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良肢位摆放应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效果及对肢体功能与并发症的影响

2018-12-17 02:20王香花
中国民间疗法 2018年11期
关键词:屈曲偏瘫康复训练

王香花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河南 开封475000)

脑卒中是临床较常见的疾病,早期康复训练能够显著促进受损神经功能的恢复,是脑卒中患者治疗过程中必不可缺的步骤。笔者对57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在早期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增加早期良肢位摆放,可提升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开封市中医院脑病科收治的113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56例,男27例,女29例;平均年龄(73.11±7.03)岁;疾病类型:脑梗死42例,脑出血14例。观察组57例,男29例,女28例;平均年龄(73.16±7.06)岁;疾病类型:脑梗死40例,脑出血17例。两组患者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根据脑血管造影、经颅多普勒超声等检查确诊,符合脑卒中的诊断标准[1];Brunnstrom分级I~V级。

1.3 排除标准 对本研究使用药物有禁忌证者;依从性差或不能配合治疗者;中途退出者。

2 调护方法

2.1 对照组 应用早期康复训练。在患者意识清醒、生命体征稳定、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恶化停止48 h后开始,包括卧床期(关节活动度被动训练、坐起训练、床上运动)、离床期(平衡、坐位、起立及步行练习)、生活能力训练期。每次30 min,每日1次。

2.2 观察组 在早期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联合良肢位摆放。①健侧卧位:头部放于枕上,颈椎略偏向患侧,躯干与床面垂直,健肢朝下,患肢前伸,与肩关节呈90°,胸前放一软枕,肩、肘关节呈抱物状,腕关节屈曲,手指展开,患侧下肢髋关节屈曲,膝关节下及足下放一软枕,健侧髋关节伸展,膝关节屈曲。②患侧卧位:头部舒适位,胸部抬高,颈部屈曲,躯干后旋垫枕,患肢在下,上肢伸直,肩胛骨伸展,肩关节屈曲90°,手指伸展,下肢伸展,膝关节屈曲,踝关节跖屈,健侧上肢自然位,下肢膝关节、髋关节屈曲90°,踝关节跖屈,给予患侧关节适当加压。③仰卧位:头部平枕转向患侧,上肢平放于身体两侧,患侧肩关节外展,下方置软枕,手臂伸直,手指伸展,拇指向外伸展,下肢伸直,腘窝下置软枕,膝关节屈曲,脚下置足托,每次30~60 min。④床上坐位:将枕头垫于患者身后,髋关节屈曲90°,上肢放于身前,该体位仅在患者进食、排泄时使用。⑤轮椅坐位:患者取坐位,后背与轮椅间置一木板,臀部尽量靠后,两侧上肢放于身前,前旋前臂,手指伸展,膝关节屈曲90°,双脚自然下垂,每2 h变换1次体位[2]。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均于训练2个月后对比疗效。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对肢体功能评价,满分100分,分数越高提示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越好。用Barthel指数评价生活质量,包括10个项目,共计100分,分数越高提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或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3 结果

(1)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比较 观察组患者提升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1。

表1 两组脑卒中偏瘫患者训练前后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比较(分

表1 两组脑卒中偏瘫患者训练前后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比较(分

注:与本组训练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训练后比较,▲P<0.05

?

(2)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5.381,P=0.020<0.05)。见表2。

表2 两组脑卒中偏瘫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4 讨论

研究证实,神经元损伤引起肌张力提升是影响早期康复训练疗效的主要因素,不利于后期患者康复训练的进行[3]。本研究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早期良肢位摆放,其主要原理是以神经系统功能重组及可塑性为基础。虽然神经元的受损不可再生,但神经系统在发育成熟后,神经的突触结构及回路能够出现适应性改变,在神经系统出现损伤时,外周运动、感觉神经在损伤后会导致中枢突触结构及神经回路出现改变,以适应损伤后的改变,但这种适应能力有一个时间段,超过这一时间段,神经组织的适应性则会大大降低。早期良肢位摆放能够在神经系统对外部刺激最为敏感的时期使患者尽快适应,有效避免关节挛缩、肌痉挛等情况出现,有利于后续治疗的进行。同时患者在疾病出现后,若肌肉长时间处于静止收缩期,会阻碍肌肉恢复的速度,但是如果此时被动运动患肢,使肌肉产生伸展、拉伸等力的作用,能够有效避免肌肉功能障碍的发生[4]。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训练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Bart hel指数及Fugl-Meyer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证实在早期康复训练前联合应用良肢位摆放,能够显著促进肌肉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提升生活质量。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早期良肢位摆放时,最佳时间是在患者的病情及生命体征稳定后方可进行,避免不当的动作影响疾病的恢复。

综上所述,早期良肢位摆放能够显著降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提升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屈曲偏瘫康复训练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钛合金耐压壳在碰撞下的动力屈曲数值模拟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复杂载荷作用下双金属复合管的屈曲失效模拟分析
1/3含口盖复合材料柱壳后屈曲性能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