观察感受,有更多的机会亲身用多种感官从不同角度对某物或某认知环境进行感知。
4.把科学教育渗透到一日生活,提供能激发幼儿兴趣
我们强调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多一些动手操作,通过操作幼儿可以多方位地认知物体,可以更真切地知道物体自身的特征和物体间的相互联系。因此,在幼儿的回答与教师预想的结果不同时,教师要特别引起注意,更要尊重并努力寻求幼儿的真实认识及其来源,支持和鼓励幼儿的探索,让每一个幼儿在每一次探索活动中都有所发现,都有成功的体验。教师根据活动需要,提供丰富多样的、便于幼儿操作与观察的材料。让幼儿自己选择材料和决定用材料做什么,不仅有利于幼儿运用原有经验,澄清自己的想法,按自己的想法和方法解决问题,主动获得新的知识经验,还有助于他们形成一定的良好的人格品质。投放材料的种类和数量要不断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求而扩展和增加,教师通过投放材料不断支持幼儿实现自己的想法,促进幼儿与材料的相互作用。教师要把科学教育渗透到一日生活中,随时支持幼儿个别或小组发起的探究活动。如我班幼儿对楼道里的标志感兴趣,则生成了活动“有趣的标志”,甚至延伸到幼儿所能看到的所有标志,连家长也参与到活动中来;由“上下楼梯靠右行”而生成了“遵守交通规则”的主题活动等等,极大地提高了幼儿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究竟的兴趣和能力。
5.体现游戏渗透性
幼儿的游戏,把它们理解为幼儿期游戏在生活中的渗透性表示。为此,我们在一日活动中要求多次安排幼儿的自选活动,游戏渗透性原则重在渗透,游戏内容、形式、过程都比较宽松,不必拘泥于严格意义上的规定。但教师应有意识地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对各种游戏各有侧重。一般来说,小班注重情节性,中班注重趣味性,大班注重规则性、合作性和竞赛性。
总之,组织好幼儿的一日活动,让“教育寓于一日活动之中”需要教师的教育智慧:根据幼儿的需要,幼儿学习的特点,让他们在宽松自如、活泼有趣、不知不觉中获得进步。让一日活动在对各项原则具体体现的过程中,明确幼儿发展的目标,寻找和安排合适的教学内容,组织促进幼儿能力发展的各种教学活动。让幼儿的一日活动中,使教育内容与形式更为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1]王晓伟.关于幼儿教育的一些探讨[J].考试周刊,2016,(86):18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