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美心
白塞氏病是一种病理基础为血管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也被称之为贝赫切特病。在进行白塞氏疾病的治疗过程中,沙利度胺药剂是治疗该疾病的关键药物, 但是该种药物服用后会出现女性患者月经减少或闭经的情况[1,2]。鉴于此, 本研究分析了自拟芪术二仙汤改善沙利度胺治疗白塞氏病过程中引起妇女月经减少或闭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6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风湿科、中医科门诊收治的38例白塞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年龄18~45岁, 平均年龄(29.62±10.34)岁。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确诊为白塞氏疾病, 口服沙利度胺>60 d,并出现2个周期以上月经排量少或闭经情况。排除标准:患病之前就存在月经异常、内分泌紊乱问题;同时患有子宫、附件肿瘤疾病;现阶段处于近期妊娠、哺乳期。
1.2 方法 所有患者实施沙利度胺给药治疗, 给药剂量为50 mg/d, 同时服用自拟芪术二仙汤, 药物组成:黄芪30 g、白术20 g、仙茅15 g、仙灵脾20 g、巴戟天15 g、当归10 g、知母15 g、黄柏15 g、甘草10 g, 水煎后服用, 1剂/d, 治疗周期为90 d。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①疗效判定标准[3]:痊愈:临床症状消失, 月经量、月经周期恢复正常, 血沉正常, E2、FSH、LH、AMH正常, 子宫内膜厚度较前增厚并>9 mm;显效:临床症状正常, 月经量未完全恢复但有所增多, 血沉下降, E2、FSH、LH、AMH正常或异常, 子宫内膜厚度较前增厚;无效:月经量不增加或反而减少, E2、FSH、LH、AMH异常, 子宫内膜厚度较前无改变或变薄。治疗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总例数×100%。②检测并比较患者治疗前后各项女性激素(E2、FSH、LH、AMH)分泌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治疗效果 38例患者治疗后痊愈32例(84.21%)、显效4例(10.53%)、无效2例(5.26%)。
2.2 治疗前后各项女性激素分泌水平 38例患者治疗后E2、FSH、LH、AMH分泌水平均优于治疗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8例患者治疗前后各项女性激素分泌水平比较( ±s)
表1 38例患者治疗前后各项女性激素分泌水平比较( ±s)
注:与治疗前比较, aP<0.05
时间 E2(pmol/L) FSH(IU/L) LH(IU/L) AMH(pmol/L)治疗前 15.26±3.42 33.52±12.08 44.34±15.09 8.59±3.58治疗后 34.13±11.54a 23.26±5.71a 21.62±4.73a 13.38±4.58a t 9.664 4.734 8.856 5.079 P<0.05 <0.05 <0.05 <0.05
白塞氏病或称为白塞氏综合征, 又译作贝赫切特病, 是一种以复发性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皮肤和眼部病变最为常见, 但关节、心血管、胃肠道、神经系统、肺肾等脏器亦可受累的、原因未明的以血管炎为基本病理改变的慢性全身性疾病。在进行白塞氏病的治疗过程中, 沙利度胺是一种应用价值较高的药物。在20世纪中期, 沙利度胺的主要疗效是作用于疾病镇痛、催眠方面, 服用此药物后, 女性患者的失眠以及早期妊娠阶段的恶心、呕吐问题得到了极大的缓解。在20世纪中后期, 沙利度胺受到著名的海豹事件影响而退出医学治疗领域。随着时代的发展, 人类在迈入21世纪之后, 医学界经过大量的科学研究发现, 沙利度胺通过抑制血管生成、调节多种免疫应答过程中产生的信号传导分子和介质发挥了免疫调节和抗炎作用, 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免疫性疾病[4]。在治疗白塞氏病方面, 其能有效促进溃疡愈合, 治疗效果理想, 而且价格低廉, 是国内治疗此病的常规用药[5]。
