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坤
【摘要】随着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我国与日本在文化、经济、政治等领域的合作逐步加深,不仅因为日本传统文化是由中华文化演变而形成的,更因为在当前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注重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养成对于提高高校日语教学质量,强化高校日语教学组织架构有着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就当前高校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展开详细探讨,并提出具体的研究思路,以供广大读者借鉴。
【关键词】高校日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能力 培养路径 问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1-0105-02
一、日语跨文化交际教育的意义与价值
“跨文化交际”是指介乎于不同文化形式以及精神认同之间的信息交流方式,是指民族母语使用者与非本族语言使用者之间形成的社会性语义交互机制。国际视野中,跨文化交际也指不同文化背景下语言系统组织成员之间的交际,有着广泛性、差异性、个性化的特点。广泛性是指每个民族及国家都有着相对独立的语言系统,跨文化交际现象是广泛存在的,任何一个非本民族语言使用者来到本民族母语环境中所产生的交流沟通方式都是跨文化交际。差异性是指每个民族使用的语言都是不同的,任何语言工具受到本土环境因素的影响都具有本土化特征,是使用同一语言工具的两个不同国家所产生的差异化显现。个性化是指由于每个语言工具使用者是独立的生命个体,思维方式、文化素质及语言使用形式是具有鲜明个性的,与本民族同一语言工具使用者的有着明显区别,具有丰富的个性化元素。中日两国虽为邻国,有着长期的历史文化渊源,但是在民间习俗、民族精神、價值认同、语言工具使用方面具有明显差异,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文化矛盾。因此,在日语教学中要以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为核心,转变教学思路,引导学生认识到中日两国文化共性及特性,尽量避免由文化背景不同导致的跨文化交际产生的障碍。
二、高校日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教育的侧重点
(一)充分挖掘语言工具的文化价值
任何语言工具都有着鲜明的文化特性,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语言工具所产生的周期性变化也是不同的。不同的文化差异反映到语言交流情景中就形成了语言差异。语言是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实践产物,是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是描述文化事物变化趋势及运行规则的可视化符号。简单而言,文化决定了思维高度,决定着语言的外在表现形式。例如,在简单的中日对话交流中能折射出中日两国不同的文化态度和自由的文化品性。由于日本独特的文化精神促使日本人崇尚团队合作理念,在思维上主张要将个人融入到集体中,个人意愿要服从集体意志,因此在沟通交流中日本人更习惯用委婉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为不伤害别人的善意,尽可能不使用直接带否定意味的词语,选择相当中庸平淡的表达方式,委婉的道出自己的意愿。
(二)注重非语言文化行为信息的传递
非语言文化行为不单单指语言工具,也指相应的肢体语言、动作语言、行为语言等;在不同的语言情景中,使用日语交流时所形成的神情、动作、面部表情等是不同的,既有环境因素影响,也有文化情绪的作用。这也就决定了在日语教学中,教师要结合不同的语言情景注重非语言文化行为的表达,既要用表情和神态传递情感信息,也要借助语言工具传递知识信息,实现非语言文化行为与语言文化工具双向的信息交互。事实上,跨文化交际本质上是基于语言使用者文化背景及语言系统形成的信息传递机制,只有非语言行为因素和语言工具二者协调利用、准确表达,才能传递出正确的信息。
三、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中的日语定位导向
在与日本进行学术交流、跨国贸易、政治外交中,日语是最重要的语言交流工具。很多跨境机构、非政府机构、社会组织都将日语作为通用语,任何中日交流活动以日语为主,若缺乏日语工具的支撑不能取得预期的沟通效果。因此,在当前跨文化交际教学实践中,以培养学生日语跨文化交际能力为核心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日语应用模式是极为必要的,只有将先进的教学方法、教育理论与高校日语教学结合,才能促进学生形成跨文化日语交际能力。事实上,学习日语、应用英语不仅能扩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了解日本的风土人情、知识理论,还能让学生具备较强的日语应用能力,形成日语核心素养。英国牛津大学教授图拉斯在《语言学习导论》一文中指出:“获得语言知识、学会语言应用技巧、掌握并融会贯通语言知识是非母语语言学习的三个环节,课堂是学习者获得知识的途径,实践练习是语言应用的过程,熟练的沟通与表达是知识融会贯通的过程。”作为高校日语教师必须将上述三个教学环节融入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建设中,根据学生日语知识学习规律、记忆定律、动机因素、实践能力、认知能力,协调课堂教学中各方面因素,构建跨文化交际日语应用实践课堂,才能满足学生大学生日语认知模式健全的需求。因此,针对当前高校日语课堂教学的特点,在素质化教学的背景下以强化学生的日语交际能力为核心,基于日语文化及本土文化的特性与共性构建日语应用教学课堂成为培养学生日语应用能力的最佳途径。
四、针对当前培养学生形成日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实践途径探索
(一)构建日语移动化学习平台
