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旭东
摘要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收治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2例,常规组给予一般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康复治疗。结果: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试验组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试驗组的血流变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给予康复治疗的效果显著,便于将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改善预后。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治疗;效果
脑卒中属于一类脑部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具有发病急、治疗难度大等特征,近些年来随着医学水平的发展进步,脑卒中的存活率不断提高,但是多数患者将会遗留功能障碍性疾病,导致对患者及其家属造成了沉重的精神负担,为此,加强该类疾病的临床诊疗意义重大。本次研究收治了至我院就诊的92例脑卒中患者,并对试验组给予康复治疗方案,详情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2例,所有患者的疾病均获得明确诊断,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均为首次脑卒中,具有清楚的意识,不存在精神障碍性疾病,2~4级偏瘫;同时将意识障碍、无法配合治疗、严重脏器功能性疾病患者排除。依照计算机随机分组模式进行分组,每组46例。常规组男25例,女21例;年龄48~78岁,平均(63.52±2.33)岁;发病至入院的时间4.5 h~3.5 d,平均f8.65±1.22)h。试验组男24例,女22例;年龄48~76岁,平均(63.47±2.54)岁;发病至入院的时间5 h~3 d,平均(8.70±1.18)h。对比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良好。
方法:常规组给予一般治疗方案,包括降颅压、脱水、改善脑循环、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情况等。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康复治疗方案,主要内容:等到患者病情稳定后给予康复治疗方案,发病1~2周时可给予后良肢位,便于患肢保持伸展位,肩部外展、内旋、屈角度分别为50°、15°、40°,伸展手指的各个关节。保持下肢与踝关节分别处于屈曲位与中立位,并保持背屈90°。等到发病3~4周时间,可依据患者的实际恢复情况给予康复训练(包括被动训练或者主动训练),其中被动训练包括对患侧的下肢、肩膀、手部进行按摩,利于血液的循环,将患侧肿胀感与疼痛感减轻,对各个关节进行被动活动,依据从近端至远端、从大关节至小关节、从健侧至患侧、从小活动量至大活动量的方式进行外展、屈伸、旋前、旋后等运动。在坐位期指导患者给予坐位的平衡训练,将肌力运动量增加,等到患者可以下床后可指导其进行站位平衡、楼梯上下训练等。若发病时间>4周,应同患者讲解康复训练的意义、方法、目的等,提高其依从性,使得患者认识到康复训练是长期的过程,出院后由于该类患者可能会存在肢体运动障碍情况,可定期对患者病情进行上门随访或者电话随访等,便于及时了解患者病情,指导其在家中进行康复训练。
观察项目: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选择Barthel指数进行评价,评分越高表示生活活动能力越佳。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流变情况。
统计学方法:选择SPSS 19.0的统计学软件记录两组脑卒中患者的基础资料,计数资料用百分比、率表示,x2检验比较;计量资料用(x±s)表示,t检验比较。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1。
血流变情况:治疗前两组的血流变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指标水平均有所下降,且以试验组的下降程度更加显著(P<0.05),见表2。
讨论
近些年来,脑卒中的发病率逐年递增,有关研究指出,脑卒中偏瘫患者发生肢体痉挛的概率可达到80%,严重情况下可导致患者无法完成正常的活动,使得患者引发终生残疾。为此,加强该类患者的康复治疗意义重大,便于将患者的预后有效改善。
本次研究对患者给予康复训练时,各个关节、肌肉便于向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输送本体感染冲动,便于不断重建侧枝循环,对大脑内部病灶周围细胞进行代偿与重组,逐渐恢复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结果说明对患者给予康复治疗便于抑制血小板发生凝聚作用,利于血液的循环,将细胞代谢与脑血管微循环活动有效改善,使得脑组织缺血后再灌注损伤情况改善。
总之,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给予康复治疗的效果显著,利于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