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将“留白”的教学艺术引入到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思考能力的发展与提高,有助于阅读教学效果的大幅提升。通过总结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在应用“留白”时存在的问题——教师未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教学活动未充分发挥“留白”的作用,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挖掘教材文本中的“留白”,促进学生想象能力、思考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做到在阅读文本中“留白”,击中学生的兴趣点,激活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积极想象与思考,最终为高效课堂的实现奠定基础。
【关键词】阅读教学;留白艺术;应用现状;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按照课堂结构划分
(一)课前导学留白
一门有效的教学课程,离不开学生课前的全面预习。例如,中文注释,疏通文本句子是浅层的阅读目标。此外,学生在课前预习文章的情节、人物形象和心理、作者的情感、表达的主题、阅读后的启发意义等,都可以使语文课堂更加高效和深入。课堂留白主要是为后者准备的。
(二)课堂教学留白
课堂上的留白多发生在课堂上思考中。因此,课堂教学中的留白呈现出多种多样丰富的形式。例如,可以将留白巧妙地安排在创造情感、激发问题、理解概念、阅读与思考、实验观察、变量训练、知识拓展、小组讨论、总结与分析等环节。
(三)课后思练留白
一节有意义的课堂,应该是包含着无限的可能性,留给同学们思考的空间远远大于教学内容本身。所以,课堂时间有限,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关键是学生在课后不能停止思考。老师应善于设置课后的留白思考,鼓励学生从多种角度看待问题。
二、按照课堂时空划分
目前的课堂教学,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老师在讲,学生很少有课堂时间留白。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自主学习,老师应该给出空余的时间,让学生有思考的时间。例如对一段话的理解,可以让学生相互讨论,反复阅读,仔细体会,自己总结观点;空间留白就是要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不要束缚他们的思维,在阅读中思考,制造讨论话题,自由辩论。
三、按照課堂调控划分
预设性留白,即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预设课堂中的留白教学过程,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又有多样的留白形式;生成性留白,这种留白不是预设的,但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随时调整。例如,采用临时留白的方法。学生对有意义的问题可能会重点探究,可能会影响教师既定的教学设计。但毫无疑问,学生们独特的思维将为单调的课堂增添色彩。
四、按照教学目标划分
知识和技能的留白主要是通过让学生学习来实现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不急于教授方法,根据对知识点的学习情况实时调整,给予一些未知知识的留白。过程与方法的留白,既是完成学习任务的途径,又是认知发展的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指引方向,但不要急于教给学生具体的方法,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但不要预先详细铺设认知轨道与思维程序。教师往往在课前不可能预设全部学习过程,应根据学情做适时的选择与调整。因此,过程与方法的留白往往是随机应变的,它更需要教师的教学智慧。
五、按照教学方式划分
阅读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风格与需要进行选择,既可以“默读”,也可以是“朗读”;既可以“精读”,也可以是“泛读”;既可以圈圈点点的鉴赏性阅读,还可以是寻找问题的质疑性阅读。一是体验内容的留白,比较好的做法是探寻学生阅读后的关注点,如其中的某个人,这个人的某句话,这个人言行表情的一个变化,这个人某个艰难的抉择等;某处情境,这处情境蕴含的情感,这处情境创造的写作手法;某句灵动的语言,或蕴含哲理,或启发心智,或熏陶情操。这些都可作为学生自主解读文本的切入点。二是体验表达的留白。课堂的师生对话 、生生对话是常见的表达。以文字的方式也是 一种表达。教师要为学生的表达搭建良好的平台。情境创设的留白,是指图像与信息不能太满、太直白,要有一定的朦胧感与含蓄性,能够产生让学生联想浮翩的效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探究某种自然现象或为了验证某一原理,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一系列动手做标本、学具以及实验的活动。以往,都是教师指明需要做什么活动, 而且指导很具体。现在,由学生选择或自己设计某一活动 ,能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另外,要适当为学生多留一些活动的时间,对于那些有价值的实践活动,教师在时间的规定上不要过分吝啬 。
参考文献
[1]袁士满.巧用文本留白,感悟人物角色――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关思考[J].新课程导学,2014(1).
[2]熊小玫.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留白艺术的运用[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3(11).
[3]梁美芳.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留白”艺术[J].基础教育研究,2016(2).
[4]赵桂梅.“留白”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7(5).
作者简介:林萱,女,1989年生,福建人,大学本科学历,中学二级,研究方向为中学语文教学。
(编辑:郭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