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在预防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分析

2018-12-17 02:20
中国民间疗法 2018年11期
关键词:股骨颈下肢静脉

肖 艺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450000)

股骨颈骨折是骨科常见病,手术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方法,不管是内固定还是股骨头置换术,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术后常见并发症。DVT主要表现为下肢疼痛、肿胀,继而皮肤青紫,严重者可引发肺栓塞,甚至导致死亡[1]。研究显示[2],骨科手术后DVT的发生率高达43%,尤其是老年患者,由于器官衰退,且合并多种疾病,身体机能差,术后需长时间卧床,增加了DVT的发生率。单纯的常规护理效果不佳,所以通过有效的措施预防DVT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笔者将中医护理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伤科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82例,均行手术治疗,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字。排除有其他并发症、接受过其他治疗影响研究者、有严重心肝肾疾病、孕妇、有精神疾病及依从性差的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男25例,女16例;年龄61~83岁,平均(73.8±3.4)岁;经颈型骨折18例,基底骨折14例,头下型骨折9例;手术方式: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17例,手法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13例,髋关节置换术11例。观察组男30例,女11例;年龄64~81岁,平均(72.7±3.5)岁;经颈型骨折20例,基底骨折15例,头下型骨折6例;手术方式: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19例,手法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16例,髋关节置换术6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调护方法

2.1 对照组 术后给予常规护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抬高患肢,使下肢高于心脏20°角,促进静脉回流,保持引流通畅。观察患者肢体肿胀情况,及时处理出现的并发症,结合患者情况进行床上-坐位-下床锻炼。

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术后中医护理。

(1)情志护理 向患者介绍以往治疗成功的病例,帮助患者树立信心;运用中医的喜胜忧及移情法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使用五行音乐疗法,播放轻柔的音乐以疏泄肝气。

(2)按摩 从小腿跟腱开始,由远心端向近心端按压小腿比目鱼肌及腓肠肌,每次15 min左右,每日3次;然后用揉法对双侧足三里穴进行穴位按摩,每次2~3 min,每日3次。如果患者有DVT征兆,则禁止按摩。

(3)功能锻炼 ①踝泵锻炼:患者回病房后即开始进行,包括踝关节屈伸和环绕。患者取仰卧位,伸展下肢,勾起脚尖,尽量使脚尖朝向自己,最大幅度时保持5~10 s,然后放松,以踝关节为中心进行360°环绕,即进行趾屈、内翻、背伸、外翻的组合动作。每隔2 h进行1次,每次5 min。术后6 h内进行被动踝泵锻炼,术后6~9 h进行主动踝泵锻炼。②股四头肌舒缩:术后6~9 h进行,患者仰卧位,伸直小腿,紧贴于床面,做股四头肌向上拉紧收缩动作,并进行踝关节背伸活动,每次拉伸10 s以上,然后放松10 s,反复进行10次,每日3~5次。③深呼吸锻炼:术后6~9 h进行,每次10~15下,每日4~5次。④直腿抬高锻炼:术后3~7 d进行,踝关节90°伸直,直腿抬起患肢15°~45°,每次10~15下,每日3~5次。⑤下床锻炼:根据患者情况可在术后7~10 d进行下床锻炼,进行站立及行走活动,以患者能耐受为宜。期间如患者出现不适需及时通知医生。

(4)辨证施膳 根据患者情况给予膳食指导,术后给予有活血化瘀作用的食物,如三七瘦肉汤、金针菇蒸瘦肉等。气血亏虚者,多食用红枣煲鸡汤补气益血。嘱患者多饮水,每日饮水量达2 000 mL以上,以防血液浓缩,多食用富含纤维素和维生素的水果,以稀释血液。

(5)中医健康指导 加强中医健康宣教工作,向患者讲解DVT的相关知识,指导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饮食起居,注意保暖防冻,穿宽大舒适的鞋袜,戒烟,以免尼古丁刺激引发静脉收缩,影响血液循环。嘱患者保持心情舒畅。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①术后第3、5、7日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患者疼痛程度,分值0~10分,分值越高表示越疼痛。下肢肿胀程度:采用软尺测量患肢膝关节及以下5、10 c m处,取平均值。30~35 c m为正常范围。②术后第14日采用双下肢静脉彩超检查DVT的发生情况。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或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3 结果

(1)术后3、5、7 d肿胀程度及VAS评分比较 两组术后5、7 d肿胀程度及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后3 d(P<0.05),观察组术后5、7 d的肿胀程度及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术后3、5、7 d肿胀程度及VAS评分比较

表1 两组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术后3、5、7 d肿胀程度及VAS评分比较

注:与本组术后3 d比较,△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P<0.05

?

(2)DVT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有2例(4.88%)发生DVT,对照组有8例(19.51%)发生DVT,观察组DVT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86,P<0.05)。

4 讨论

术后DVT的发生原因包括3个方面:术中麻醉药物会使周围静脉流速减慢,下肢肌肉处于麻痹状态,收缩功能丧失;手术不仅会损伤血管壁,还会使血液黏稠度增加;术后切口疼痛,导致患者长期卧床,缺乏锻炼,静脉回流不通畅使血液瘀滞,从而引发DVT[3-4]。

中医认为DVT发生原因主要是手术创伤,致血溢于脉外,瘀血停滞,气机不畅,或由于老年患者体质虚弱,气血耗损严重,致血行缓慢、脉络受阻,出现下肢肿痛[5-6]。治疗及护理原则是消肿止痛、活血化瘀。本研究中,观察组给予中医护理包括情志护理、按摩、功能锻炼、辨证施膳、健康指导等。其中情志护理通过中医喜胜忧理论及移情法缓解患者情绪,有助于护理工作的开展。按摩可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改善血流速度,轻揉足三里可通畅气机,通经活络。功能锻炼中踝泵锻炼通过被动和主动活动可使肌肉早期得到运动,增加股静脉血流速度;股四头肌舒缩锻炼可增强肌肉泵的功能;深呼吸锻炼可增加膈肌功能,促进血液回流;直腿抬高锻炼加大了下肢活动度。辨证施膳根据中医证型不同给予相应食物,可达到对症治疗的效果。健康指导可加深患者对DVT的了解,学会自我护理。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5、7 d肿胀程度及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表明中医护理可较好预防DVT的发生。

综上所述,中医护理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可减轻患者下肢疼痛、肿胀,减少DVT的发生,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股骨颈下肢静脉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术后强化护理预防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便秘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研究
腰静脉及腰升静脉变异一例
3枚空心加压螺钉在股骨颈截面的位置分布
治疗Pauwels Ⅱ型股骨颈骨折,股骨颈系统(FNS)比Hansson钉稳定性更好、固定更可靠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不同术式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颈骨折临床研究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DCA循环法的应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