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助力习作教学

2018-12-15 11:27曲韬君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32期
关键词:习作能力习作教学互联网+

曲韬君

【摘要】随着新技术、新设备的不断推陈出新,互联网在人类生活中得以广泛应用,“互联网+教育”成了教育行业的热门话题。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变革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了教育的内涵和外延。本文以习作教学为例,从提供前学工具、丰富写作素材、激发创新意识、搭建展示平台四个方面,阐述了“互联网+”在习作教学中,如何助力学生有效前学、搜集处理信息、展示交流等,从而有效促进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互联网+ 习作教学 习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2-0064-01

本文以习作教学为例,从提供前学工具、丰富写作素材、激发创新意识、搭建展示平台四个方面,阐述了“互联网+”在习作教学中,如何助力学生有效前学、搜集处理信息、展示交流等,从而有效促进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期待互联网能够更好地运用于语文课堂教学。

一、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前学提供工具。

前学,即前置性学习。它指的是教师向学生讲授新课内容之前,让学生先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所进行的尝试性学习。前学是学生有效学习语文的基础,它的着眼点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XX的自述》是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习作5的训练内容,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自述的形式”,这篇自述,要求学生用拟人的手法介绍周围熟悉的事物,抓住事物的特点,展开丰富的想象,写得具体、生动。围绕“自述”这一主题,抓住拟人手法的品析应用这一难点,笔者设计了八分钟左右的视频课程。首先,让学生明确写作要求,讲解什么是自述形式,就是让被介绍的事物开口说话,自己介绍自己。接着,分析两篇例文《小闹钟》、《小溪流的自述》,通过点拨,使学生明白在用自述的形式介绍自己熟悉事物的时候,可以从事物的形状、色彩、结构、功能以及心理、愿望等方面来写。最后,帮助学生选择写作素材,植物(树木、花草、瓜果、蔬菜)、动物(昆虫、鸟类、兽类、鱼类)、景物(江河、山丘、湖泊、海洋)、物品(玩具、文具、电器、工艺品)均可以作为写作材料,并提示学生抓住特点写具体、描写生动有顺序、展开想象融情感。让學生根据自己的思考,观察拟写事物,列出思维导图。整节微课直观易懂,始终给学生搭建思考的平台,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样,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自主观察,为习作课上充分交流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利用网络资源,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没有材料可写”是学生习作中最大的困难。学生积累习作素材的途径非常丰富,有些素材可以从生活中积累、发现,有些素材可以从课堂活动中获取,而互联网是学生获取习作素材的另一广阔天地,网络上有文字、图片,还包括声音和动画等多媒体,图文并茂、动静结合、资源丰富,信息量大,让学生足不出户便可游遍大好山河,知晓各类信息,洞悉天下大事。苏州是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素有“人间天堂”之美誉。学生在网络上找到了很多苏州特色:丝绸、评弹、古镇、园林……讲授此课时,正值大闸蟹肥美之时,还有很多同学关注了苏州的特色美食,邀请远方的朋友来苏州作客。资料既解决了学生“无米下锅”的困难,又是一次热爱家乡的教育。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生可以“读万卷书”,不可能“行万里路”,但习作必须要作者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为解决这一问题。我要求学生每晚观看《新闻联播》,了解国内外大事。此外,还从网络中选择了一些适合学生观看的精品节目“经典咏流传”、“中国诗词大会”、“是真的吗?”、“名人面对面”等,推送给学生,让学生在家中课余时间观看。通过这种方式,超越自身经验的局限,体验更多美与智慧的精彩。这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知识积淀,提高素养,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生活空间,让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起来。

三、利用网络资源,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缺乏想象力”是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很多学生写作文思维比较固化,不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只会干巴巴地把主要句子写出来,更不能对事物进行准确、生动的描写。互联网为学生创新提供了支持,由于没有限制,学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个性得到充分张显,创造力得以释放,闪现出了很多创新思维的火花。教师选择一批优秀习作,将优秀章节集合在一起,组成了一个班级连续的长篇童话故事。这样的作文训练,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给予他们充分的自由表达的空间,学生会写出精彩。

此外,还可以抓住一些校园生活中的事件,使用互联网将其放大,为学生创设习作情境,也可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新学期开始,《看苏州》记者来到了班级,以“书包里的小秘密”为主题,探秘学生的书包,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并开启视频直播。笔者抓住这一契机,在课堂上进行网络视频回放,引导学生作前交流,由于刚刚亲身经历,学生兴奋不已,思维充分活跃起来。他们从多角度立意,不拘形式,自由写作,放飞想象,写出了一批好作文。在整个训练过程中,学生不仅历练了语言,提升了思辨力,而且学会了从多个角度切题,选择写作材料。

四、利用网络资源,搭建展示交流的平台。

按照《语文课程标准》对于小学生习作的要求,降低训练的难度,力求让每个学生都能从教师的评价中得到肯定,享受到成功的快乐。如果学生的习作能变成铅字发表,会对学生是莫大的激励,可这样的机会少之又少,而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容量大,传输速度快,交互性强的优势,建立班级学生作文微博及微信公众号,则可以为更多的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空间和平台,让每一位学生尝到作文发表的快乐。笔者将学生的优秀作文发表在班级作文博客上,让班内其他学生线上学习、评论,并进行作文评星。在评论时,只要学生作文文句具体顺畅、清晰自然、感情真挚、健康有趣,就给予肯定和赏识,不吝啬自己的赞扬,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和表达信心。学生评出的四星、五星级优秀作文,采用线上、线下两种发表方式。线上,由学生本人配乐朗读,声音、文字、图片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线下,向各级报刊、杂志投稿。同时,在班级中设立“蒲公英作文专项基金”,用于购买奖品,鼓励发表文章的小作者,使其更积极愉快地投入到习作中去。利用互联网,使作文评价形成了一个开放的体系,这种网络评议、网络发表的方式,学生表现出很高的参与热情,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由此可见,网络资源与习作教学的深入融合,能提供前学工具、丰富写作素材、激发创新意识、搭建展示平台,给习作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只要“恰到好处地使用”,网络资源将为习作教学开辟更为广阔的天地。

猜你喜欢
习作能力习作教学互联网+
分析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提高习作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与研究
学生习作难题之解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