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式游泳课堂实践教学的研究

2018-12-14 06:44李鹏梅楠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31期
关键词:课堂实践游泳

李鹏 梅楠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社会体育学院游泳专项学生课堂实践能力情况进行研究,社会体育学院游泳专项学生课堂实践能力总体水平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通过这次调查分析结果,旨在为社会体育学院游泳专项学生在课堂实践能力的提高上提供好的参考意见,并为实习课程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社会体育学院 游泳 课堂实践

【中图分类号】G8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1-0204-01

1.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社会体育学院游泳专项学生为研究对象。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

2.结果与分析

2.1社会体育学院游泳专项课设置现状

社会体育学院游泳专项课288学时,教学实践课则几乎涵盖了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必须参加教学实践课,通过自习、学习其他同学的优点并结合专项老师在教学及技术动作的指导进而提高自己。每节实践课前,实践同学都要认真编写该节课的教案。主要针对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应该运用的教学方法、应该注重的重点难点等一系列的问题进行安排。课后要进行课堂小结,主要是结合被授课学生及任课老师总结的优缺点,从而进行改进并提高。

2.2社会体育学院游泳专项课课堂实践要求

社会体育学院从大学二年下学期开始设置专项课,因为社会体育学院旨在培养服务社会的有用型人才,所以从游泳专项学习开始,就着重培养学生的课堂实践能力。第一阶段的主要内容是准备活动,即常规准备活动加两节自创的跳跃运动。班级的每名同学轮流上课,每节课安排两名同学。授课对象则为班级的其他同学,随机分成两组。每节授课的学生都要完成“老师”的职责,课前要准备活动的教案,课上要进行示范与讲解,任课老师则会根据同学的表现打分并给予评价。第二阶段的课堂实践内容为蝶、仰、蛙、自四种泳姿的技术讲解与教授。每节课也是安排两名同学,授课对象与第一阶段一样。课前则要针对要教授的技术动作编写一份教案,课上要通过理论与实操结合的方式进行技术讲解,并在陸上及水下做示范。任课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给予打分并评价优缺点,以便以后更正。

2.3社会体育学院游泳专项课课堂实践的效果

2.3.1游泳专项学生对课堂实践课的态度

社会体育学院学生都是通过正常高考文化课与体育加试相结合的录取方式进行录取的,因此社会体育学院学生的学习态度都值得肯定。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社会体育学院对实习课程的加大重视。各专项对教学实习课程的管理更加规范,也包括游泳专项。在调查问卷中显示,有34人认为课堂实践课对以后的工作会提供很大的帮助,会积极认真的对待。有65.4%的学生表示通过实践课的锻炼自身的教学能力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并渴望还能再进一步。由此可以看出,社会体育学院游泳专项学生对课堂实践课的态度是十分积极的,所以应该加大力度对课堂实践课的重视,提高课堂实践课的质量,让更多的同学从这个课程中得到帮助。

除了以上实际动手能力以外,总结能力也是评价教学能力好坏的重要部分。每节课后都要对本堂课进行课后小结,为以后的提高积累经验。社会体育学院游泳专项学生在这点上还有待提高,需要加强对课后总结的监管力度。

表1 游泳专项学生的实践课学习状况的调查统计表 N=52

2.3.2 教师在游泳专项课堂实践课上的影响

教师在游泳专项课堂实践课上起到主导作用。社会体育学院游泳专项老师在游泳专项课上一直对教学实践课尤为重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但给同学们传授知识、技能,更加重视教给学生如何去“教”。在学生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的错误一定要及时指出并纠正,让其尽快改正。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还要不断给学生鼓励,有好的地方一定要表扬,给学生信心,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全面进步。据调查,100%的学生认为社会体育学院游泳专项老师在教学实践课的注重情况表示满意。但也有65.4%的学生表示在意老师在教学实践课上的评价。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社会体育学院游泳专项教学实践课时比较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但专项课的总课课时明显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通过社会实践的锻炼,社会体育学院游泳专项学生普遍认为教学实习课对日后工作会提供巨大的帮助。

在教学实践课上,学生还有出现许多问题,例如紧张情绪、课前准备不足、缺乏教学经验、语言表达不清、组织能力不强等等。随着教学实践课参与次数的增多,高年级学生的教学能力明显高于低年级的学生。

3.2建议

增加专项课的课时,建立更加完善的评价体系,帮助学生在教学实践课中充分了解自己的不足,并建立起足够的自信心。

增加学生其他方面的教育与提高,例如,管理能力,表达能力等等。

参考文献:

[1]张永贵.论高师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J].河西学院学报,2007,(2):80-82.

[2]张伟伟,杨兴权.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探讨[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8,(11):26-27.

[3]杨占明,刘崇辉.新型体育教师综合实践能力论纲[J].河西学院学报,2005,(5):80-83.

[4]刘磊,傅维利.实践能力:含义、结构及培养对策[J].教育科学.2005,(2):1-5.

猜你喜欢
课堂实践游泳
听说你要去游泳 “妆”一下吧!
在《物流专业英语》课程中实施双语教学的体会
大学英语网络资源与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学、导、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
情景模拟在大学英语课堂实践中的应用
一天到晚游泳的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