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护理方式对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出血及电极移位发生率的影响

2018-12-17 02:20荆智霞
中国民间疗法 2018年11期
关键词:囊袋起搏器移位

荆智霞

[河南(郑州)弘大心血管病医院,河南 郑州450000]

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属于有创性操作,且无法完全替代心脏传导功能,术后易出现电极移位、血肿、感染等并发症,不仅影响了临床疗效,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安全[1]。术后传统护理主要关注患者的治疗效果,而忽视了诱发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2]。笔者对45例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了优化,临床取得满意的效果,并降低了术后囊袋出血及电极移位发生率,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在河南弘大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行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45~75岁,平均(58.5±5.3)岁;起搏器种类:单腔起搏器30例,双腔起搏器15例;疾病类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20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5例,Ⅱ度房室传导阻滞5例,快速恶性心律失常3例,电源耗竭更换电池2例。观察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45~75岁,平均(58.8±5.2)岁;起搏器种类:单腔起搏器31例,双腔起搏器14例;疾病类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21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5例,Ⅱ度房室传导阻滞4例,快速恶性心律失常3例,电源耗竭更换电池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标准 均符合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适应证[3];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内容知情,同意配合研究。

1.3 排除标准 伴有其他脏器严重功能障碍者;资料不全者。

2 调护方法

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即术后用无菌敷料覆盖创口,用沙袋常规压迫创口6~8 h止血,术后24 h指导患者取左侧卧位或仰卧位,充分制动手术上肢与侧肩部,术后72 h适当下床活动。

2.2 观察组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优化护理方式进行干预,具体方法如下。①术后用无菌敷料覆盖创口,并以沙袋压迫与弹力绷带联合止血。根据患者情况调节弹力绷带松紧度,绝对卧床与侧肢制动6 h后撤除沙袋,抬高床头。若患者无气促、胸闷等症状可协助其取坐位或半卧位,12 h后适当下床活动,24 h后拆除弹力绷带。同时,根据患者的心理状况给予心理指导,消除其焦虑、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保证病情在稳定的情绪状态下得以恢复。②指导患者避免进行电极移位的活动,如深呼吸、剧烈咳嗽、过度向前弯腰、右侧卧位等。③密切观察创口有无渗液与出血,以及切口皮肤、术侧肢体有无疼痛、肿胀症状。若囊袋隆起,局部皮肤有波动感、颜色青紫,则考虑出现囊袋血肿,应立即采取处理措施。必要时可在无菌操作下穿刺抽出积血。同时,严格勾画血肿的轮廓线,以便随时观察有无扩散及消退情况。④指导患者适当活动术侧肢体,活动时应以循序渐进为原则,逐渐加大幅度,密切监测心电图变化,若有感知失灵或起搏器异常等情况,应立即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①评价两组患者术后囊袋出血及电极移位发生率。②采用自拟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评价两组患者对本次护理的满意度,满分为100分,包括护理技术(30分)、护理效果(30分)、护理效率(30分)与人性化服务(10分)。80~100分为满意,70~79分为基本满意,70分以下为不满意。满意与基本满意计为总满意。③观察对比两组住院时间。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3 结果

(1)术后囊袋出血及电极移位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术后囊袋出血及电极移位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患者术后囊袋出血及电极移位发生率比较[例(%)]

(2)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χ2=4.464,P<0.05)。见表2。

表2 两组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例(%)]

(3)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住院时间为(9.2±1.0)d,低于对照组(13.5±1.5)d,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4.565,P<0.05)。

4 讨论

心脏起搏器是一种植入体内的电子治疗设备,是通过脉冲发生器发放电脉冲,再以导线电极传导,对接触的心肌进行良性刺激,促使心脏收缩与激动,继而达到治疗心律失常所致心脏功能异常的目的[4]。心脏起搏器分为临时起搏器与永久起搏器两种,其中永久起搏器适用于各种严重心律失常持久存在影响心脏泵血功能者。然而,受手术创伤的影响,部分患者术后可能出现囊袋出血、感染、起搏器移位等并发症,给其预后质量带来严重的影响。

电极移位与囊袋出血是永久起搏器置入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其中电极移位主要与手术过程、患者耐受度、术后活动不规范等有关[5]。囊袋出血常见于永久起搏器置入术后1周内,其发生原因与术中损伤动静脉、止血不充分、术前未停止应用抗凝药物、术后过早或过度活动术侧肢体、术后压迫点移动等因素有关,临床表现为局部肿胀隆起、疼痛及波动感。传统临床护理主要采用沙袋压迫创口止血,但此方法易发生移位或脱落,继而导致压迫部位改变、压迫时间不足等情况,增加囊袋出血与创口渗血的发生率,甚至因囊袋周围皮肤血液循环障碍而发生愈合不良[6]。因此,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降低永久起搏器患者术后囊袋出血、电极移位的发生率十分必要。

近年来,随着现代化护理模式的发展,护理服务的工作性质与内涵也得到了丰富。本研究对45例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了优化,临床取得了满意的效果。首先弹力绷带与沙袋压迫联合止血,能有效避免沙袋移位,同时也增加了压迫面积,避免患者体位变化所致的压迫不全;指导患者避免进行电极移位的活动,进一步降低了术后电极移位的风险;密切观察病情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不良症状;活动指导可以保证患者的康复安全与速度。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囊袋出血及电极移位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表明优化护理方式能够有效降低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出血及电极移位的发生率,使护理服务更为规范、细致与完善,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保证康复质量。

综上所述,优化护理方式在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患者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可以降低术后囊袋出血及电极移位的发生率,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囊袋起搏器移位
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囊袋血肿的管理及预防
MDT诊疗模式在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盘前移位中的治疗效果
解剖法制作囊袋在心脏起搏器植入中的应用
起搏器置入术术中预防感染的护理体会
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疗效
永久起搏器的五个常见误区
永久起搏器的五个常见误区
大型总段船坞建造、移位、定位工艺技术
辽代契丹“绫锦缘刺绣皮囊”的艺术探析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大量积液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