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建萍
【摘 要】 小学生活泼好动,心智发育不成熟,教师要注重教学过程中的新颖性与趣味性,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数学课堂更加高效。笔者结合多年实践教学经验,提出了趣味教学法引入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策略。
【关键词】 趣味教学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一、创设情境,点燃思维
在新课导入环节,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根据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入真实生活情境中,从中学习、理解数学知识。例如:在《三角形的特性》教学中,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播放动画视频,画面上出现两只蜗牛,分别以相同速度从三角形∠A走到∠C,其中一只蜗牛直接沿着AC边行走,另外一只蜗牛先走AB边,然后再走BC边。在播放动画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到底哪种蜗牛最先到达∠C,之后在以动画的形式进行演示。这种有趣的教学方法很快就点燃学生的思维,然后在观看中懂得了三角形的特性,即任意两条边之和大于第三条边。
二、设置疑问,引导探索
学习是一个思考的过程,为了引导学生思考,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师应该结合数学教学内容,有针对性为学生提出问题,并注重问题的启发性,确保学生可以见疑生趣,从而逐步增强自身的求知欲与探究欲。例如:在《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中,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完毕以后,可以在黑板上画出一大一小两个三角形,并问学生:“这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分别是多少呢?若是将大的三角形平均分成两个小的三角形,那么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呢?”教师在提出这些问题以后,将引起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在精彩丰富的活动中实现学习效率的提升。
三、趣味游戏,强化意识
教师通过采用趣味游戏的方法,能够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将体现因材施教的理念,让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和形象,便于学生轻松理解,牢固掌握,既增强了数学意识,也培养了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例如:在“图形的拼组”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各种图形的实物,让学生自由进行拼接,为学生创造更多亲自操作的机会,在动手实践中感受本节课将要学习的知识点。然后教师要让学生找出自己身边的各种图形,如文具盒是正方形的、水杯盖是圆形的,这样学生在趣味游戏中感受到快乐,也提升了数学知识学习效果。
四、寓教于乐,深化理解
教师要从学生的兴趣爱好与天性特征出发,精心设计各种趣味化教学活动,以寓教于乐的形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逐步实现学习效率的提升。例如:在《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学中,教师要可以开展如下活动,即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平行四边形,哪些物体是梯形,并分析总结其特征,看哪个小组做的做好。这样就激起了学生的竞争心理,都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并与小组内其他学生加强合作,分摊任务,如分别负责寻找图形、分析總结图形特点、整理与记录等。学生通过认真寻找观察,逐步加深对平行四边形、梯形等概念的理解,也达到了预期的学习目标。
趣味教学法能有效激起每个学生的注意力,实现高效学习的目标。教师还要为学生提供更多动手与实践的机会,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并适时提供指导,在充满趣味的学习氛围下,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实现学习成绩的逐步提升。
【参考文献】
[1] 王晓东. 趣味教学模式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J]. 吉林教育,201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