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校内资源的价值,让校本培训更具活力

2018-12-19 11:07曹海
教育界·中旬 2018年11期
关键词:校本培训接地气

曹海

【摘要】越来越多的老师呼吁校本培训要接地气。 学校坚持“在成人中成事,在成事中成人”的理念,努力发现、提炼、放大学校在变革性实践过程中优秀教师、优秀团队、优秀项目的育人价值,打造了“身边人 身边事”品牌校本培训系列,不断聚焦、提炼、放大“优秀的人”“优秀的事”的育人价值,越来越多的骨干教师走上讲坛,越来越多的优秀资源成为全校共同的发展资源。

【关键词】校内资源;校本培训;接地气

校本培训是拓展教师职业视野、提升职业素养的一种重要途径,是教师职业生命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是当下“高耗低效”的培训让老师们如入泥淖,让主办方落入“吃力不讨好”的无奈。面对纷繁复杂的培训,老师们发出了“想说爱你不容易”的呐喊,越来越多的老师呼吁校本培训要接地气。所谓接地气,就是校本培训要基于老师的现状和真实需求,采用喜闻乐见的方式,让老师真正有所收获,有所提升。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努力挖掘校内资源的价值,“身边人 身边事”项目应运而生。

一、“身边人 身边事”的内涵

经历十余年的新基础教育研究,我校坚持“在成人中成事,在成事中成人”的理念,努力发现、提炼、放大学校在变革性实践过程中优秀教师、优秀团队、优秀项目的育人价值,打造了“身边人 身边事”校本培训系列。

1.“身边人”指一切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相关的优秀的人。无数实践证明,较之专家的示范,同伴之间的示范与引领往往更具有說服力与榜样作用。“身边人”不仅包括学校里优秀的教师个体,还指家长、学生个体;不仅包括教研组、年级组、课题组、项目组,还包括“晨曦社”“脱颖研修团”等非行政性组织。比如,在课堂教学中涌现出来的技艺精湛、炉火纯青的教师,在家庭教育、家校合作过程中涌现出的善于合作、乐于奉献的家长,在课题研究中呈现出来的勇于探索、勤于提炼的课题组长,他们就可以成为我们优秀的“身边人”。

2.“身边事”指与学校有关的教育教学活动、事情、事例等。不仅包括课堂教学,还包括大课间、兴趣社团等除课堂教学之外的一切校园活动。不仅包括课题研究、教研活动,还包括家校合作、社区服务、寒暑假等校外的教育教学实践。比如,我校金花老师是一名义工志愿者,她十几年如一日帮贫扶困,寒暑假走进边远山区,她的善举带动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教师、家长志愿者,在最近一次“为了一袋牛奶的暴走”活动中,我校就有近2000名学生、家长、教师参与了公益活动。她的事迹就成了我们优秀的“身边事”。

3.“身边人 身边事”系列培训旨在发现、挖掘、提升育人价值,提升教育境界。具体来说,就是用“身边人”带动更多的人,用“身边事”教育更多的人,让当事人成为主讲者,让身边的人成为见证者、参与者、学习者。我们三年多的探索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身边人 身边事”的实施

“身边人 身边事”校本培训的实施有一个比较规范的过程,那就是学校管理人员需要用专家的眼光去发现优秀的人和事,用专业的理念去提炼背后的教育规律,在专门的“身边人 身边事”论坛去发布自己的研究成果。

1.用专家的眼光去发现

法国雕塑家罗丹曾说过:“世界上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于独特的学历背景、家庭环境、个性气质、思维方式,不同的老师对于职业内涵的理解、对教学理念的把握、对学校发展的态度都存在较大的差异。也许正是这些差异,为校本培训提供了有利的资源。学校管理人员利用随堂听课、作业检查、校园巡视、班级评比、绩效考核、问卷座谈等形式发现优秀的个人或团队,发现优秀的项目或做法,聚焦有价值的资源。

两年前在春秋淹城的一次秋游,因为同时有几个学校一起开展,加上景区的游客也比较多,每一个景点都是人山人海,人满为患,绝大部分班级的同学一整天只体验到了一两个项目,最后只能扫兴而归,家长也是颇有怨言。但是,我们发现金花老师所带的学生平均体验了6个项目,这一点让所有人都感到疑惑不解。于是我们在随后的学生、教师的座谈中得知,一个星期前,金老师和同学们利用综合实践课时间,就春秋淹城的景区分布、休息地点的选择、游玩的路线开展了充分的讨论,在众多的方案中确定了最优的方案。由于提前做足了功课,金老师和她的学生在人满为患的景区里做到了闲庭信步,游刃有余。

古语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样的道理众所周知。学校发现金花老师这一“不太高明但又非常有效”的做法,在校本培训活动上分享时,很多老师一下茅塞顿开,仿佛拨开云雾见到了蓝天。后来这一做法进一步激发了综合实践课内容的选择、校园资源的有效利用、学科课程的有机统整等诸多思考。

