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存翠
【摘 要】 数学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在教学中,我们只有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产生学习的欲望,从而自觉地学习数学知识,才能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采取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小学;数学;兴趣;生活情境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知识枯燥无味,这就需要教师创设适当的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不仅能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能让学生自觉地学习,自主地探究新知识。
二、直观操作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中让学生借助直觀教具、电化教学来理解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也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周长”这一内容时,我让学生用自己带的线、皮尺等学具通过找一找、围一围、比一比、量一量,在自己动手操作中理解周长的含义。
三、设计有趣游戏,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新知识,学习兴趣也会大大地提高。在教学中,我总是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玩、乐中学习新知识。如:为了训练每个学生的口算能力,我让学生在“开火车”的游戏中进行口算,学生兴趣高,算得快,谁也不愿意落在后面,学习效果也挺不错的。
四、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兴趣
课堂上,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比较短,我们要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来进行教学,不能让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如:在教学“四边形”时,我让学生结合平时对四边形的认识来画出想像中的四边形,在四边形的基础上再掌握四边形的特征,学生积极参与,兴趣极浓,学习效果也很不错。
五、设计多种练习,激发学习兴趣
练习是我们巩固数学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设计科学合理的练习,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
六、在日常生活中,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只有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知识,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才能自觉、主动地学习新知识。如:在教学“认识小数”时,我让学生自己到商场去购物,在实际购物过程中认识“小数”,学习小数表示的意义,学会认读小数和正确写小数,在实际生活中认识和掌握了小数。
在教学中,积极探索教学的新方法,创造良好的师生关系,构建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创设有趣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动手操作、游戏、玩乐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知识,让学生体会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教学,设计多种多样的练习,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从而让学生自主地学习新知识,把学习当作了一种自觉行动,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 侯艳春.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J]. 科学中国人,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