沙利度胺的常见的副反应有嗜睡、疲乏、便秘以及外周神经病变、粒细胞减少等。动物毒理试验提示, 大剂量沙利度胺有一定的生殖毒性[6]。国外文献报道沙利度胺治疗疾病4~5个月患者出现闭经的病例报道[7], 沙利度胺导致月经减少甚至闭经和细胞因子的抑制有关[8]。在治疗白塞氏病过程中发现, 有部分应用沙利度胺的患者出现了月经减少甚至闭经的临床表现, 而这种情况导致部分患者对沙利度胺的治疗产生了抵触心理, 抱有怀疑的态度, 依从性急剧降低, 甚至私下擅自停止使用沙利度胺, 导致白塞氏病反复发作, 病情加重。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在治疗白塞氏病研究时发现,部分处于育龄期的女性在服药期间出现了月经减少甚至闭经的状况, 针对此种状况采用了常规性措施, 即停用沙利度胺2~3个月后患者的月经大多会恢复正常, 但是此种治疗方法会导致白塞氏病病情反复发作, 降低治疗效果。
白塞氏病属于中医“狐惑病”的范畴。汉·张仲景早在《金匮要略》中阐述过“狐惑之为病, 状如伤寒, 默默欲眠,目不得闭, 卧起不安, 蚀于喉为惑, 蚀于阴为狐, 不欲饮食,恶闻食臭, 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嗄, 甘草泻心汤主之”, 认为其病因与“虫毒”有关。唐·孙思邈《千金方》也指出, “狐惑病……其毒在喉咽为惑病, 在阴肛者为狐病……毒食于上者, 则声嗄也。毒食下部者, 则干咽也, 此由湿毒气所为也”, 认为湿热毒邪是其病因所在。现代中医学者认为病因病机较为复杂, 强调本虚标实, 病位主要在肝、脾、肾, 湿热毒瘀、肝脾受损、肾阳亏虚等均可在疾病过程中体现[9]。在使用沙利度胺治疗白塞氏病中经常配合中药治疗, 发现加入中药后, 可适当减少沙利度胺的用量也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10]。在上述基础上, 为了有效解决沙利度胺药物应用所产生的女性月经减少、闭经问题, 本次研究决定采用中医治疗进行辅助治疗, 采用自拟芪术二仙汤(黄芪30 g、白术20 g、仙茅15 g、仙灵脾20 g、巴戟天15 g、当归10 g、知母15 g、黄柏15 g、甘草10 g)进行治疗。实验研究表明, 很多中药都有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的功能, 另外, 还具有免疫抑制功能, 能减少炎症因子释放,抑制或消除抗体的产生。例如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 黄芪、白术等补气药物具有增强B淋巴细胞生成各种抗体的能力;赤芍、当归等活血化瘀药物, 能抑制血小板聚集, 对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甘草能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 提高内分泌调节能力, 起到扶正固本的作用[11]。
二仙汤方来源于《中医临床方剂手册》, 由仙茅、仙灵脾、当归、巴戟、黄柏、知母组成, 其中仙茅、仙灵脾、巴戟补肾阳, 当归滋肾养血, 知母、黄柏滋肾阴而泻相火, 全方有双补肾阴阳之力。国内不乏使用二仙汤治疗月经病的报道, 丁红卫[12]用二仙汤治疗月经过少疗效好。卢晓男等[13]用补肾二仙汤治疗卵巢早衰疗效良好。实验研究提示, 二仙汤对下丘脑、垂体、性腺均有影响, 能直接调节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的分泌[14], 提高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的表达水平, 从而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胸腺轴的受抑状态[15], 具有植物雌激素样作用, 可以使子宫内膜增厚[16]。另外, 有报道提示二仙汤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失调的作用[17], 临床上用于其治疗口腔溃疡、慢性肾小球肾炎[18]。
自拟芪术二仙汤应用于改善沙利度胺治疗白塞氏病过程中引起妇女月经减少或闭经问题, 既可提高患者身体免疫功能, 又可改善女性内分泌水平。故在治疗白塞氏病的过程中既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 又可减少月经量减少及闭经的情况,帮助患者消除治疗抵触心理的同时, 也实现了发扬中药应用的目的。
研究结果显示, 38例患者治疗后痊愈32例(84.21%)、显效4例(10.53%)、无效2例(5.26%)。治疗后患者各项女性激素分泌水平均优于治疗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在白塞氏病的治疗过程中, 自拟芪术二仙汤的服用对于女性月经减少或闭经问题的解决具有良好效果,值得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