2.用专业的理念去提炼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不竭动力的源泉,群众是一切创新的有生力量,人们常说的“高手在民间”就是这个道理。学校的发展莫不如此。对于校园里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和诸多创新的做法,只有运用专业的理念加以提炼,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才能成为一种共通的教育法则进一步推广,成为一种相对稳定的机制,供老师们选择、实践,进一步优化。

在学校一年一度的优秀教研组展评过程中,我们发现数学教研组的教研氛围相对浓厚,教研组的每一位成员的教育教学基本功都比较扎实,在过去的一年里他们在课堂教学、课题研究、科研论文等方面的表现相当突出,教师专业成长也是一路高歌,势头猛进。学校管理人员开始聚焦该教研组的日常教学、教研活动,正所谓“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他们果然有不少扎实而又不同寻常的举措,但是他们自己又无法将自己的做法清晰地表述出来。为了进一步发挥优秀资源的示范引领作用,教导处、教科室联合进驻数学教研组,经过现场观察、座谈走访,我们将他们诸多不成文的规定进行了系统的提炼:关于课堂,每学期都由骨干教师带头执教新课型研究课,而二梯队教师继续巩固相对成熟的课型,新教师模仿执教成熟课型,即后来学校实行的“创新课型骨干上,成熟课型人人过”教研机制;关于教研,他们更多地利用茶余饭后、课间休息等碎片化的时间开展基于“每日一议”的“微教研”;关于科研,他们以年段、兴趣自由结合申报课题,并将课堂教学、教研活动、论文撰写有机地统整起来,即学校后来实行的“教·研·训一体化”。

经过系统的提炼和凝练的表达,许多原本属于教师个体的创新做法得以在全校范围内进一步推广,为全校范围的优秀资源提供了潜在的可能。

3.用专门的场合去发布

经研究证实,同伴的示范最具感染力和说服力。对那些经过系统提炼的创新做法,学校积极鼓励教师或者他的团队在全校“身边人 身边事”校本培训活动上正式发布优秀的经验。

寒暑假也是学校教育在时间、空间上的延续,我校于三年前开始以研究性项目的形式整体设计学生的寒暑假生活,期初进行研究性学习成果的汇报交流。为了进一步提升期初课程的实施水平,学校不仅进行了相关课程理论的学习,并从年级、学科、校级层面上选拔那些开展得好的项目,并帮助其系统提炼。在本学期开学初的校本培训活动中,我校体育学科的褚江艳老师、语文学科的赵霞老师、数学学科的阙萍老师以及学生工作领域的周蝶老师分别就自己研究性项目设计理念、实施策略、研究心得以及存在困惑几个方面与全校老师进行分享。

假期作业的整体设计、期初课程的指导交流是一个新鲜的事物,对于我校老师来说比较陌生,经过分享式的交流、互动式的点评,老师们相互启发,深入思考,彼此促进,培训活动收到了实效。

三、“身边人 身边事”的思考

作为一种土生土长的校本培训形式,“身边人 身边事”只有保证“高位”的培训理念、“新颖”的培训内容、“灵活”的培训形式才能确保校本培训取得预期的实效。

1.培训理念要“高位”

学校教科室是校本培训的主要责任部门,校本培训主要承担者应该是学校的骨干教师。要提高校本培训的效益,就必须要坚持“人人都可能是培训者,人人都必须是参与者”的理念,主动思考,深入探究。为此,除了学校管理发现资源,我们还应当营造平等、和谐、轻松的氛围,特别鼓励教师主动地申报、承担培训项目,积极交流自己的经验或成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使教育教学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向纵深持续发展。

2.培训内容要“新颖”

“新颖”是指培训内容不能老生常谈,但绝不是要求培训内容一味地标新立异,或者形式大于内容,而是要積极关注教育教学相关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要结合学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找准生长点,找到突破口,真正选择那些符合学校发展愿景、切合教师现实需求的内容作为校本培训的项目。比如,国家前阶段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标准,学校便积极探索各学科核心素养与生态课堂的基本特质与实施策略结合起来,努力探索核心素养的核心理念在我校落地生根的路径。

3.培训形式要“灵活”

校本培训的形式应该是更灵活、更有个性的。除了传统的报告、讲座,我们特别提倡培训者使用更具接地气的培训形式,可以互动对话,可以现场演示;可以个体展示,可以团队协同;可以面对面进行,可以在虚拟空间开展……种种形式,这里不再一一道出。

“身边人 身边事”校本培训是基于学校老师的真实需求打造的品牌项目,经历了三年多的实践,我们不断聚焦、提炼、放大“优秀的人 优秀的事”的育人价值,越来越多的骨干教师走上讲坛,越来越多的优秀资源成为全校共同的发展资源。

【参考文献】

[1]刘良华.校本行动研究[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

[2]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市教科研年度发展报告[R].内部资料,2014.

[3]教育部.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刘良华.教师专业成长[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校本培训接地气
提升中职学校教师专业素质的校本培训探析
研析小学校本培训质量管理的方法
雏鹰学校校本培训之思考
中水电,在老挝“接地气”有回报
为南疆建言献策要“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