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飞
【摘要】数学反思能力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把握时机诱导学生反思,授之以渔让学生学会反思,落实措施让学生爱反思,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反思能力,让反思成为习惯,从而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和谐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 反思能力 把握时机 授之以渔 落实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2-0099-02
当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已成为国际社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勤于反思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著名数学教育家指出:“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反思是一个过程、是一种习惯,需要能力和毅力的支持。小学生尚处于学习的开始阶段,从小对他们进行反思能力的培养十分必要。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小学低段学生的数学反思能力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培养数学反思能力几点策略。
一、小学低段学生数学反思能力的现状分析
一直以来,小学生数学反思能力的现状很不乐观。多数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对自己思维过程的正确与否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反思意识淡薄,反思能力很弱。同时,教师在教学中更多地关注教学内容,留给学生反思的时间和空间较少,造成大部分学生不会反思、不善反思。具体分析如下:
1.检查意识较差。学生的课堂作业普遍存在匆匆做完交给老师去改,错了,回去订正,有的学生甚至在这样的循环中往返数次。家庭作业由家长检查签字,更是许多老师惯用的手段。大部分学生作业做完便万事大吉了,能够自觉检查的寥寥无几。
2.整理意识较差。在一个单元或整册学习结束后,老师们总会布置学生自主整理复习,很多学生对这样的作业很不以为然,不当回事、甚至不做的比比皆是,即便是复习也是走马观花看一看。大部分学生都习惯依赖老师或父母帮他们复习整理所学的数学知识。
3.错误原因分析意识较差。拿到老师批改后的作业,学生看到错题总是不加思索地擦掉重做,有的甚至抄襲别人的答案,很少能够静下心来思考错在哪里、为什么错。因此,教学中一道错题老师分析了N次,许多学生还是一错再错的事情屡屡发生。
4.问题解决策略和优化意识较差。在数学学习中,学生更多关注的是问题解决了没有,答案正确了就停止了思考。很少有学生去关注问题解决背后所采用的策略,很少有学生进一步思考:这道题还可以怎么解?还有没有更巧妙的解法?
二、小学低段学生数学反思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把握时机,诱导学生反思
低年级学生反思意识淡薄。要培养他们的反思能力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实践中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把握时机,诱导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学习反思。
1.在探究活动中引导反思。数学学习重在经历过程,如果将数学探究活动和学生自我反思结合起来,有助于提高探究活动的有效性,进一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例如二年级上册的“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在探究23-7=( )时,我先让学生尝试计算,再用小棒摆一摆进行验证,在交流反馈中生成了以下过程。生1:我先拿走3根,再从1捆里拿走4根,还剩16根;生2:我先从1捆里拿走7根,把剩下的3根和3根合起来是6根,10加6等于16;生3:我先把1捆打开和3根合起来是13,拿走7根,,还剩6根,10加6等于16。师:小朋友真会动脑筋,想出了3种方法,这些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学生通过反思交流,达成共识:个位3减7不够减 ,要从把一捆打开后再减,也就是从十位退1作10和个位上的3合起来再减。整个过程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的自我反思,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2.在错误生成中引导反思。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那么怎样把学生的错误转化为教学资源呢?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对错误进行反思,分析错误原因,引导学生扫除或纠正思维中的盲点,在错误中明理。例如二上“认识几时几分”一课,钟面上的时刻是9时55分,学生大多数误读成10是55分,课堂上我没有应急于下结论,而是让学生充分反思:时针究竟过了数字几,你是怎么判断的?拿出学具钟拨一拨,和同桌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在学生充分反思、动手操作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探索出正确认读时刻的方法:钟面上的时刻接近10时,但还不到10时,所以是9时多。
3.在反复比较中引导反思。小学数学中有许多概念、法则、公式形式相近、联系紧密,学生极易混淆,很难准确掌握和运用。因此在这些相似易混淆处,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反复比较中反思,理清它们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例如二上“简单的组合”例2,有3个数5、7、9,任意选取其中两个求和,得数有几种可能?学生很容易和上一节课的内容混淆,做出错误的解答:5+7=12、7+5=12、5+9=14、9+5=14、7+9=16、9+7=16,有6种可能。面对课堂上生成的错误,我没有马上对这种做法作出评价,而是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其他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最后经过讨论得出:像上面5+7=12和7+5=12只能算一种,他们的和都是12,所以得数有3种可能。于是,我进一步引导学生比较:用5、7、9这3个数字选其中的2个数组成两位数与求两个数的和,在解题思路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帮助学生梳理排列问题和组合问题的解题思路,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4.在课堂小结中引导反思。课堂小结是一节课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对学习过程中所涉及的知识、方法和解题策略的归纳、反思。教学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课堂小结总是被学生埋头做习题所替代,完全没有了反思的机会。这种关键之处该花的时间绝不能少,教学中我是围绕3个问题引导学生反思的:①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整理内化构建知识体系)②我学会了什么?(对照检查,明确不足)③还有哪些困惑?(质疑提高,培养创新精神)……然后进行交流、讨论解决。在课末留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反思,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自我的整理和内化,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授之以渔,让学生学会反思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反思方法的指导尤为重要。
