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气功中医药院校传播的三维向度及其实践

2018-12-21 11:19刘佳丽龚博敏
中国医药导报 2018年26期
关键词:内观健身气功中医药院校

刘佳丽 龚博敏

[摘要] 响应《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的号召,中医药院校健身气功传播要在价值理念、制度设计与行动策略三个维度来探究。研究认为,目前中医药院校健身气功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途径,首先,要突出健身气功在松、净、柔中注重往内观察自己的身心状态而修炼身心以至健身的内观健身理念;其次,在制度设计方面要做好健身气功校园及其文化阐释与传承方面的政策与规范;再者,行动策略方面要处理好校方主导健身气功育人价值的传播与社团主导健身气功人文价值的传播的相互促进关系。

[关键词] 健身气功;中医药院校;传播;内观

[中图分类号] G80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8)09(b)-0168-04

[Abstract] To response to the call of The Opinions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China′s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al Heritage Development Project, Chinese medicine colleges should study health qigong from three dimensions including value concept, system design and action strategy. The research suggests that, at present, to inherit traditional national sports culture, Chinese medicine colleges should first emphasize the looseness, cleanness and softness of health qigong, observe their physical and mental state and further the concept of keeping healthy through the practice of mind and body. Secondly, Chinese medicine colleges should make good policy and norms of good health qigong campus and cultural interpretation and inheritance in terms of system design. In addition, Chinese medicine colleges should deal well with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spread of the educational value of school in leading health qigong and the spread of the humanistic value of community in leading health qigong in terms of action strategy.

[Key words] Health qigong; Chinese medicine colleges; Spread; Introspection

2016年10月國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大力发展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鼓励开发适合不同人群、不同地域特点的特色运动项目,扶持推广太极拳、健身气功等民族民俗民间传统运动项目。”[1]《规划纲要》中提出了众多与健康、全民健身、传统体育项目有关的指导,尤其提到推广健身气功项目。2017年在《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提出,要把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让其在“传承有抓手、发展有路径”中取得实际成效,真正实现其“活起来、传下去”[2]。健身气功是一项富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的健身体育项目,其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等特征蕴含中国古典哲学、医学等文化表征。中医药院校是以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培养中医药人才为特色的高等院校,其内涵与健身气功不谋而合,亦是为了丰富大学生锻炼身体与调节心理的手段,提高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与体认,激发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但是,中医药院校健身气功的有效传播,尚需从价值理念、制度设计与行动策略三个向度着重探讨其实践性,以期提高其传承效率。

1 中医药院校健身气功传播的价值理念

通过学校教育来传承文化者众多,健身气功的特性何在?《素问·上古天真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从安来”[3],中医理论突出心神安宁、心态平和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要性,而这便是健身气功通过调心、调息、调气来达到健康之效的基础。同时,《列子·仲尼》中“务外游者不知务内观,外游者求备于物,内观者取足于身”,这种返观内视的健身机制正是健身气功在中医药院校传播的文化价值理念。

1.1 健身气功在中医药院校传播中的健身价值研究回顾

中医药高等院校可以利用自身传统养生文化的优势,加快健身气功的推广。特别是以身体纬度为核心而展开的健身气功的文化教育实践完全有别于其他高校既有的民族文化教育形式[4]。健身气功作为中华优秀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其理论基础与“儒、释、道、中医”的思想理论息息相关[5]。在“天人合一”“动静结合”等哲学理念上,与中医基础理论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性。《素问·上古天真论》载“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这是气功练习的整体概括[6]。中医药院校开展健身气功,一方面,有利于加强大学生的身体锻炼,提高身体抵抗力,恢复体力和精力,具有明显的预防疾病、保健养生的作用[7]。另一面,更有利于让大学生通过练习健身气功后,将中医知识和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有效的“体医结合”。

研究认为,健身气功以其外在形体“柔和缓慢、圆活连贯、动静相兼、神与形合”[8]、“伸筋拔骨、舒展身肢,柔和对称、轻缓连绵,形神合一、呼吸自然,刚柔相济、动静相间”[9]的动作,通过“调心”“调气”“调息”训练来导引体内“气流”的流动而有别于其他体育运动。高校传播健身气功,能有效地放松身体,调节心境,达到身心合一的练功状态,“疏通经络、畅通气血”[10],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幸福感,降低大学生心理应激水平,改善大学生自我形象,从而起到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1.2 健身气功的“内观”健康文化理念

