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保护红线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2018-12-18 15:17张新
农业与技术 2018年19期
关键词:构建

张新

摘  要:生态保护红线建设视角下,对我国生态安全格局产生的积极影响甚广,生态保护红线建设的发展直接关乎到国家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完成,对人类生存环境的优化,以及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对生态环境、文明社会的有效建设等。因此,对生态保护红线建设下的环境质量效應进行评价必须严格重视,要求相关部门深刻认识到生态保护红线建设过程中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地位,秉持完善生态保护红线建设的理念落实生态安全格局工作,进而推动我国生态保护红线建设实现最大化的效益,实现我国建设生态保护红线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长期目标。

关键词:生态保护红线;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中图分类号:S891+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1032070

生态保护红线建设本身就是为了实现对我国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障,具备良好的生态环境改善效益,可以有效减少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自然资源过度消耗,避免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破坏,进而有效改善生态环境。以生态保护红线建设方针为基础,搭建科学、可靠、稳定、高效的生态安全格局体制,进而有效发挥生态安全格局的生态价值。

1     生态保护红线的相关内容分析探讨

随着国家以及社会上对生态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近年来我国已经提出和建立了一系列的生态功能区等,对一些环境状况比较脆弱的地区来说,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1]。其中生态保护红线的提出主要是为了能够结合系统保护规划,从而在环境保护管理等内容的指导之下提出的重要任务,因此当前来说能够有效维护生态安全格局、有效保障生态系统的一系列正常功能,同时也对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1.1     生态服务保障线

生态服务保障线是生态保护红线中所包含的重要内涵之一,这是指生态保护红线能够为社会以及人类提供生态调节的功能,同时还能够提供一定的文化服务的功能,从这一点能够看出生态保护红线是支持经济以及社会得以在当前的环境下获得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1.2     人居环境安全屏障线

当前生态红线的另一个重要内涵就是它是重要的人居环境安全屏障线,能够对一些环境恶劣的地区以及环境给予保护,维护脆弱地区的生态平稳,从而能够形成人居环境安全屏障线,呵护生态敏感的地区以及脆弱地区,为人们的生存提供安全有效的屏障,例如很多的沙漠地带,建立生态保护红线,有效减少和防止恶劣风沙天气对人们日常生产活动的影响。

1.3     生物多样性维持线

所谓的生物多样性维持线就是指对大自然中生物的多样性以及物种的多样性进行有效的保护,特别是一些濒临灭绝的珍惜物种,可以说生物多样性维持线的建立是使得当前生物保持多样性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也是有效减少人类破坏造成珍惜动植物灭绝的重要措施。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当前来说生态红线的建立是使得当前生态稳定、环境优美,人居和谐、经济平稳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我国也正在这方面不断努力,争取取得更大的进步。

2     构建生态安全格局的方法

在构建生态安全格局时,通常按下面3个步骤,即正确对生态评估对象予以选取;对生态评估因子进行识别;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具体特征如下。

2.1     正确对生态评估对象选取

在调研和分析研究区生态现状及人文、地理、历史等概况基础上,确定此区对生态安全具决定性作用的多元化评估对象,如林地、水源、农田等。上述生态评估所表现出的安全状态,对研究区自身结构和生态服务的安全均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依据研究区特征的不同,在确定生态评估对象时,也存在较大差异,需依据当地特征个体化确定。

2.2     生态评估因子识别

参考生态安全的具体定义及概念,从生态系统自身结构安全和生态系统服务安全两方面,与研究区人文和自然条件结合,对各生态评估对象所对应的生态评估因子进行识别,就生态安全格局框架予以建立[2]。如生态评估对象确定为水时,水系统自身安全即指洪水和暴雨安全;水系统服务安全即指此区域水资源的安全,提示可为当时居民就充足、干净的水资源予以提供。

2.3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在构建生态安全格局时,需依据不同研究对象所具有的生态评估因子特征,对格式-过程模型法或生态因子叠置法进行选取,就当地子项生态安全格局予以建立,后通过对各子项生态安全格局叠加展开研究,对综合生态安全格局进行构建,就关键生态用地予以识别。

3   基于生态保护红线建设视角下提升生态安全格局质量的有效途径

基于生态保护红线的生态安全格局建设相对于传统的对生态环境的维护而言,优势大大提高。生态保护红线地区具有非常明显的区域划分以及规划,因此边界清晰,在今后的维护中就会大大提高清晰程度,缩短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各个部门的工作,放在一个共同的平台进行,这样就大大节约了资源,使得相关部门避免产生保护部门的交叉折叠;基于生态保护红线之下的生态安全格局整体来说范围较广,不仅仅包括水平的保护,同时还包括垂直的保护,因此能够产生切实有效的保护效果。那么下面就进行具体的分析,针对性地了解一下基于生态保护红线建设视角之下生态安全格局质量提高的有效途径[3]。

3.1     做好生态保护源地的选择

科学合理地选择生态保护源地是构建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举措,因此对于生态保护源地的选择,在选择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地维持现有的完整的生态环境,避免造成破坏;还要尽可能使得生态服务功能从多个方面显现出来,呈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态势;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红线而言,是预防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措施,同时早在2013年就已经被纳入了区域保护的完整体系,因此在今后生态系统服务的过程中,需要提高对于敏感因素的抵抗能力,尽量减少对红线区域附近的外界环境的干扰。总体来说,做好生态保护源地的选择是提高生态安全格局构建质量的重要基础,通过合理地选择能够尽可能地减少一些不必要问题的发生,减少后期维护费用。

3.2     做好生态廊道以及生态战略节点的有效辨识

受到客观环境因素的限制,使得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大多数是呈岛屿式的非连续分布状态的,这样来说会明显降低对于珍惜动植物保护的效果以及能力,因此为了提高辨识性,加强对珍惜动植物的保护,应当着力辨识好生态廊道以及生态战略节点。[4]对于垂直的生态保护区域来说,应当对不同区域的水土特点以及生态特点进行有效的分析,将不同等级节点通过一些有效的方式连接起来,例如可以借助绿色廊道实现整体的连接,形成一个整体的保护网络,便于提高保护力度。

3.3     做好生态格局的优化升级

从当前的形势来看,我国的生态格局主要包括3个部分,其中分别是重要的生态功能保护格局、人居环境安全生态格局、生物多样性维护格局。而目前对于生态格局的优化来说,实施效率不高,容易受到一些外界自然因素的影响,特别是一些环境较为恶劣的偏远的地区,同时保护的成本较高。因此现阶段对于生态格局要结合现阶段较快发展的科技进行科学合理的升级,这样才能够有效降低生态格局问题。除此之外,对于生态格局的优化升级,还需要适当考虑到生态安全格局的尺度以及空间形态,进行适当的区别对待,对于一些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的地区以及重要的动植物保护地区,优化维护措施,进行重点关注。

基于生态保护红线的生态安全格局建设在当前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不仅仅关系到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同时也关系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一些珍稀物种的延续,因此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基于生态保护红线的生态安全格局建设在今后应当坚定不移的进行下去,充分发挥其优势,实现国家生态环境的健康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德琳,邹长新,徐梦佳,等.基于生态保护红线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J].生物多样性,2015,23(6):740-746.

[2]韩琪瑶.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哈尔滨市阿城区生态保护红线规划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

[3]刘晓光.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哈爾滨市阿城区生态保护红线规划[C].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5年会论文集.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5:1.

[4]吴学灿.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优化生态安全格局[J].社会主义论坛,2017(05):17,8.

猜你喜欢
构建
浅析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专业课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
动车组检修基地与动车检修分析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