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论知识传授到实践能力培养

2018-12-15 11:27孙亚男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32期
关键词:实践能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孙亚男

【摘要】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是一门侧重实践能力培养的新兴专业。因此,该专业下设置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也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应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材使用上进行改革,改变以往注重理论知识传授的教学模式,建构新的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教学模式,以更好地为实现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服务。

【关键词】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材使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2-0005-02

中国现当代文学不仅是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中的重要课程,也是新兴专业汉语国际教育中的重要课程。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中,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学生不仅要了解这一时期的重要作家和作品,还要清晰而准确地把握这一时期的文学史、文学思潮、史料背景等多方面内容。然而,作为一门新兴的专业,汉语国际教育相对于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说是一门更加注重实践应用的专业。所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也应该更突出实践应用性。经过调查研究笔者发现,目前众多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都存在问题,因此,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使用三方面都应进行更为合理的改革,试图将理论知识型教学转变为实践应用型教学,以适应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一、汉语国际教育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特点和教学目标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于上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个新兴专业。其培养的是能够从事汉语国际教育的教师,经过专业的学习与训练,该专业的学生应具备三方面的能力:汉语教学能力,即为外国人讲授汉语的能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因此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包括三类:语言课、文学课和教法课。中国现当代文学是文学课程中的重要课程。然而,目前众多高校中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依然借用着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延续着文学史、文学思潮、史料背景、作家作品几方面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以教师讲课、学生做笔记为主要教学方法,重复着“传授文学史——记忆文学史——还原文学史”①的机械、枯燥的过程。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培养的学生将来要面对的是外国留学生,他们所掌握的知识必须要契合外国留学生学习中文的需要,以更好地完成教学实践。外国留学生学习中文的重要目标有两方面,一是学习汉语语言,二是学习、感受中国文化。所以,外国留学生的文学课,不仅要学习相关的文学常识、了解作家作品,更重要的学习目标便是通过对文学文本的学习增强汉语语言的学习、感受汉语美感并深入了解中国文化。李春雨教授在《文学教材编写与汉语国际教育》②一文中提到:“带领学生阅读、赏析中国文学经典、不仅可以调动他们学习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有利于他们在更高层次上理解中国人的生活、性格、情感方式以及在奔向未来的过程中的内心世界,进而感受到中国文学与文化的独特魅力,理解中国的国家形象和民族特质。”所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文学课教学要更加突出语言和文化的内容,以为该专业学生的未来教学实践服务。

因此,汉语国际教育中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目标与汉语言文学专业下的中國现当代文学的教学目标是有所区别的,应弱化文学史知识的理论学习,使学生感受到现代汉语语言美感、准确把握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广泛了解现当代优秀作家作品、提高学生文本细读能力等。总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要弱化理论知识学习,强调实践应用性。

二、汉语国际教育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现状分析

根据笔者的调查研究,目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大体上依然延续着汉语言文学中文学课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如下:

1.教学内容及重点偏重理论学习,文本细读缺失。

这使学生只知文学史而不知“文学”,只知道作品而不阅读文本。大部分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教学内容依然分为文学史梳理、重要作家简介、代表作品分析三大部分。而教学重点是文学史梳理,作家介绍,在讲解这两部分的过程中穿插介绍重要的、代表性的作品。而在文学史梳理中,侧重讲解的是文学史大框架、整体发展脉络;文学思潮的发生与发展。这一部分内容就要占去大部分课时。在梳理文学史的过程中,结合时代背景介绍作家及其创作概况,如再有时间才会介绍作品,对作品的介绍也仅限于其主题内容、主旨思想和文学史意义等,基本上没有课时进行细致的文本细读。这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有利于学生对特定时期文学的发展脉络有较为清晰的认识,但是不良的后果便是学生会流于识记文学常识,而忽略真正的文本阅读。学生往往会为了应付考试背诵文学常识、作家风格等知识点,但是却读不了几部文学作品,文本细读更是无暇顾及。这样的教学模式对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并不适用。

2.教学方法未着重培养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

目前该课程的教学基本是延续着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记笔记,课下学生背诵文学史知识以应对考试。由于教师教学方法的单一,学生的学习方法也就变得机械而单一——记笔记、看教材、背知识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毕业的学生将来要走上讲台,为来华外籍人士讲授汉语及中国文学、文化等,除了具备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外,更要具备较强的语言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分析问题能力等。所以在该专业的任何一门课程中,都要注重培养本专业学生的以上几项能力,于是,教师在教学当中就要变换多种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不断激发学生的各项潜能,将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意义真正激发出来。