健身气功这种“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取足于身”的文化思想与实践技术是通过内观起作用,在目前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背景下,需要制度性地在学科建设方面大有作为才能有效建构健身气功之一“绝学”的话语体系。内观,即将心关注在呼吸和动作上,以此提高觉察、专注与觉察力。佛教解释为往内去观察身心的实相,从身体、感受、心和法四个面向,觉知其身不净、苦、无常及无我的本质,断除所有的贪瞋痴烦恼,以协助众生减轻苦痛,发展内在觉察、顿悟、智慧、怜悯与平静的灵性修习法之一。道教解释为,收心内视,令心定神静、乱想不起、邪妄不侵。内观虽根本理念源自佛家,但其应用早已融入中国养生文化之中。用现代的话语来说,训练专注的一种方法,旨在即刻注意力的自我调节、特殊的态度倾向(对经验保持开放与接纳的态度)等[11]。

《千金要方》云:“常当习黄帝内视法,存想思念,令见五脏如悬磬(古乐器)[12]。五色了了分明,勿辍(停)也。”内视,即用意“观心”或“照己”,是气功入静状态中所自我保持的意念。健身气功在练习过程中,讲究“观外形”“观呼吸”“观意念”。从而将健身气功在“身、心、灵”等方面的健身意涵得到传习;即在身体流畅中体会松静,在意识的包容开放中实现正念净化,在灵性的超脱开悟中达到平和安定[13]。因此,正如《列子·仲尼篇》中所提及的一样,“内观者,取足于身。取足于身,游之至也;求备于物,游之不至也”。身体健康还需要从自己身体的内在着手,“内观己身澄其心”。因為“内观之道,静神定心,乱想不起,邪妄不侵”[14],所以健身气功的内观健身理念是在强调练功之松、净、柔中注重往内观察自己的身心状态而修炼身心以至健身的。

2 中医药院校健身气功传播的制度设计

近几年,国家相关部门越来越重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宣传和发扬,出台的指导意见、相关政策都是在保障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实施的重要理论依据和相关政策。中医药院校健身气功的传播应该抓住时代的契机,突出中医药特色,让“中医药院校健身气功传播”的价值理念能够在各项制度设计中体现出来。制度层面的传播设计,本质上是保证中医药院校健身气功传播的有效实施,从“硬性”和“刚性”层面消除阻碍中医药院校健身气功传播的各种因素,将中医药院校健身气功传播逐步纳入制度化的轨道中。

2.1 传统体育进校园的国家政策倡导

在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和2016年国务院颁布《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中,都要求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健身气功作为传统体育项目,对促进中医药院校青年学生的身心健康起着积极向上的作用。面对当前中医药院校青年学生在激烈的身体运动中追求身心健康的现状,引入健身气功锻炼方式,不仅互补目前健身方式在运动类型上的单一化。将其融入各学段教学之中,要求传统体育进校园,推动中医药院校开设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修课。

其实,目前中医药院校传播健身气功不在于缺少参与传播的主体,而在于缺少保护主体参与传播的制度设计。中医药院校健身气功传播的前提是提高中医药院校对健身气功认可度,塑造良好的环境则需要硬性的制度设计。为了响应中央提出的“传统体育进校园”,中医药院校要在体制机制层面强化“健身气功的中医药院校传播”。一方面是中医药院校教职工范围的健身气功文化传播,让校园里从事教育的教师群体采用健身气功锻炼身体;另一方面是大学生群体进行健身气功锻炼。两者的统一才是中医药院校健身气功传播的整体。

因此,在中医药院校传播健身气功的制度设计需要制度创新去解决传统体育中医药院校生存的环境。从制度设计层面创新健身气功传播的最终目的是解决传统文化融入日常生活的问题,回应大众健康而富有文化意义的体育生活方式的诉求,推进校园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目前中医药院校的太极拳传播已十分成熟,其在制度设计层面往往是将人人会太极拳作为大学毕业的必要条件,而健身气功只是仅仅局限在一些因身体原因不能参加正常体育锻炼的人群,无形中健身气功连同这些“非正常”大学生一起被“污名化”了。故而正面宣传中医药院校健身气功的健身理念,让大学生对健身气功有了全面的认识,再配合各种推广的相关政策,进而提升成一种制度设计。

2.2 深入阐发健身气功文化精髓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要求重视保护和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健身气功是传统气功的当下活化,是现代化了的、以健身为旨的气功,其中蕴含着复杂、深奥的中医以及儒道释的养生文化奥义,需要加强其文化研究阐释工作。我们要深入研究中国传统健身文化,发展脉络及文化精神,才能增强中国传统健身文化的“文化自信”。

