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丽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数学教育发展学科核心素养已经逐渐成为数学教育者的共识。虽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并没有直接明确小学数学课程的学科核心素养,但借助高中数学学科素养的概念与定义,再加上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公布的十大学科大概念,仍然可以将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定位为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等六大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深度改革,而信息技术为面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提供了支撑和帮助。
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引发认知冲突
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能够在强烈的探究欲望支配下进行数学学习,这对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至关重要。而借助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创设多样化的真实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例如,在教学《认识11~20各数》这一课时,我设计了学生喜爱的哆啦A梦的动画情境,让学生跟着哆啦A梦乘坐时光机去古代看看古人是怎样计数的。接着动画演示原始人打猎和用石子计数的场景——数满十个小石子,就换成一个大石子,进而与课堂上演示的将十根小棒捆成一捆联系起来。这样运用信息技术有声、有形、可动的特点,将课本上静态的知识通过动画演示出来,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各个感官共同参与,使其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参与学习。
组织深度探究活动,促进数学理解
培养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不是简单的训练等教学活动,而是要让学生经历深度的探究过程,让其真正地具有相关数学学习的活动经验。借助信息技术,我们可以让探究学习活动真正地发生,使学生能够探究数学原理,而不是直接得到结论。例如,我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相关内容时,让学生借助几何画板对不同的三角形内角和进行测量,并通过探究和讨论归纳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设计数学应用活动,促进素养内化
在面向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应精心设计数学應用活动,促进学生素养内化。借助信息技术,可以将家庭作业和课堂教学贯通,让学生在家庭中实现在真实生活情境中数学知识的活学活用。例如,我要求学生借助信息技术考察生活中真实物品的周长,让他们体会原理应用和测量误差等知识,这样可以实现对数学知识的深度应用。
总之,信息技术助推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无疑给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有责任适时、适度地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深度融合,让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真正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