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心理护理对呼吸道正压通气辅助治疗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血气指标及效果的影响

2018-12-12 09:33刘美荣
武警医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呼吸衰竭通气重症

刘美荣

重症肺炎为一种较为常见的危重疾病,患病后,如病情未能及时得到有效控制较易引发呼吸衰竭。当机体处于重症肺炎状态下时,免疫功能往往不断降低,同时肺炎易导致呼吸黏膜黏液分泌不断减少,使通气功能急剧下降,进而引发呼吸衰竭[1]。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具有起病急促、病情进展速度快、治疗难度大、预后不佳等特点。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辅助治疗为一种目前在临床上逐渐获得广泛应用的机械通气治疗方式[2]。既往研究表明,该种方式应用于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治疗,在肺功能、血气指标改善及预后提高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治疗过程中须配合科学护理干预才能保证总体疗效获得有效提高[3]。本研究旨在探讨给予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治疗过程中强化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4-01至2016-12在我院呼吸科接受治疗的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1)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2006年制定的重症肺炎诊断标准[4];(2)无意识、认知障碍;(3)无严重器质性病变;(4)接受呼吸道正压通气辅助治疗;(5)自愿参与研究,由本人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其他原因引起的呼吸衰竭;(2)伴有精神性疾病,配合度差。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75例。入选病例年龄、合并症等基础资料比较,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

表1 两组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一般资料对比 (n;%)

1.2 方法 患者入院均给予常规化痰、止咳、抗感染等治疗,应用BiPAP S/T型无创呼吸机实施双水平正压无创通气治疗。如患者通气治疗期间出现意识障碍、窒息或呼吸加快、血压降低状况,及时改为气管插管或者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期间同时配合相应护理干预。

1.2.1 对照组 治疗期间常规护理干预。(1)体位护理:在不影响治疗基础上,护理人员协助患者摆放舒适体位,尽可能取头后仰、头肩保持水平体位,同时在患者身体受压部位垫上软垫,提高患者舒适度,同时可有效预防压疮。(2)气道护理:患者痰液黏稠且量多,如未能及时将痰液清理干净,容易引起呼吸道阻塞,导致患者呼吸困难症状进一步加重。因此,实施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积极鼓励患者多喝水,患者每日饮水量应控制在1500 ml左右,促进痰液稀释,便于排除。排痰困难的患者,护理人员须加强叩背护理,帮助患者有效排痰,必要时可使用吸痰器将痰液吸出,使患者呼吸道能够保持良好通畅性。吸痰护理中密切观察患者呼吸、心率及其他体征指标变化情况。(3)并发症护理:治疗期间,患者较易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因此,护理人员要及时做好相关并发症发生原因、处理措施等解释工作;选择与患者面部结构、大小相符的面罩型号,避免其面部受压迫;嘱咐患者相关注意事项,保证治疗安全性。

1.2.2 观察组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强化心理护理。护理干预于患者入院后立即实施,干预1次/d,30 min/次,以患者实际情况为根据,必要时可将时间适当延长。(1)分级心理护理: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在接受呼吸道正压通气辅助治疗过程中均会存在不同程度紧张、恐慌、焦虑等负面情绪,在准确把握患者心理状态基础上给予患者个性化心理疏导才使患者不良情绪获得有效缓解。选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并分为正常、比较严重、严重3个等级,再按照患者心理状态分级给予1、2、3级心理护理。心理状况较好者以共性心理护理为主;有明显不良情绪者,在实施共性心理护理干预基础上再以患者实际情况为根据,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有严重不良情绪者,在评估患者负性情绪产生原由基础上,充分调动社会支持资源给予患者更多关心与帮助,帮助患者逐渐缓解精神压力,提高其希望水平。(2)放松内心意象心理护理法:接受呼吸道正压通气治疗时,为了保证治疗效果,患者往往须较长时间保持肢体不动,增加患者精神压力。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病情指导其做前臂、上臂、脸部、颈部等部位肌肉放松训练。待患者全身肌肉获得放松后再指导患者进行意象性想象,如想象优美景色、愉悦心境、漂亮图景等,最终实现情绪缓解。(3)赋能心理护理: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病情较严重,患者长期受病痛折磨,对治疗及生活往往表现出较严重消极情绪,缺乏自信心。因此,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加强与患者进行沟通,建立相互信任的平等关系,给予患者信心,引导其以正确的态度面对自身疾病,在护理过程中最大限度满足患者提出的合理要求,帮助患者及时解决问题。护理过程中积极引导患者倾述自身内心感受,以寻求有效的心理及治疗上的安慰及支持。

1.3 观察指标及评估方法 血气指标改善效果评估:分别于护理干预前、干预1周后测定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水平。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5]、抑郁自评量表(SDS)[5]对患者负面情绪的改善情况进行评估,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观察患者完全依从性。观察患者咳嗽、气促等症状消失或缓解时间、机械通气治疗时间及住院天数。进行3个月随访,了解并评估护理效果。