在中日两国文化交往的大背景下,培养学生日语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必要借助网络技术构建移动学习平台用以向学生推送知识信息。该平台是虚拟社区概念的延伸,是基于信息网络形成的日语学习机制。在远程教育领域中,虚拟社区是一种有效的资源利用形式,注重专业学科知识的交流与利用,日语学习平台是基于高校学生日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养成和开发者工具形成的服务系统包括微信工具、社交系统、关联性程序、线上工具、应用平台和媒体平台等,面向学生提供日本文化社交、线上课堂等服务。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高校要充分发挥出自身的资源、技术优势,开发手机应用终端。借助移动化工具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日语文化学习环境,让学生借助移动交流平台自主的分享知识、学习知识、进行日语信息交流。
(二)开展日语信息化教育活动
信息化教育活动一直以都是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常用方式,但是以实体课堂为主的教育活动已经难以满足学生日语文化素质建设的需求。同时,信息化教学课堂已较为普遍,对学生进行直接的课堂教学的必要性已大大降低。利用“微讲座”、“微课”的方式面向学生开展日语信息教育活动已成为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有效方式。以长春师范大学为例,在例行的日语学院会议时,利用5-10分钟时间向学生介绍移动日语学习系统某些性能优势,尽可能压缩会议所耗时间,这样不仅不会影响会议的实际效果,还提高了培训效率,促进学生能以日语移动学习工具为主,自主学习日语知识。此外,上海交通大学日语系对学生的日语移动学习也压缩在5分钟左右。这类“微讲座”的培训教育方式在培养学生日语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有助于高校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技巧和方法,提高学生日语文化素养。
(三)丰富日语文化资源
在信息时代,学生日语学习模式已经从纸质文献转变到了电子文献资源的利用上,数字化建设已相当完善,再加上纸质文献资源数字化加工及应用机制不断完善,日语移动学习在技术上不再存在障碍。这些技术方法使高校向学生提供移动化日语学习资源成为可能。北京大学日语院系的经验值得借鉴。该馆与本校日语系合作,由日语学科教师提供专业的教材目录,根据目录对相应的教材进行数字化处理,并将其上传到特定的移动学习平台上,供师生使用。这种方式极大丰富了学生进行日语学习的素材,有助于学生借助移动学习平台了解各种有关日语文化的知识理论,强化自身认知,快速形成日语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构建日语网络化教育机制
大学生日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养成很重要的一方面是学生能够时刻跟随自己意愿学习日语知识,最好有移动辅助学习工具。这里可以借鉴远程教育思路,設置专业端口开设移动课堂。众所周知,网络教育是信息化时代教育机构借助信息网络推出的教学方式,主要是满足学生自主化学习的需求,依托网络平台向学生提供日语学习资源,促进学生形成长期的日语学习习惯,在日语应用实践中形成日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具备较高的日语应用水平。
(五)调动学生的视听能力构建信息化组织体系
高校日语教学是以提高学生语言基础运用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模式。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受到传统人才培养思路影响,日语应用实践课堂难以有效建立。要想打破这种现状,就要基于日语移动学习网络加强学生的日语文化训练,注重利用学生的视听感官接收能力,调动学生的感性思维。一方面,老师要让课堂教学情景立体化呈现在学生面前,将课堂教学由语言引入到阅读、写作、听力训练全方位训练机制中,增强日语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学会运用自身的情感思维,体会不同日本本土文学作品或是课程实践资源的主旨思想,让学生在日语应用实践中学习单词、短语、语法技巧,促进学生对日语本土性文化形成良好认知。事实上,日语实践性应用课堂是老师、移动学习网络、学生三者之间信息互动的过程,是一种语言信息传递机制。这种特性也就决定了在日语应用实践教学中,老师要在尊重学生日语本土文化情感体验的基础上,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向学生传递语言信息。让学生借助这种以移动学习网络为基础的信息交流方式获得语言知识及情感经验,形成日语跨文化交流能力。
综上所述,在中日两国经济、文化合作逐渐加深的背景下,培养学生形成日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成为高校日语教学的重点问题。这也就决定了高校日语教学机制要作出适应性调整,改变教学思路,开发日语移动学习平台,构建网络日语教育机制丰富日语教学资源,在认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价值地位的基础上,以健全高校移动学习机制为前提,促进学生尽可能利用空闲空间学习日语知识,掌握日语学习方法,形成较强的日语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刘长生.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日语专业建设发展探索与实践——以“安徽三联学院”为例[J].黑河学院学报.2017(11)
[2]张梅.高职高专日语专业课程改革刍议[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8(01)
[3]吕萍.大学日语(非日语专业)教育中语言与文化的结合[J].高教学刊.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