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小林 顾勇
摘要:“健康生活”是普通高中学生需要养成的核心素养。学校基于“健康促进”省级课程基地开发实施了以“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为核心内容的“大健康”主题校本课程,以体系化、系列化的校本选修课程来培养学生健康学习与生活的理念、方式,为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奠基。
关键词:大健康;校本课程开发;体系建构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8)10A-0059-04
“健康生活”是与学会学习、人文底蕴、科学精神、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等并列的六大核心素养之一[1]。作为学生“自主发展”方面的关键表现,它主要指学生在认识自我、发展身心、规划人生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健康生活”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如何在高中阶段有效落地,我们认为,可以通过建构完整的“大健康”主题校本课程体系,让学生得到系统而全面的培育,从而实现身心健康成长。
一、“大健康”主题校本课程体系的建构旨归
(一)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相对接
学生的自主发展包括健康生活和学会学习两个方面,而健康生活应该是所有核心素养中最基础的一个前提条件,没有健康生活,其他都是空谈空想。“大健康”主题校本课程体系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与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树立“大健康”观念,养成健康促进的自觉意识,让学生获取和理解关于健康的基本知识、理念等,形成不断维护和促进自身身心健康的能力和素养。
(二)与学校教育哲学相承接
我们借鉴学校先贤胡瑗的“明体达用”思想,根据1921年时敏中学的训育标准,从中提炼出“心地友善、智慧灵动、青春勃发、情感丰沛、勇担责任”作为学校的育人目标和校本课程建设的主旨。“大健康”主题校本课程体系与我校的育人目标是相符合的,也与我校的文化传统相衔接。客观上来说,这样的课程体系也是我校2015年申报成功的“健康促进”省级课程基地建设与应用的应然要求。
(三)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连接
泰州近年来着力建设“四个名城”,以大健康产业集聚为特色的中国医药名城的建设与我们“大健康”主题校本课程是密切相关的,我们的校本课程实施除了使学生在高中阶段能够对“健康促进”理解并践行,也可以对自己未来健康成长和职业生涯规划有所认识。学校帮助对中医药行业感兴趣的学生提早规划职业生涯,为我国中医药高等院校输送优秀人才,为我国中医药事业做贡献。
二、关于“大健康”的内涵解读
世界卫生组织宣言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不体弱,而是一种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均臻良好的状态。不分种族、宗教、政治信仰、经济和社会条件,人人都应享有尽可能高水准的健康,这是基本人权之一”[2]。“大健康”主题校本课程所理解的“大健康”就是汲取这一思想,认为“大健康”在本质上说是一种广义的健康概念,是比以往任何时候所理解的“健康”范围更大、内容更多的概念,是随着人们的健康理念的延伸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健康理念,它围绕着人的衣食住行和生老病死,关注各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和误区,提倡自我健康管理,即不仅有科学的健康生活,更要有正确的健康观念,主要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将道德健康纳入健康的大范畴,是人们对于健康认识的全面和深入。道德健康包括不损人利己,能正确判断和追求真、善、美、荣,按社会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认真履行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等内容。一个人的道德健康状况不仅对自己的身心健康有影响,而且对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增进道德健康的主要方法是道德教育和道德修炼(包括学习、内省、立志、实践等)[3]。
“大健康”主题校本课程体系的建构主要依托我校的“健康促进”课程基地建设。“健康促进”课程基地是2015年11月批准立项的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项目。它基于三个层面提出:从哲学层面来说,健康促进立足学生的身心健康,着眼人的全面发展;从心理学层面来说,健康促进倡导积极生活,导向自我人生意义的实现;从伦理学层面来说,健康促进起于“敬畏”,终于“幸福”。课程基地的建设主要包括系列化“健康促进”主题研究室、“健康促进”校本资源库、“健康促进”课程学术团队和“健康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大健康”主题校本课程就是以这一课程基地所创设的“健康”主题新型教学环境为支撑,利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互动平台,开发丰富而有特色的课程资源,营建健康促进的课程文化和学校文化,让学生在做中学习,手脑并用,实现跨学科融合,凸显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培育,提升学生学习效能,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促进师生科学健康地生活。
三、“大健康”主题校本课程体系的建构设计
根据对“大健康”的理解和学校实际情况,我校从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等四个方面来开发实施“大健康”校本课程,并将社团活动、综合实践活动和主题德育活动融入课程实施过程中,形成较具科学性、多元性和系统性的课程体系,从而使学生获得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激发其增进健康的愿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觀念,养成健康行为和良好的生活方式,并学会在必要时求得适当的帮助,从而提升学生的健康意识和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大健康”校本课程开发是国家课程校本化和校本拓展课程开设的重要路径。
我校的“大健康”校本课程体系的大体框架如表1(见下页)。
四、“大健康”校本课程体系的实施路径
“大健康”校本课程体系的建构依托“健康促进”省级课程基地的课程环境,制定“大健康”主题课程的课程标准,开设系列校本课程,做好校本课程的组织、实施、评价与研究成果展示等。
(一)以建用省级课程基地为载体