2 结 果

2.1 血气指标改善效果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前血气指标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治疗及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相关指标均获得明显改善,但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更大(P<0.05,表2)。

指标PaO2(mmHg) PaCO2(mmHg) SaO2(%)对照组 干预前72.43±3.3372.53±1.1691.56±2.36 干预后71.52±3.2373.41±1.2591.48±2.21 t0.6411.0420.207 P0.4620.1630.891观察组 干预前79.39±3.2775.63±0.1594.24±1.19 干预后92.49±3.72①87.74±0.35①97.31±2.38① t22.12854.3349.652 P0.0000.0010.001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2.2 心理状态改善情况比较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完全依从者为17例(22.67%),与观察组的18例(24.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观察组完全依从达58例(77.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4例(3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临床指标比较 经相应治疗及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平均咳嗽消失、气促缓解时间及机械通气、住院天数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表4)。

指标SAS评分SDS评分对照组 干预前55.54±2.6554.62±2.71 干预后54.62±2.7455.73±2.67 t/χ22.0902.526 P0.0710.069观察组 干预前50.65±3.1849.65±3.29 干预后36.54±2.53①34.65±2.41① t/χ230.07031.852 P0.0000.001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指标对照组(n=75)观察组(n=75)tP咳嗽消失时间3.90±0.772.32±0.6513.118<0.05气促缓解时间4.06±1.002.67±1.058.020<0.05机械通气时间37.26±8.4130.06±8.255.113<0.05住院天数14.54±1.6310.10±1.0719.051<0.05

3 讨 论

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病情严重、复杂,且进展速度快。患病后病情未能及时得到有效控制较易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导致肺通气、换气功能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引起高碳酸血症等,直接威胁患者生命安全[6,7]。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可使患者机体缺氧、CO2潴留、代谢功能紊乱等得到纠正,但治疗过程中须加强护理配合才能保证获得良好效果。既往研究显示,给予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过程中,同时给予患者科学护理干预,对提高疗效、改善预后均具有重要意义[8,9]。本研究给予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后,机体血气指标、肺功能指标改善及临床症状和体征缓解等方面均表现出良好效果。

近年来,随着护理理念不断转变和完善,人性化护理、综合性护理等已经成为当前护理工作中必须坚持的核心理念[10]。无论给予患者何种护理模式,均须高度重视心理护理。目前,心理护理干预在临床护理工作做得广泛应用,并在疾病治疗、患者预后效果的提高中发挥着重要意义[11]。进行强化心理护理时,通过给予患者及家属健康教育,可使患者、家属对疾病有更加全面的理解,使其正确认识规范治疗的重要性,进而促进患者、家属能够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加强疾病治疗;通过加强家属思想工作,使家属做好与患者共同长期对抗疾病的准备,同时可使家属正确掌握家庭护理技巧,保证患者能够得到更好照护,同时可使家属给予患者更多的精神支持与鼓励,增强患者面对疾病的勇气[12];通过加强心理疏导,能够使患者不良情绪及时得到缓解,减轻其精神负担,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其治疗、护理依从性。赵兰菊等[13]指出,在ICU重症患者临床救治过程中配合实施有效心理护理,对患者症状改善、救治成功率的提高均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在给予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呼吸道正压通气辅助治疗过程中同时强化心理护理,主要从心理状态评估、加强健康宣教、加强心理疏导、家庭支持护理几个方面实施全面、系统、优质、精细护理干预,实现了从生理、心理及社会功能多个方面、多个角度给予患者全方位综合护理服务。同时,在实施护理干预过程中,护理人员高度重视服务质量,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围绕患者实际护理需求开展护理服务工作,帮助患者实现早日康复[14]。给予观察组患者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后,患者PaO2、PaCO2、SaO2水平均显著高于干预前,且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后,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该结果表明,接受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几项血气指标均获得很大程度改善,且改善程度显著优于仅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相比对照组均显著降低。该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后,其病情控制效果获得显著提高,焦虑、抑郁情绪获得明显改善,心理状态显著优于对照组。同时,经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完全依从率高达77.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2.00%,患者咳嗽、气促等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天数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加强心理护理干预的应用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及护理依从性,促进患者总体治疗效果获得显著提高,有助于患者实现早日康复。Haga等[15]研究显示,在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救治护理中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使患者救治总疗效、护理总效果获得显著提高,与本次研究结果保持良好一致性。

综上所述,给予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呼吸道正压通气辅助治疗过程中积极给予患者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可使患者血气指标获得更大程度改善,提高总体治疗效果,下一步,将扩大样本量,进行更深入地研究。

猜你喜欢
呼吸衰竭通气重症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不通气的鼻孔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临床护理观察
呼吸衰竭的护理分析
探析NO结合高频震荡治疗严重呼吸衰竭的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