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美荣
苏州市吴江区第四人民医院普外科,江苏苏州 215200
当前我国临床技术有了很大提升,腹腔镜手术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几乎所有外科手术均可在腹腔镜辅助下完成,且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1]。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具有较多优点,比如,创伤小、愈合快、并发症低等,将其应用于穿孔性阑尾治疗中能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2]。该文选取该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60例阑尾穿孔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就腹腔镜手术在减少穿孔性阑尾术后应激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以此为临床治疗提供一些参考,现报道如下。
该文研究的主体为该院收治的60例阑尾穿孔性患者,所有患者均确诊为阑尾穿孔疾病,患者及家属已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所选病例已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以随机的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其中对照组男患者16例,女患者 14例,年龄为19~64岁,平均(43.822.34)岁;观察组男患者15例,女患者15例,年龄为18~65岁,平均(44.232.15)岁。经过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可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较高。
将传统开腹手术应用于对照组临床中,具体操作为:患者以仰卧位的方式展开手术,首先在患者右下腹部行麦氏切口,根据解剖结构将腹壁逐层切开,之后将腹腔脓液吸取,分离阑尾粘连并切除;在盲肠内壁进行阑尾残端的包埋处理,包埋结束后对腹腔进行冲洗;对于腹腔渗液的处理,主要采用无菌干燥纱布进行蘸吸;最后进行引流管的留置,并对腹腔进行逐层缝合[3]。
将腹腔镜手术应用于观察组临床中,具体操作为:患者以仰卧位的方式进行手术,首先选择观察孔的位置,以患者脐凹上缘10 mm为准,将腹腔镜置入孔内;随后确定两处手术操作孔,主要是左下腹与耻骨上方2~3 cm处行10 mm及5 mm的操作孔,将相关操作仪器置入孔内[4]。将患者腹腔脓液吸净后,自大网膜包裹组织或肠管黏连组织中钝性分离阑尾,在结扎阑尾系膜过程中采用可吸收生物夹进行操作,阑尾根部游离之后进行双重结扎,主要采用丝线展开操作,将阑尾切除后从左下腹10 mm的操作孔中取出;然后对腹腔进行冲洗,解除气腹后将腹腔镜及相关手术操作器械拔除;最后实施穿刺孔的缝合,并采用生物胶粘粘合切口[5]。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C反应蛋白 (CRP)、外周血糖、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手术镇痛药使用率与满意率;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6]。
观察组患者的CRP、外周血糖、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CRP、外周血糖、住院时间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术后CRP、外周血糖、住院时间比较(±s)
组别 C R P(m g/L) 外周血糖(m m o l/L) 住院时间(d)对照组(n=3 0)观察组(n=3 0)t值P值7 6.4 2±3.2 4 5 4.1 4±3.1 2 6.3 4 2<0.0 5 7.3 2±2.3 4 4.6 1±2.3 1 6.4 1 2<0.0 5 1 0.1 2±1.1 4 6.2 3±1.2 4 6.6 4 1<0.0 5
观察组镇痛药物使用率 (10%)低于对照组(43.3%);且观察组手术满意率(86.6%)高于对照组(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镇痛药物使用率与满意率比较[n(%)]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6%)低于对照组(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腹腔镜手术作为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其具有较多的优势,比如,创伤小、愈合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将其应用于阑尾穿孔疾病治疗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尤其在减轻阑尾穿孔术后应激的效果显著[7]。应激反应一般在机体遭受手术、创伤等不利刺激后而产生的反应状态,应激反应的适应能够使机体对外界侵害的抵抗能力提高,但过度应激将会损伤机体,严重破坏组织器官[8]。阑尾穿孔患者采取开腹手术创伤大、术中出血量多,明显的应激反应将对患者术后恢复带来不良影响。而采取腹腔镜手术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应激反应,减小患者手术创伤,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9]。为了确保腹腔镜实施穿孔性阑尾术的质量,尤其要注意这几点:①术中需对肠管做好保护操作,比如,采用无损伤钳夹操作分离阑尾组织,在阑尾电凝时不得接触肠管;②动脉结扎过程中应注重密切观察是否存在出血性血肿;③阑尾残端的保留长度应科学合理[10]。
汪雪等[1]通过纳入76例穿孔性阑尾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就腹腔镜手术在减少穿孔性阑尾术后应激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给予对照组(38例)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38例)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CRP、外周血糖及住院时间:(57±10)mg/L、(4.8±0.8)mmol/L、(5.2±1.5)d 优于对照组 CRP、 外周血糖及住院时间 (78±12)mg/L、(6.5±1.0)mm/L、(9.6±1.3)d; 且观察组镇痛药物使用率(11%)低于对照组(45%);另外,观察组手术满意度(92%)高于对照组(6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该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 CRP(54.14±3.12)mg/L、外周血糖(4.61±2.31)mmol/L、住院时间(6.23±1.24)d优于对照组 CRP(76.42±3.24)mg/L、外周血糖(7.32±2.34)mmol/L、住院时间(10.12±1.1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42、6.412、6.641,P<0.05);且观察组镇痛药物使用率(10.0%)与手术满意率(86.6%)优于对照组镇痛药物使用率(43.3%)与手术满意率(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41、9.201,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6%)低于对照组(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41,P<0.05)。由此说明:对阑尾穿孔性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能取得良好效果,腹腔镜手术与传统的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精确率高等优点,能够使患者手术创伤减小,使患者术后恢复时间缩短,有助于减小患者术后疼痛感;且该手术治疗还能降低CRP、外周血糖,使术后应激反应减少,对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发挥重要作用;另外,由于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创口较小,其能够减少镇痛药物的使用率;通过实施腹腔镜手术展开治疗,还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对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发挥重要作用。由于腹腔镜器械设备结构十分复杂与精密,操作难度较高,因此,医护人员应当熟悉手术操作的整个流程,做好腹腔镜手术器械的保养与清洁,为提高腹腔镜穿孔性阑尾手术质量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对阑尾穿孔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展开治疗能取得显著效果,该方法具有较多优势能减少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其有助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因此,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