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患儿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中循证护理的应用研究

2018-12-11 08:56李轶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23期
关键词:丙种球蛋白川崎循证

李轶

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 属于一种血管炎综合征。川崎病患儿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 可发展为动脉瘤, 危害严重[1]。丙种球蛋白冲击疗法是川崎病患儿常用的治疗方案, 能够有效控制症状, 但是不良反应多, 甚至会影响治疗进程。循证护理是指根据循证医学的理念实施的护理措施, 在临床中的应用较广且效果确切。鉴于此, 本研究特尝试对川崎病患儿在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治疗的过程中给予循证护理, 并与常规护理展开对比, 详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儿科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60例川崎病患儿, 按照简单随机化方法分为参考组和循证组, 各30例。参考组18例, 女12例;年龄3个月~8岁,平均年龄(3.2±1.9)岁;病程0.5~10.0个月, 平均病程(4.2±2.0)个月。循证组男20例, 女10例;年龄3个月~8岁, 平均年龄(3.0±2.0)岁;病程0.5~10.0个月, 平均病程(4.3±20)个月。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参考组给予常规护理, 包括配合临床医生给予患儿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 密切观察患儿的症状变化、及时换药、详细交代家属注意事项、保持病房环境舒适等。循证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 首先寻找证据支持, 结合护理人员既往的工作经验, 统计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后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达30%~50%, 尤以高热、全身皮疹、胸闷气急、头痛头昏最为常见[2], 挖掘其根本原因为药物不良反应、护理人员未按照规定配置药品、家属对健康知识不了解难以有效配合医务人员控制不良反应, 特制定以下措施。①对护理人员加强培训, 向其讲述丙种球蛋白的不良反应, 严格按照规定配置药品的重要性, 保证药效和安全性;②对家属展开健康教育, 通过健康宣教使其对丙种球蛋白的作用和安全性有所了解, 并且每周一、周三、周五、周日13:30~14:00在科室会议室开展宣教会议, 主题为丙种球蛋白发生不良反应的原理风险、征兆和预防控制等, 制作健康指导手册发放给患儿家属阅读, 提示家属定时测量患儿的体温、观察皮肤状况, 观察是否出现胸闷气急、头痛头昏等征兆,及时向医务人员求助;同时护理人员也要加强巡回, 对每例患儿的病情变化、药物不良反应及控制情况了如指掌, 在发现异常情况后及时干预。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儿家属护理前后药物不良反应相关健康知识的认知情况评分 , 包括对药物不良反应的原理、发生风险、征兆、预防控制相关健康知识的认知情况, 每项评分均100分, 评分越高认为认知情况越理想[3]。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包括高热、全身皮疹、胸闷气急、头痛头昏等。对比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 将家属对护理态度、服务、责任感、操作等均满意者记为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家属护理前后药物不良反应相关健康知识的认知情况评分对比 护理前两组患儿家属对药物不良反应的原理、发生风险、征兆、预防控制相关健康知识认知情况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儿家属对药物不良反应的原理、发生风险、征兆、预防控制相关健康知识认知情况评分均明显高于护理前, 且循证组均高于参考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循证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参考组的33.3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1 两组患儿家属护理前后药物不良反应相关健康知识的认知情况评分对比( ±s, 分)

表1 两组患儿家属护理前后药物不良反应相关健康知识的认知情况评分对比( ±s, 分)

注:与护理前对比, aP<0.05;与参考组对比, bP<0.05

组别 例数 原理 发生风险 征兆 预防控制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循证组 30 56.7±4.8 71.5±5.3ab55.2±5.2 73.2±5.0ab55.6±5.1 72.8±5.5ab55.3±5.1 73.4±5.5ab参考组 30 57.1±5.0 61.2±5.3a55.0±4.8 62.4±5.1a55.8±5.0 63.5±4.9a55.6±5.6 62.5±5.1a t 0.316 7.527 0.155 8.282 0.153 6.915 0.217 7.960 P 0.753 0.000 0.878 0.000 0.879 0.000 0.829 0.000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n, n(%)]

2.3 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对比 循证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为96.67%(29/30), 参考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为66.67%(20/30),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9.017, P=0.003<0.05)。

3 讨论

小儿川崎病可对冠状动脉造成危害, 在小儿冠脉病变中的构成比较高, 并且也是成年后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丙种球蛋白冲击疗法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力, 以此控制川崎病患儿的临床症状。但是该药物不良反应大, 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4]。而常规护理虽然能够对此种情况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但是效果不佳, 患儿家属对健康知识的认知情况较差, 满意度也不佳。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中, 护理前两组患儿家属对药物不良反应的原理、发生风险、征兆、预防控制相关健康知识认知情况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儿家属对药物不良反应的原理、发生风险、征兆、预防控制相关健康知识认知情况评分均明显高于护理前, 且循证组均高于参考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参考组的33.3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为96.67%(29/30), 参考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为66.67%(20/30),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0.05)。由此提示循证护理在川崎病患儿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过程中能够显著改善家属健康知识的认知情况, 减少患儿不良反应, 提高家属满意度。循证护理在此类患儿中应用时首先通过总结既往的工作经验发现常规护理的不足之处, 然后深入探讨不良反应发生的客观和主观原因,从护理人员、患儿家属2方面着手解决问题, 要求护理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要求配置要求, 保证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且还可提升患儿家属对于不良反应防控相关健康知识的认知情况, 改善护理满意度, 因而临床应用的效果理想[5-8]。与常规护理相比较, 循证护理是在其基础上的一种改进和创新模式, 在控制丙种球蛋白不良反应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综上所述, 在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治疗川崎病患儿的同时配合给予循证护理, 能够显著改善家属对相关健康知识的认知情况, 降低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并且还可提升家属护理满意度, 值得借鉴。

猜你喜欢
丙种球蛋白川崎循证
微软进军“工业元宇宙” 川崎要用HoloLens设备制造机器人
丙种球蛋白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
TCF3基因突变至无丙种球蛋白血症1例病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川崎病的研究概况及诊断治疗进展
伴急腹症的川崎病儿童临床分析4例
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在识别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探讨循证护理在急诊烧伤患者中的价值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护理干预对丙种球蛋白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免疫性复发性流产的效果