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莉
【摘 要】 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和综合素养具有重要意义。融入的方法主要是:分析当代大学生对传统优秀文化的认同感差异产生的原因,创造性地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中;完善高校教育评估机制,注重理论教育和思想教育相结合;举办与传统优秀文化相关的活动,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 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中华传统文化是指在中国五千多年文化发展中形成、积淀、流传影响人们生活的中国古代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活化石”。它包括外在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以及内在的思想文化。而我们通常所讲的传统文化,大都指的是思想文化,即一种对我国社会的道德起模范规定的精神文明。具体来说就是在中国社会长期的发展过程,我们所认同的优秀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以及道德标准等等。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的特征
1、 一脉相承的继承性
中华文化经久不衰,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来源于历代中国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不断传承与创新。当代大学生通过接触国外的先进文化思想,在开阔思路为我国的建设奉献更多的力量的同时,也会因多元文化的冲击而导致思想混乱,传统文化意识薄弱。因而在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时,重点强调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继承性。继承性并不是一味的盲目继承,而是根据时代的新发展,与时俱进为优秀的传统文化注入新活力,将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加以发扬与传承。
2、尊师重道的伦理性
中国具有五千年的文化历史,素有“礼仪之邦”的别称,尤其是在伦理道德方面,自古就形成了一套专门的文化价值体系。中国古代以儒家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传统文化辐射了我国古代的各个领域, 对人伦纲常更是极为重视。虽然一些不合理的传统文化糟粕已经随着经济文化的腾飞而消失匿迹,但尊师重道的优秀文化却经久不衰。面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在注重培养其尊师重道的道德观念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栋梁,其道德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的社会风貌,高校应注重把握优秀传统道德理念和思想政治课堂的融合方式,这对提高大学生群体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3、和谐相融的整体性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倡导“和谐的整体性”,即在整体面前要以整体利益为重,放弃或牺牲个人利益。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任何个体都是集体的一部分,在集体需要的时刻,都应主动自愿放弃个人的利益诉求。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注重和谐的整体性,有利于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稳定。融合现代知识,将和谐相融的整体性运用于大学文化,就形成了大学文化的整体性。。它规定着和谐校园建设的科学性与持久性。因此,提倡和谐相融的大学文化整体性,有利于培养当代大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注重和谐的整体性,更有利于培养当代大学生健康向上的积极心态,促进和谐校园建设。但随着西方文化在全世界影响的不断扩大,产生了一个不容乐观的现象: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正在逐步侵蚀我国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他们往往会在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冲突中选择放弃集体利益,将个人利益置于顶端。面对这种个体利益至上的思想,和谐相融的整体性正好可以纠正并引導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抵制个人主义,利他主义的不正之风产生积极意义,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开展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二、传统优秀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必要性
1、传统优秀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促使大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大学是青年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精神文明的载体,是传统文化中鼓励主流价值发展、提倡积极向上的文明道德与精神风貌的精华,它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着重要的理论依据,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文化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传统优秀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能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的教育功能,还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充分利用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将优秀传统文化很好地融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对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大学生根与魂的意识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更能保证处于知识爆炸的全球化浪潮中的我国文化意识形态的安全。
3、传统优秀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加强高校教师“克己复礼”的意识以及引导大学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传统优秀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融合,一方面可以提高高校教师本身的优秀传统文化素质,另一方面可以鼓励大学生通过自我实践,体会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
三、将传统优秀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依据
1、人文环境:中华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构建的人文环境
子曰:“久居兰室不闻其香,久居鲍市不闻其臭”,这是典型的环境影响人。环境很容易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能纸上谈兵,闭门造车。而是应该结合所处的环境,创造性的为大学生提供一种以传统优秀文化为基础,有机融合现代与时俱进思想的人文环境。
2、教育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既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又是重要的教育资源。高校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教育时,既要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外。还要注意引导大学生接受爱国思想的熏陶。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者,高校通过挖掘整合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资源,在循循善诱中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责任意识,使之自觉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四、将传统优秀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具有丰富文化底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思想与道德有待我们继续深入挖掘和整理,更需要我们继承且弘扬。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在此基础上,紧密结合当代大学生对传统优秀文化的认同感差异,根据实际情况准确定位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所产生影响,探究更适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达到提高大学生整体道德水平的目的。
1、分析造成大学生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认同感产生差异的原因,结合我国在宣传传统文化工作上的缺失,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价值观念的认同度和对传承度出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现状调查,利用网络信息媒体,结合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创造性的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中。此外,引用“互联网+”技术,注重网络平台建设的导读作用, 结合调研,着眼于大学生的广泛兴趣,加强对大学生人格道德修养的教育。
2、完善高校的教育评估机制,针对不同的学生思想性格进行相对性的思想教育。在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高校教育者不能一刀切,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其教育应融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教育方法,注重理论教育和思想教育相结合,准确定位,对每一位学生思想上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与辅导,以期达到提升大学生人文修养和思想道德素质的目的。
3、积极响应我国教育机构所提出的传统优秀文化的相关工作,查漏补缺。利用高校学生中的榜样模范、道德楷模等先进学生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当代大学生,进一步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此外创设有利的人文环境,举办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教育密切相关的讲座,举办与传统优秀文化相关的活动,以期达到让受教育者被教育的目的,从而推动大学生整体道德水平的提高。
总而言之,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融入课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德育工作中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其中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主线进行品德考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色。如孔子论“君子”:“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这九种思虑与“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一样,都是规范一个人言行的顶上功夫,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儒教的清规戒律。尽管在现当代人看来一个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甚至一视一听都要自我省察一番,大部分人都会认为活得太累。但若结合当时的思想道德标准和生产力水平,这九种思虑又都是非常有道理的,有必要的。此外,古代学者所提出的德育方法如一日三省,修身为本,躬行实践等方法也能为当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指导和启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一方面,价值取向的多元化、生活节奏的快速化以及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都对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了相当强烈的冲击,面对冲击波,每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都要自觉引导大学生学会抵制不良思潮的影响,培养他们的良好道德品质。另一方面,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在网络文化时代所带来的新形势冲击下显得力不从心,传统文化遭遇尴尬: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意识淡薄,知识匮乏以及价值认识不足等,都十分迫切需要重建优秀传统文化,为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国胜.论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4.
[2] 曲洪志.中国传统文化与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6.
[3] 闫娜娜.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其应用研究[D]. 辽宁师范大学,2010.
[4] 肖远骑.发挥好教育在青少年价值观培育方面的引领作用[j].光明日报,2015-10-05(8).
[5] 汪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D].南昌大学,2012.
[6] 李燊燊.浅谈中国传统文化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
[7] 鲁晓松.传统文化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缺失与构建[D].渤海大学,2012.
【作者简介】
霍 莉(1978—)女,甘肃天水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