健身气功是以强身健体、养生疗养和弘扬民族文化为目的的具有中国传统印记的体育项目。中国的养生思想,在庄子看来是寻求精神的解脱和心灵的澄明,自由是根本出发点和最终立足点。而这种自由只能求之于己心,在保持心灵空明的状态中获得自由自觉。与之相适的养生导引则是存守内视,即把意念集中到某一部位或穴位,排除杂念,集中思想,达到入静的状态。所谓“内景隧道,惟返观者能察照之”是也(李时珍·奇经八脉考)。也是心斋坐忘,通过“止”达到无思无虑、精神空明、内心安谧虚静的精神状态。此存守、心斋、坐忘之法,后称为“内视”或“内观”。《云岌七签》曰:“内观之道,静神定心,不起乱想,外观万境,内察一心。[15]”

现代健身气功在继承了中国传统养生思想的同时,还要注重练习者意念的运用,通过调心、调气、调息三者密切联系,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较多初学者,在练习健身气功时,过于注重动作的准确、姿势的优美等形体姿态上,极少将注意力运用在意念上。随着练习的不断深入,呼吸和意念的运用,逐渐成为练习者的主要练习内容。弱化外形练习姿势的优劣,强调以意念带动身体姿势的练习。气功导引具有治疗疾病的功效,主要是通过动作的练习,配合自身内在的积极因素,发挥意识中的主观能动性,以提高人体功能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因此,健身气功这种天人合一的文化思想与实践技术需要制度性的学科建设才能有效建构“绝学”的话语体系。

3 中医药院校健身气功传播的行动策略

“中医药院校健身气功传播”不仅体现为一种价值理念和制度设计,在当前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的中国文化建设之际,更体现为一种行动策略。这种行动策略表现为中医药院校有效地处理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的共荣,在多元内容共存中促使传统体育传播主体能够平等参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创新体育课程与校園健身双轨并进的体制机制,激活中医药院校自身在传承传统文化、创新传统文化的内在发展活力,从而使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医药院校师生员工的日常生活。

3.1 校方主导健身气功育人价值的传播

健身气功的健康文化价值在于“存守内观以心静”,即通过存守、内观的健身气功锻炼方法达到“入静”的状态。但是,入静须“心净”,心猿意马地疯狂思考,各种价值观念、爱恶情结等力量就会排斥心静。“心净”则是中医药院校健身气功文化传播的育人价值目标。

从养生角度而言的健身气功,其育人价值发扬的逻辑是由心净而心静直至心境,最起码在练习健身气功时克服妄心、回归真心,从心随境转的受外界干扰转向境随心转的心无旁骛状态。《青华秘文》中提到“心求静必先制眼,眼者神游之宅者,神游于眼而役于心,故抑之眼而使之归于心”[16]。练习时,眼、心和神都要入静,思想集中,调整呼吸,目不斜视,凝神且安息,舌柱抵住上腭,心目观视内注,俯视望于丹田,很快就能入静。

同时,心静也是心净的修炼法门之一。健身气功锻炼讲究松、静、柔,行功缓慢,用意不用力,全身肌肉、经络放长松开。在导引动作下,强调意先于气。所以练功前要做好心绪的沉静。心中若有牵绊,空有外形而无内在;练功中也要松柔、静默、守意、游动、贯通;练功之后还要调息,屏气凝神,动作与呼吸配合,胸腹一呼一吸,手足动作一收一放,互相关联。吸如浮云缓缓上升,呼时如流水汩汩而流,意沉丹田,深长均匀,将吸入之气引导到腹部,配合动作之屈伸开合,再将浊气排除。这种健身气功的内观活动是由于透过意念、外形、呼吸,容易促使锻炼者超脱自身的身心现况,进入忘我的状态,跨越有形进入无形的精神层面,继之在自觉自省而包容开放中朝向更加正向、肯定的自我引发;同时能在和缓沉稳的情境中,认清本质,去除日常杂念,享有专注的融入;最终在立身中正、顶天立地之中实现心平气和、缓缓松沉行功,产生平和安定之状态,进而塑造性格之沉稳[17]。

3.2 社团主导健身气功人文价值的传播

作为“政府话语”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其背后蕴含的是一种国家意识。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要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逐步形成一种“社会话语”。健身气功的大力发展必须以扶持学校、社会团体、直属协会等社会组织活动,进而使“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能够在行动策略层面找到实实在在的主体。健身气功文化中医药院校传播的主体不仅是中医药院校各部门,而应该是以校园各种协会组织为主要构成部分的多元主体,在校园内发扬健身气功“身心合道”的健康文化价值。

