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勇 白云
摘 要:文化作为一个民族最重要的印记,是民族的根与魂。悠久的历史造就了我国灿烂的文化,其中就包含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特色的民族发展道路中十分重视少数民族文化建设。但我们也要清晰认识到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的任务艰巨繁重,仍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这就要求我们不仅需要少数民族地区的自有力量,还需要结合实际,加大更多外力的支持。这对于更好促进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關键词:少数民族;文化建设;思考
党中央一直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1]近年来,民族地区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丰硕成果,但由于民族地区自身力量有限,且文化建设的任务紧迫繁重,所以还需要加强外部支援。通过结合地方实际,制定和完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少数民族文化建设扶持政策。
一、增加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
(一)加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投入
党和政府针对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逐步实现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这种均等化不仅体现在东中西部各个民族地区,还体现在民族地区城乡之间。但长期以来,一些偏远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发展落后,甚至还处于缺失状态,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少数民族群众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热情,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少数民族群众文化权益的实现。为此,在现行民族地区文化建设政策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中央财政用于少数民族文化建设上转移支付资金,并按照一定比例由地方政府安排相关配套资金,设立民族地区文化设施建设的专项基金,用于民族地区博物馆、乡镇文化镇、农家书屋、文化广场等文化设施建设。更多更好的惠及是少数民族群众。
(二)保障公共文化设施运营投入
以往少数民族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完成后就很少管理,缺乏有效的设施运营措施,导致少数民族群众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短期化,不持续。所以,需要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各项文化设施的后期运营费用进行精准测算,完善后期运营资金保障机制,定期定时拨付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最大限度保障民族地区公共文化设施后期运营有效。
(三)拓宽社会力量参与投资渠道
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的发展不仅需要中央和地方政策持续发力,还需要广大社会团体共同参与。通过鼓励、支持和引导有能力的社会力量参与民族地区文化建设投资,进行文化产业投资运营,不断注入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的新鲜血液,让少数民族群众更好的享受文化建设带来的丰硕成果。
二、完善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的优惠政策
(一)建立文化发展的长效机制
少数民族文化建设不能仅仅需要“输血”,还需要民族地区自身“造血”。所以要改变以往单纯提供资金和物质的帮扶方式,还需要完善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优惠政策,实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长效发展,走出真正有利于民族地区文化建设健康发展的内外结合之路。
(二)破除文化事业发展的诸多障碍
针对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建设方面,地方政府要制定出台相关简化政策。具体来说,就是通过简化办理手续、主动沟通协调、提供技术支持、免费培训人才、发放项目补贴等手段,充分发挥文化事业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服务广大群众的作用。[2]
(三)推进文化产业创新性发展
针对文化产业创新性发展,中央及地方政府要积极培育市场新主体,通过规范管理和提高服务、整合资源和税收优惠等政策吸引市场新主体积极参与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建设,实现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使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建设进入快车道,不断满足少数民族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三、培育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的专业人才
(一)注重培养当地文化骨干
健全少数民族地区文化骨干的选拔制度。主要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和爱好者以及从业者当中公开选拔,根据每个人的综合素质和个人意愿进行考察,有针对性的进行岗位调配。在此基础上对当地文化骨干进行针对性业务培训,不仅提供课堂理论学习,还提供课外实践锻炼,不断增强当地文化骨干的专业素养,造就一批真正懂、真正爱少数民族文化的专业队伍。
(二)吸引外地优秀文化人才
通过公开招聘考试吸引一批社会各界的优秀文化建设队伍,进一步深化地方文化人才引进保障机制,制定落实引进人才的工作生活保障政策,健全引进人才的晋升培训渠道,营造重才爱才的良好氛围,积极推进少数民族文化人才建设的发展,更好服务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的发展大局。
小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整个社会共同参与,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开创21世纪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18
[2]刘源泉.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文化政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1
作者简介
李志勇:(1990.5-),男,河南平舆人,重庆市万盛经开区党工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白云:(1991.8-),女,新疆阜康人,重庆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代表人物思想研究。
(作者单位:万盛经开区党工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