3.没有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特色相结合的教材。

最后,目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下的文学课程基本上没有专属的教材,大部分学校使用的都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使用的经典教材,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材也是如此。如现代文学教材基本上还是使用钱理群、温儒敏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或朱栋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而当代文学使用的是无非是洪子成的《中国当代文学》、陈思和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或朱栋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下)》。这几部教材都是现当代文学学科中最经典的教材。但是问题也就在于此,这些教材都是适用于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或是研究生阶段的现当代文学专业的教材,是不是同样适用于新兴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呢?既然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有专属的专业特色,那么是不是该专业下开设的课程的教材也应当具备自己专业的特色呢?这是一个十分值得探讨的问题。

三、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方向

经过以上讨论,笔者认为,作为一个特色鲜明的新兴学科——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应做如下几个方面改革:

1.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应更符合学生的实践需要。

首先,弱化文学史知识及文学思潮等理论知识学习,强化作家、作品介绍及文本细读讲解。对于外国留学生或来华学习中国文化的外国人来说,他们学习中国文学的目的并不在于要研究文学内部规律的发展变化,而是以中国文学为媒介,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因此,作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中国学生来说,在现当代这门课上应该更多了解的,是具体作家的相关内容,包括其生平经历、创作历程、文学观念等,然后便是该作家优秀的代表作品。学生应做到十分熟悉具体作品的主要内容、主旨内涵等。然后,教师在作家及重要作品的选择中,应重点讲能符合学生实践需要的作家和文本。符合学生需要也即符合人才培养方案需要,如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中,一般会重点讲鲁迅、茅盾、郭沫若等作家,因为其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特别是鲁迅,其深刻的哲学思想一直是现代文学研究者重点研究的对象,而鲁迅研究又是最全面最成熟的研究,学习好鲁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把握学术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但对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同学来说,学习文学课的最终目的并不是要进行学术研究,而是更好地完成课堂教学,所以教师在选择作家时就要重新进行筛选,选择那些更能凸显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语言较为优美流畅,如沈从文、老舍、孙犁、贾平凹等作家。在现代作家当中,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他笔下的人物性格、民俗风情和他优美的文字,都是汉语教学的极好材料,不仅能使留学生感受到中国湘西文化特色,也能对留学生学习汉语起到帮助,所以在留学生文学课中,沈从文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作家,进而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中国学生中,也应重点讲解沈从文。总之,在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上,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要侧重从理论性向实践性的改革。

2.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是一个侧重实践能力培养的专业,所以其专业下的各门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也应侧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具体改革方案有以下几个初步想法:首先,适当减少教师讲解的比重,增加学生讲解的比重。举例来说,如讲到京派作家“沈从文”时,可以课前为学生布置作业,自行对沈从文进行研究,研究把握如下几个方面:a.沈从文所在的时代背景;b.沈从文的主要创作概述及重点创作特点;c.怎样理解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d.如果你是一名汉语教师,将怎样为外国留学生讲解沈从文?可让学生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以幻燈片的形式展示出来,在课上进行展示、讨论,教师进行点评、补充。在这样的教学案例当中,学生可锻炼以下几种能力:自学研究能力、文本细读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阐述问题能力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把握也会进一步加深。然后,教学手段要多样化。如可更高效地利用现代多媒体手段,使学生更加直观、感性地认识文学、认识文学与汉语教学。如弱化了文学史背景知识讲解后,这一部分内容可以以视频的形式展现出来,如相关纪录片的播放等,但是在观影期间要为学生布置问题,最后让学生来讲解这部分内容。这样可以使相对枯燥的史料学习变得更加生动直观,也可以提高学生总结问题的能力。最后,无论教学方法还是教学手段,都应最大限度地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现当代文学课程应有的作用。

3.使用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特色相结合的现当代文学教材。

在进行以上几方面改革的同时,另一个同样重要的方面便是教材改革。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应该有更适合自己专业使用的教材。既然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都要进行改革,那么也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教材。教材应怎样编撰,具备哪些内容有待进一步研究。

总而言之,汉语国际教育是一门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专业,作为该专业内的文学课——中国现当代文学所承担着的任务应该与汉语言文学专业有所区别,因此,教师在教授这门课时也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运用更能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教学方法,以更好地发挥文学课的作用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为更好地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服务。笔者只是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进行粗浅的分析,希望能引起学术界的重视。

注释:

①张伯存、王冬梅:《文本细读: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的路径与方法》,《枣庄学院学报》,2014年6月。

②李春雨:《文学教材编写与汉语国际教育》,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7期。

参考文献:

[1]于宁志:《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可行性研究》,《怀化学院学报》,2009年3月。

[2]钱果长:《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实践性探讨》,《池州学院学报》,2012年4月。

[3]李春雨:《文学教材编写与汉语国际教育》,《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7期。

[4]高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文学教学重点及改革》,《现代语文》,2014年5月。

[5]赵婉婷:《汉语国际教育背景下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调查与分析——以云南师范大学为例》,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5月。

[6]李然:《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文学课的教学探索与实践》,《钦州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7月。

猜你喜欢
实践能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高校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刍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