但是,中医药院校健身气功社团是生存一定场域之中、并且由各种与其他社团和协会关系所构建的空间,“经由行动者彼此在项目文化影响力、经费多少、社会影响力在权力结构中对应出来的一种客观关系,充满竞争与冲突”[18]。不仅如此,健身气功社团人依据自己的特殊利益去追求并进行斗争,实现加入社团的愿望。另外,在中医药院校众多社团的参与者们不但在各自社团内寻求着维持自我定位,更积极地想改进自我定位,实现自我成长。由于参与者进入这一活动的社会情境各不相同,如有些是院系学员、同学相邀、教师建议等,以致投入程度也有视健身气功如运动、生活、修炼等差异,进而影响其各自对健身气功意涵深浅不一的体悟。总之,只有在行动层面上有社团场域来解决大学生锻炼日常化问题,传统文化的传承才能有实效。

行动策略层面的健身气功文化传播是内观健身文化价值理念和制度设计层面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中的集中体现。倘若没有行动策略层面的健身气功文化传播,即使“传统体育进校园”或者传承传统文化的口号喊得再响,制度设计得再完备,“文化传承”仍然难以落到实处。但是,单纯满足对健身气功文化传承的方法技术掌握,而不做大学生身心与心性的整体修养与全方位调整,便会舍本逐末,甚至可能沉迷幻影,误入歧途。

4 结束语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19]”大学生作为青年人的主要群体,他们的体质健康更关乎国家未来的希望。因此,在西方体育全民盛行的今天,在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今天,我们应该提倡多练习中国的传统体育项目[20]。练习健身气功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已经不单单是传统体育项目了,而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我们要从健身气功中医药院校传播的价值理念、制度设计和行动策略三个维度来大力传播健身气功。

[参考文献]

[1] 新华社.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N].人民日报,2016-10-26(001).

[2]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Z].2017-01-25.

[3] 姚洁琼,贺娟.浅谈《黄帝内经》养生七法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联系[J].环球中医药,2012,5(7):528-530.

[4] 张彤,杨嘉民.高校健身气功推广的文化审视与思考[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5(6):109-112.

[5] 张磊,姚剑文.“一带一路”战略下健身气功文化传播对策研究[J].武术研究,2017,2(12):116-119.

[6] 晏显妮,陈瑞芳.浅谈健身气功八段锦与中医养生治未病的关系[J].湖南中医杂志,2017,33(9):135-136.

[7] 肖素霞.健康中国背景下高等医学院校推广健身气功的可行性研究[J].武术研究,2018,3(2):103-105.

[8] 万瑜.“健身气功·八段锦”练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12):102-104,111.

[9] 项汉平,丁丽玲,项馨,等.高校健身气功·易筋经教学模式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44(9):74-77.

[10] 杨玉冰,彭翔吉.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十二法对普通大学生体质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6):114-116.

[11] 范琬君.内视认知治疗团体于忧郁症缓解患者之疗效研究[D].台北:国立台湾师范大学,2012:6.

[12] 范逸品,张志斌,王永炎.中国传统哲学之心象理论在中医学的应用(一)-心象理论诠释[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7(11):725-728.

[13] 莊淑敏.内观类活动之休闲意涵:以太极拳为例[D].台中:亚洲大学,2012:90.

[14] 强昱.道教心学的精神气质-以《内观经》为核心的考察[J].世界宗教研究,2006(4):64-71.

[15] 张君房.云岌七签[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94-95.

[16] 王小蓉.一种哲学理论新形态的初步成熟-评王重阳内丹心性学说[J].中华文化论坛,2007,56(4):130-136.

[17] 林中鹏.养生就看这一本:正确的观念决定你的健康[M].台北:秀威咨询科技股份有限责任公司,2001:36.

[18] 梁晖昌.大学社团活动场域之探索[D].台北:东吴大学,2002:97.

[19] 艾楚君.习近平青年社会责任感培养思想研究[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2(2):41-46.

[20] 刘佳丽.“中国梦”视域下高校保健体育课程中武德教育的价值研究[J].运动,2017(7):116-117.

(收稿日期:2018-05-11 本文编辑:张瑜杰)

猜你喜欢
内观健身气功中医药院校
内观疗法你听说过吗?
『青年艺术100』总监彭玮解读:IN/OUT的内观与反思
内观疗法在抑郁症康复期中的应用
内观认知疗法对大学生述情障碍干预研究
浅析健身气功八段锦对久坐不动人群的保健机理
健身气功·八段锦对社区老人终身体育的促进研究
以供给侧改革为引领,提升中医药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中医药院校师生关系影响因素的年级差异研究
西南边疆高等中医药院校硕士研究生就业状况分析及对策
中医药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践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