学校建设的硬件环境有:体育馆、心理咨询中心、校内劳动实践基地(高一稼穑园、高二芳菲园、高三桃李园)、理化生实验室等,可以发挥课程融合优势、资源集聚优势和在场学习优势,实践操作体验。学校建设的软件环境主要包括师资队伍(各学科骨干教师、3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1名国家三级公共营养师,1名外聘的泰州学院心理学副教授等)、课程评价制度和课程绩效奖励制度等。学校通过充分利用这些课程环境和资源开发实施系列健康主题校本课程,改进健康课程内容的实施方式,增强学生实践认知和学习能力,通过师生做中学、学中做方式,巩固、演示、验证、探究和拓展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提高学习、实践和创新能力,发掘潜能。
(二)以完备课程开发实施机制为突破
学校对“大健康”主题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和课程标准进行了总体规划和设计。在师资培训方面,学校组织省市级以上培训时,重点将部分积极性高的骨干教师派出去进行课程开发力和执行力的培训,在暑期全校教师培训中把名校专家请进来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专业指导。学校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方面,引入家长和社会力量,开设健康专题讲座和选修课,同时开发选修课程的“泰微课”,把预习放在课前,课上主要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课时安排上,学校把每周五下午的第四节课用来组织健康主题校本选修课程的实施,所有课程根据学生需求和“四个健康”的类别开发,并在每学期进行动态调整。在课程评价方面,学校把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不同课程各有侧重,同時把师生双向互评、生生互评以及家长评价相结合,强化不同主体对课程实施的监督作用。通过主题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学校搭建平台把教师的特长和能力发挥出来,让更多的教师有开发第二选修课程的能力,提高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力,促进师生教学相长,使他们成为“健康”的发展共同体。
(三)以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为目标
教师通过“大健康”校本课程的主题研究和项目设计,带领学生课内开展健康知识的主题探究,课外开展健康心理和行为的社会实践,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中习得知识,在服务社会中体验成功,有效实现教与学的方式的切实转变以及课程生态的健康循环。学校通过“大健康”主题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引导学生从接受式学习转向深度学习,将“亲历参与—体验感悟—反思成长”的学习方式和“健康知识—健康理念—健康行为”的生活方式相结合,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促进者,使学生成为健康知识的自主建构者、健康理念的学习感悟者。近三年来,学校获得了“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和“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足球队连续3年参加“市长杯”校园足球联赛获得2次团体冠军、1次团体亚军;田径队2015年获泰州市田径运动会高中组团体冠军,2017年获得泰州市田径运动会高中组团体总分第三名;羽毛球队2017年和2018年连续两年参加泰州市中小学生羽毛球比赛,蝉联男子团体冠军和男子单打冠军,全校100多人次参加市级以上各类比赛,获得优秀成绩,全校90%以上学生参加了暑期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研学活动已成为特色活动。
(四)以打造健康课程文化为核心
我们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注重课程文化的建构,并将课程文化建构与学校文化建设紧密联系起来,以课程文化推动学校整体文化建设和高品质高中建设。学校建设“大健康”主题课程文化,打造“健康”个性化文化生态圈,在课内外实现从动脑走向动手,体验合作,使国家课程校本化和校本课程实施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校内外实现学校与社区的良性互动,促进健康生活、健康观念深入人心,逐渐形成具有特质的教育教学生态环境,促进学校特色多样发展。
“大健康”主题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为依托省级课程基地,促进高中学校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探索了一条校本化路径,形成了有地域特色和校本特色的活动性课程,体系性地、全面地培养了学生的健康意识、观念和行为,不断强化了学生健康知识的掌握、健康技能的提高、健康意识的形成,促进了学生自觉地采纳和保持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从而减少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为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负起应有的责任。
参考文献:
[1]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中国教育学刊, 2016(10):1-3.
[2]孙牧虹.世界卫生组织宣言[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88(6):282.
[3]张学俊,王少林.道德健康——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J].西安欧亚学院学报, 2006(2):29-32.
责任编辑:石萍
Abstract: “Healthy life” is the core accomplishment for se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Predicated on the provincial curriculum base of “health promotion”, our school has developed and implemented the school-based curriculum with the theme of “big health”, which has the core contents of “body health, mental health, social adaptation and moral health”, so that we can cultivate students ideas and styles of healthy learning and living through systematic and serialized school-based optional courses, hoping to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ir well-rounded and individualized development.
Key words: big health;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ystem constru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