1.学会检查检验。学会检查检验其实就是一种反思,它可以发展学生严谨、缜密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无论是在课内还是在课外,教师都要引导学生养成自觉检查检验的习惯,推动学生自觉反思习惯的养成。检验的内容包括:方法是否正确,答案是否准确、格式是否规范等,常用的检验方法主要有:估算、验算、换一种方法解答、检验等。实践中,我教给学生检查的方法简单易操作,如在竖式计算后,教学生自我提问完成“检查四步骤”:数据抄对了吗?符号抄对了吗?算对了吗?答案写了吗?解决问题后教学生自我提问完成“检查五步骤”:题意理解了吗?数据抄对了吗?方法对了吗?算对了吗?单位名称、答句写了吗?学生有了操作步骤作拐棍,“学会检查”不再是一句空话。
2.学会回顾整理。现行的人教版数学教材每单元后都有《整理和复习》,其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及时地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与反思,进一步掌握有关知识,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认真反思的意识。在教学中针对低年级学生特点,我循序渐进地教学生整理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整理能力。第一步:示范整理的过程。我先让学生打开数学书浏览本单元的大标题、小标题以及例题,再请学生说一说本单元学习了哪些内容,让学生举出相应的例子,把这些知识点穿起来,然后说说哪些地方容易出错,哪些地方还有疑问。第二步:教给学生不同的记录方法:大括号、花瓣形、树形等,在复习整理课堂教学中的板书形成就是对学生最好的指导和示范。第三步:自主整理、课堂交流。当学生掌握一定的方法后我就布置学生自己尝试整理,把一些整理得比较好的作业在班里进行展示,既可以让其他学生学习借鉴,又可以让被展示的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学生整理的过程就是对所学知识总结和反思的过程,经历了整理的过程,学生的印象特别深刻。
3.学会自我总结。自我总结可以是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规律、思维策略等方面的总结,也可以是对自己学习过程中成功和失败的总结。每一次作业、每一次考试就是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总结的一个好时机。实践中,我總是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是分析失败的原因。许多学生总简单地认为是自己“太粗心”“没看清”,而实际上学生的错误是有其深层原因:学习习惯不好,注意力不集中,方法不熟练等。经常让学生多问自己“怎么错的”、“为什么错”、“怎样防止错误”,分析反思错误原因,能有效防止同类错误一犯再犯。二是总结成功的经验。对于学生在作业或考试中做得特别好的地方,比如计算正确率高、解题方法的独特等等。我总是舍得给学生时间,让他们说说“我的得意之处”。这样的反思其实就是学生对自身学习过程的重新审视、自我总结。
4.学会与他人交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给学生营造探求反思的交流氛围,让学生在倾听同伴的回答中学会欣赏,学会捕捉能引起反思的问题或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例如,“角的初步认识”中的一道练习题两个长方形部分重叠,组成16个直角。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错误率特别高。一个学生的做法让我眼前一亮,我在投影上展示了他的作业,请他和全班同学分享了自己的想法。接着我问学生: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学生有的说:他在图上作了标记,不容易数漏;有的说:从点出发数角的方法真好;有的说:我以后也要用这种方法数角。有的说:谢谢你和我们分享好方法。学生们在思维的碰撞中交流、反思、学习,进一步优化自身已有的认识。
(三)落实措施,让学生爱反思
教师要适时给学生搭建平台,落实有针对性的措施,使学生有机会对自己的思维活动过程进行反思并记录。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反思进行必要的引导、评价和监控,让学生的反思行为由被动走向主动,让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真正落到实处。
1.建立错题积累本。错题积累本是对错题的整理总结与反思记录,是学生自身知识漏洞的题典,通过建立错题本可以让订正错误作业成为提高学习效果的手段。低段学生年龄小,自主建立错题本尚有困难,教学中我用的是表格式错题卡,让学生抄出错题,经过反思后写出错误的原因并进行订正。这样,学生在主动找错、辨错、改错的反思中,进一步举一反三,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积累一段时间后活页装订,又方便及时更换或补充。
2.撰写反思日记。有效培养学生反思的意识和能力,可以通过“撰写反思日记”的形式,弥补课堂内的不足,强化学生的反思。反思日记的字数可以一句话、也可以是一段话,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自行决定。反思日记的内容我给学生三个提示性的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话可写:(1)我今天的作业和昨天相比怎么样,进步了?还是退步了?(浅层次的反思)(2)我认真检查了吗?我都做对了吗?(中层次的实践反思)(3)这道题有没有别的解决办法?(深层次的质疑反思)下面是一位二年级学生写的数学反思日记:
我为啥做错了?
今天,我的作业没得100分,错了两道填空题,2时30分=230分、30厘米+70厘米=(100)米,是什么原因使我错了呢?我反复思考,终于明白了错误的原因,第①题我把时和分之间的进率搞错了,第②题是我没看清单位,以为转化为厘米。时间单位的进率真奇怪,长度单位、质量单位之间进率都是10、100、1000,它却偏偏是60,一定要牢记它。还有,我单位名称都会看错,真是个小马虎呀,以后我一定要好好审题再动笔!
3.教师评价激励。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是一件很枯燥很伤脑筋的事情,是需要一定的毅力支撑。而有效的评价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中我尝试运用多种评价方式,促使学生自觉反思。对于学生在反思中出现的典型,我不失时机地将其放大、表扬激励。激励的形式可以是赞美欣赏的评价语言,可以是一张小小的喜报,也可以是班级群里的优秀展示。让学生在体验成功的过程中增强自信,让反思成为一种习惯。
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要在课内外重视学生数学学习的反思,促使学生勤于反思,不断提高反思能力,有效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
参考文献:
[1]潘小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与反思》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2]熊川武.《论反思性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郁琳.反思:让数学学习走向“深度”[J].小学教学研究, 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